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情感教学之我见

2019-11-11 11:12韩惠琴
考试周刊 2019年72期
关键词:情感教学新课标初中语文

摘 要:三十年来的教师生涯告诉我,身为人师的我们,在注重对知识的传授,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同时,也要多多关注学生的情感培养与发展,需“因地制宜”,采取一些既合理又比较有效的教学手段,创设与其相适宜的教学情境,以便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美好情感;教学过程中要能真正地倾注我们的爱心,播种美好的情感,方能在学生成长的关键时刻,引导他们塑造健全的人格。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语文;情感教学;拙见

初中生正处于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而语文又具有学科的特殊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文本对学生进行情感的培养与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所以作为初中语文教师的我们,应责无旁贷地担负起这一责任,认真地去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各种健康美好的情感因素,适时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英雄主义、责任意识、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等情感教育。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过程中,课堂上常常可以看到教师们认真地在讲,学生们认真地在听,在记,可事与愿违:这边教师讲得眉飞色舞,口干舌燥,那边学生却听得云里雾里,昏昏欲睡。这就是所谓的教师“一言堂”——这一教学方式过分地追求知识技能的講解传授,不想却忽视了作为学生个体的情感因素,他们成了被动倾听的人。而之所以出现这一情状,究其原因,乃是应试教育形势下,身为人师的我们,过分地看重教绩,似乎只要学生们表面上的成绩达到上级下达的指标,也就完事大吉了,所以直接就忽略掉了教学过程中还有“情感”这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其实情感就好比是那片肥沃的黑土地,那些知识的种子只有播撒在这一片肥沃的土地上,才有望更好地生根,发芽,开花,直至结出丰硕的果实。

诚然,在如今的初中语文教学中,身为人师,我们既得重视对知识的传授,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也得重视学生的情感培养与发展,需“因地制宜”,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从学生实际出发,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创设与之相适宜的教学情境,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情感;要能真正地倾注我们的爱心,播种美好的情感,方能在学生成长的关键时刻,引导他们塑造健全的人格。“文以载道”,传道,授业,解惑始终是我们要担负起的神圣使命,这里,“传道”是摆在第一位的哦。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真正地开启学生的情感大门,才能真正地促使他们发自内心地喜欢上语文这门学科。孔夫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导引,有了浓厚的兴趣,学生方能在学习当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并有了学好语文的自信心。

在此,我想结合自己从教三十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我对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情感教学的一点拙见。

一、 现行的语文教材中有着丰富的情感教育资源,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所不可或缺的第一手好素材

德国著名的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所以,作为教师的我们,首先,要能够通过深入研究、解读具体的文本,用作品本身的富于魅力的思想内涵去感化学生;再者,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必要的联想、想象和比较,从而唤醒学生内心深处积极的情感因素。

当我在引导孩子们学习朱自清先生的《春》时,我总是让他们从所积累的吟咏春天的诗词名句入手,“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在旧知的温习、感情的吟咏声中,一幅幅春光明媚,绿满天下的景象仿佛已经历历在目,这时,再借于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多媒体播放画面配套的配乐朗诵,美妙的音乐,动态的春景图,不知不觉地就把孩子们带进了记忆中浓浓的春日里。学习的氛围营造起来了,这时学生内心深处对春的喜爱之情喷薄而出,自然的美好化为作家笔下一个个鲜活的、灵动的、富于生机的字符。讲授“春草图”时,我设计这样的一个问题来引导孩子们展开想象:如果你是一株小草儿,当你刚刚走过一个漫长的严冬,从松软的泥土里生长出来的时候,你会做些什么呢?学生的思维给调动起来了,活跃起来了,在交流,诵读,比较中,他们感受到了先生灵动、优美的文笔:“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他们深深地被春天的蓬勃生机所感染,此时,他们内心深处涌动着的是对春天,乃至对大自然的满满的热爱之情,此时此刻他们可算是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先生所要表达的对春的喜爱,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在教授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时,对于“望父买橘”这一感人情节,我先是让学生交流自己平日里所体会到的父爱母爱,然后又是在配乐情景朗读中,让学生去体会作者笔下感人的父爱,尤其是看到画面中肥胖的父亲笨拙地攀爬月台时,不仅那些善感的女生眼里早已噙满泪水,男生也是如此……至此,学生们既学会了如何通过细节的描写来表情达意,同时也体会到了深沉的父爱。我又让学生把文中父亲说的几句话给找出来,加以表情诵读,并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而去体会平淡的语言中所蕴含着的深深的爱子之情。此时无声胜有声,这种情景之下,教师无需用太多的语言,学生也能从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和爱的教育。这时,再安排相应的口语训练,让学生口头讲述自己的关于父爱(母爱)的感人故事,表达对父亲(母亲)的感恩之情,学以致用,讲练结合,所有这一切就是水到渠成一般的简单了。

在引导孩子们学习艾青的《我爱这土地》时,必要的时代背景知识介绍,加上相宜的背景音乐所营造的抒情氛围,朗诵者声情并茂的诵读,所有的这一切,都是为了把孩子们带进那个特殊的历史年代,带进诗人的情感世界里,从而更快、更好、更准确地去领会诗人字里行间所要表达出来的对土地——祖国强烈而淋漓尽致的爱,从中受到了爱国主义的教育。作者将感情诉诸语言文字,如何引导学生透过语言文字去领会诗情,是教师要认真琢磨、探究的重要问题。

二、 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为教学过程所创设的情景氛围,为情感教育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

“没有情感这个因素,任何笔调都不能打动人心。”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如是说。与白居易的“动人心者莫先乎于情”不谋而合。现在的初中学生由于生活阅历几乎还是一张白纸,心智还没有真正的成熟,他们对于文学作品的理解大多时候都只停留在表面层次而已,难于企及内在的思想,所以更需要借助情感因素的调动来打开心扉,这样才能够让他们更快地融入作品当中来,进而更顺利地解读作品。

今天,信息技术已经普遍运用于教育教学过程中,所以,平时的教学中,一般我都会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创设情境,以期营造与文本阅读学习相宜的情景氛围,尤其是那些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更是如此。

教授《威尼斯商人》时,我会找来经典的演出视频,在课堂上播放给孩子们看,让他们从中获得对戏剧文学更具体形象的了解和认识,而不只是停留在理论上的认知而已。在视频中,学生们通过演员的精湛表演,对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有了更为质感的认识与把握,他们喜怒哀乐的情感随剧情的发展而发展,这个时候,作为教师的我们只要适度地加以引导,学生们对作品的基本认识已然形成,感到大作家遒劲的笔力。后续再安排学生进行课本剧表演,那么,学生对剧本的认识与理解就更上一个台阶了,很多东西也能不言而喻。

当教到郭沫若《雷电颂》时,我也是借助多媒体播放话劇《屈原》第五幕,视听的效果,让孩子们真正地与剧中主人公同呼吸共命运,真正地走进屈原的内心世界,解读出屈原那爱国爱民,忠贞不屈,有着浩然正气和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的形象特点,深刻地体会他那忧国忧民、英勇无畏的伟大精神。加上课前对写作背景和屈原的介绍,学生们也就能够更好地把握好作者的创作意图了。在教学过程中,还安排学生尝试着进行配乐朗诵,学生在这一环节中,真正地和作品中的人物融合在一起,乐其所乐,憎其所憎,对作品的解读也就有了质的飞跃。

实践证明,多媒体技术的利用,更容易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融入作品当中,去感作者之所感,能让你的学生更快更准确地把握好作品的真正的思想内涵,体悟到其更深层次的内在精髓。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得与时俱进,在教学中一定要能够利用好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设计好教学情境,从而营造好一个又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与情境,为陶冶学生们的情操服务,把美好的情感因素植根于孩子们心灵的深处,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三、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播撒爱的情感始终是教师进行情感教学的要务

整个中小学阶段,语文学科始终是一门基础学科,它与我们每个人的关系可以说是最亲密的,而从教学这一角度来讲,却看似容易实则难啊,是一门既难教又难学的科目,不怎么招学生们的喜欢,家长们也不很重视。它的学习不可能像英语数学那样可以立竿见影,学好它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它要求学生们从一开始就不可以掉队,要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地紧跟老师的步调,讲究的是日积月累,潜移默化,从而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目前,很多家长和学生,他们大多很重视数学英语等科目的学习,对语文却抱着侥幸的心理,以为认识几个字,考试时随便地答一通,也有可能得高分。也就是因为这些浅薄的认识,让不少学生吃尽了苦头。这不,一上中学,语文成绩就一落千丈,不只是跟不上拍子的问题,甚至还会越来越糟,直至彻底失去了学习语文的信心,茫然无措,一提起语文就头疼。对此,作为教师的我们,就得用我们百分百的热诚去帮助他们排解困难重拾信心,用我们爱心与责任心去帮助他们重新燃起学习语文的希望之火苗,让孩子们为我们的行为所感动,爱屋及乌,对语文学科产生学习的兴趣。正所谓“亲其师,善其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我们的当务之急就是得用我们的爱心去感染他们,先让他们对学习语文产生兴趣,然后再渐渐地寻找到学习语文的趣味性,直至爱上语文。苏霍姆林斯基就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学生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

爱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东西。爱似和煦的春风,拂去人们心中的忧愁;爱似绵绵的细雨,滋润着人们干涸的心田;爱似温暖的阳光,温暖着那颗冰冷的心,细碎地融入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没有情感的教育算不上成功的教育,作为教师的我们得用真情来打动学生,感化学生,用我们的人格魅力来吸引学生,让他们喜欢我们,亲近我们,同时,我们也要理解他们学习的困难,理解他们一时的彷徨,困惑,乃至于一时的松懈。要多和他们谈心、聊天,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爱,对他们的坚持,用爱心帮助他们走出学习的困境,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他们一定能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这样我们还愁语文教学难于开展吗?

总而言之,不管社会发展到哪一阶段,情感教育始终是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手段,信息技术手段必须服务于它。当今社会亟需各种创新人才,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务必重视“情感”因素在教学中的重要性。我们必须充分地认识到健全的情感对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重要作用,并实实在在地把它落实到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当中,惟其如此,我们的语文教育教学工作才有望开创出一片新天地来。

作者简介:韩惠琴,福建省漳州市,漳州市南靖县城关中学。

猜你喜欢
情感教学新课标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高中政治教学中的情感教学初探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初探新课标下高中英语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