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强
10月31日,央行公布的一组数据,刺激了资本市场的神经——截至9月底,境外机构和个人(下称“外资”)持有A股市值达到17685.54亿元,已连续4个月走高。
受此消息影响,11月1日,上证综指、深证成指一扫前三日的颓势,分别以0.99%和1.73%的涨幅报收。
2019年4月底,外资持有A股市值首次突破1.70万亿元大关,达到17033.73亿元。但随后因为市场陷入深幅调整——上市公司总市值在5月份缩水3.23万亿元(据Wind资讯),至5月底,外资持股市值降至15118.59亿元。
不过,进入6月,外资持股市值又逐渐提高,6月底达到16473亿元,7月底为16551.40亿元,8月底为16903.14亿元,至9月底,一举超过4月,再度站在1.70万亿元之上。
由于截至9月底的A股总市值为54.58万亿元,仍未超过4月底的水平(55.53万亿元),因此,6月至9月外资持股市值的不断提高——外资持股市值占A股总市值的比重由5月底的2.89%上升至9月底的3.24%,曾一度引起舆论发出外资正在“抄底”或者“抢筹”的惊呼。
然而,如果投资者对外资持股市值做进一步考察就会发现,在外资持股市值不断提高的基本事实之下,掩盖了另外一些值得注意的现象,例如QFII之间存在多空分歧,且在其投资行为上,短期特征似乎越来越明显。
根据Wind资讯,截至9月30日,在A股上市公司中登上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的QFII共有59家,上半年末则有64家,一季度末有70家。换句话说,一季度末以来,已有11家QFII从A股上市公司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上退出,而且这种退出已经持续了两个季度。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现象既可能是减持了部分股份,以至于持股数量不足以使其登上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也可能是清仓。
在历史上,登上A股上市公司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的QFII最多时达到95家,时间是2015年上半年末。其后有所减少,2015年年底至2018年第三季度末在75家至87家之间波动,至2018年年底降至69家。
需要指出的是,自2013年一季度末,登上A股上市公司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的QFII第一次达到60家之后,再未低于这个数字,直至2019年第三季度末。
若对2018年年初以来的情况做进一步考察,则会发现,至少有两家QFII自2018年第二季度从A股上市公司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上退出,至少有5家QFII自2018年第四季度從A股上市公司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上退出,至少有6家QFII自2019年第一季度从A股上市公司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上退出,且再未登上此类名单。
至于QFII重仓股市值(即QFII作为A股上市公司十大流通股股东的持仓市值),2013-2018年各年年底依次是995.27亿元、1673.1亿元、1072.71亿元、1188.43亿元、1443.83亿元和1098.8亿元,2019年一季度末、上半年末和第三季度末分别是1562.72亿元、1604.69亿元和1562.63亿元。
2015年上半年末,即登上A股上市公司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的QFII达到95家的时候,QFII重仓股市值为1637.41亿元。
也就是说,与2015年上半年末相比,在2019年第三季度末,尽管登上A股上市公司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的QFII减少了36家,减幅达到37.89%,但QFII重仓股市值并未显著下降,仅减少74.78亿元而已,降幅为4.57%。
尤其是,与2015年至2018年各年年底相比,尽管2019三季度末登上A股上市公司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的QFII家数更少,但QFII重仓股市值却明显要高出很多。
在某种程度上,这或许可以说明QFII之间对A股的多空分歧比较明显,换句话说,看空A股的QFII家数虽然有所增加(体现为退出A股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的QFII越来越多),但那些看多A股的QFII则更加坚定(体现为持股市值却更多)。
例如,2018年年底,挪威中央银行登上25家A股上市公司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持股市值为47.27亿元,至2019年第三季度末它已登上30家A股上市公司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持股市值达到60.39亿元。
如前述,QFII在A股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上退出,并不一定意味着清仓,更不意味着它已经撤出中国,可能只是有所减持,以至于所持股份不足以使其成为十大流通股股东,而通过减持套现的资金,也可能已经投资于其他股票,同样因为其持股数量不够,才未被上市公司披露。
正因为如此,登上A股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的QFII明显变少(2019年三季度末比年初减少了10家)、同期外资持有A股市值却明显增加的事实(根据央行公布的数据,截至9月底,外资持有A股市值达到17685.54亿元,比年初增加了6168.19亿元),可能在某种程度上说明外资的投资行为呈现出短期化的特征(相较于十大流通股股东,中小股东的投资行为无疑更具有短期化特征)。
不过,由于监管机构目前只定期公布“境外机构和个人持有境内人民币金融资产情况”,而未单独公布QFII持有境内人民币金融资产情况,因此,投资者无法通过对比QFII重仓股市值及同期QFII持仓总市值的增减变动去进一步分析QFII投资行为特征的变化。
2019年8月,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张新在接受新华社专访时提供的数据是,截至8月末,“合格境外投资者持有A股总市值6822亿元人民币……约占全部外资持有A股流通市值的41%。”其余59%则主要由陆股通即所谓“北上资金”持有。
但上述比例关系并非固定的,而是处于变动之中。事实上,自陆股通制度施行以来,QFII所占比重总体上处于下降趋势。
陆股通是沪股通与深股通的合称,是外资通过沪(深)港交易所互联通道买卖A股的制度,这一制度始于2014年11月。抛开陆股通存在一定程度的“假外资”不论,根据Wind资讯,截至11月6日,陸股通资金累计流入8775.70亿元,其中沪股通流入4818.90亿元,深股通流入3956.81亿元。
Wind资讯同时显示,截至9月30日,陆股通已成为894家A股上市公司十大流通股股东,持股市值合计11174.48亿元,而在年初,则是640家上市公司的十大流通股股东,持股市值合计6011.13亿元。
2014年至2017年的各年年底,陆股通登上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的A股家数依次为56家、134家、188家及313家,持股市值依次为604.21亿元、898.97亿元、1439.27亿元及4583.65亿元。
不过,由于陆股通是由不同境外机构和个人构成,因此,行为特征相较于QFII更为复杂。
下面来说说外资重仓行业的情况。
根据Wind,截至9月30日,在28个申万一级行业中,QFII持有证券数量最多的三大行业是电子、医药生物及化工行业,在33家电子公司、32家医药生物公司以及23家化工公司的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上可以看到QFII的身影。
若以持仓市值论,则同期三大重仓行业是银行、医药生物和家用电器,持仓市值依次为444.27亿元、219.79亿元和184.74亿元。
年初的情况是,QFII持有证券数量最多的三大行业分别是化工、医药生物和电子,分别是25家化工公司、24家医药生物公司以及17家电子公司的十大流通股股东;同期持仓市值最大的三大行业是银行、食品饮料和家用电器,持仓市值依次为338.25亿元、138.25亿元和129.78亿元。
陆股通方面,截至9月30日,持有证券数量最多的三大行业是医药生物、电子和化工,在95家医药生物公司、75家电子公司以及55家化工公司的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上可以看到陆股通的身影。若以市值论,则同期陆股通三大重仓行业是食品饮料、家用电器和医药生物,持仓市值依次为2272.84亿元、1164.17亿元和111.28亿元。
年初的情况是,陆股通持有证券数量最多的三大行业是医药生物、电子和化工,是65家医药生物公司、52家电子公司以及42家化工公司的十大流通股股东。若以市值论,则同期三大重仓行业是食品饮料、家用电器和非银金融,持仓市值依次是1268.83亿元、639.90亿元和578.88亿元。
因此,综合起来看,截至9月30日,外资(QFII及陆股通皆包含在内)重仓行业主要是银行、医药生物、电子、家用电器、化工及食品饮料等6大行业。
而在上述6大行业中,外资三季度明显加大仓位的三大行业是医药生物、银行和电子,持仓市值分别增加了265.42亿元、170.01亿元和146.4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