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語:官商民學合力共推社企發展

2019-11-11 04:10
澳门月刊 2019年10期
关键词:價值服務企業

就社企在澳門有否發展空間?政府有否必要推動社企發展? 如何看政府和社團的角色?社工局社會互助廳蔡兆源廳長:“心悅洗衣”及“喜悅市場”在特區政府、社會各界和市民大眾的支持下,皆能取得理想的營運成果,並為殘疾人士的就業服務開拓了新的里程,同時亦反映社會企業的發展潛力。特區政府作為政策制定者,創造條件推動本澳社會企業發展。而社團作為社會企業的開創者及經營者,透過準確的市場定位與創新的營商方法,同時動員和連結各方力量,促進社企達致相關社會目的。澳門扶康會周惠儀總幹事:社會企業在澳門是有一定的發展空間的,不過,在本澳辦社企仍有很多的困難,大家都在摸索中辦社企,在頂著很大的壓力辦社企。政府的角色是提供一次性種子基金,由非牟利社會團共同合辦社企,為弱勢人士提供職場培訓及就業的機會,達致社會企業的社會效益目標。政府沒有理由不支持和推動更多社企投入社區工作的。澳門弱智人士家長協進會廖秀華行政總監:社企因其不同於一般企業之處,是要實現社會價值的目標,然而,澳門目前發展社企的空間仍然不大,甚至可說仍在起步的階段。除了好的營商環境以及政府提供第一桶啟動金之外,後續的優惠政策也很重要,才能推動更多團體創辦社企。澳門城市大學創新社會工作系梁靜嫻助理教授:社會企業(社企)(Social Enterprise)在澳門有很大發展空間,澳門社企現在剛剛在萌芽階段,一般大眾市民對澳門社企未有很深的認識,澳門可以大力推動社企發展。澳門社企中,主要有五大持份者(Stakeholders),包括:政府、社團、商界、民眾、服務使用者等。希望各界熱心社團、社會服務機構、民間團體持開放的態度並互相合作,與有心人士大力推動社企,鼓勵營辦者發揮創意、用堅毅不屈精神去解決複雜社會和環境問題。澳門明愛潘志明總幹事:澳門社企有否發展空間,要視乎社企自身的服務人數、服務對象等的定位,以及開展相關工作的條件。若從社企有盈利的角度出發,政府沒有必要特別支持社企,但社企有追求社會價值且不牟利的特點,故仍有必要去支持一些社會服務項目的社企。

談社企目的是實現創造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兩者孰輕孰?澳門扶康會周惠儀總幹事:澳門社企的發展模式,大多是政府和社會團體合辦,以商業管理的模式運作,且設有一定限制,如申請對象、聘請人員、盈利分配等等,故在社企的角度,為達致可持續發展的要求,既要重視經濟效益,也要重視社會效益,做到二者兼顧,不偏倚哪一方。澳門弱智人士家長協進會廖秀華行政總監:社會企業應將社會效益行先,社企不同於一般企業的特點在於,社企可提供一個相對安全的環境及彈性的工作職位給殘疾、智障等特殊人士,這些往往是正常的企業所不能做到的,也正正是社企要創造的社會價值之所在。至於創造經濟效益,雖則重要,但求利潤合理則可。澳門城市大學創新社會工作系梁靜嫻助理教授:社企的組織目標是要對持份者帶來社會正面影響(即社會價值)(social value)多於創造經濟價值(economic value) (1),以達致“利他”(Altruism)之社會目標(2)。社會企業家可創造社會價值時,用創新營運策略,與公營機構、私營機構、社會服務機構一起合作,去解決複雜社會和環境問題(1) (2),例如:社區老齡化、弱勢族群就業、廚餘回收等等。澳門明愛潘志明總幹事:從社會服務團體的角度出發,當然是社會效益重要。因為社企的服務對象是弱勢社群,除了管理他們的生產能力,還要投入資源兼顧對他們的輔助服務,如當他們有情緒時,要向他們及時提供心理輔導、情緒輔導等服務,直到他們的情緒平復為止,一般商企當遇到這類問題時,不會提供這些服務,還可辭退不稱職的員工,而社企則不可也不會這樣做,故社企營運成本較一般商業機構更大。

社企離不開社會力量如商界的支持、民眾的參與等,對此有哪些建議?澳門扶康會周惠儀總幹事:澳門扶康會在創辦心悅洗衣、喜悅市場以來,場地租金貴是一直以來面對的最大困難,洗衣工場一度不敵加租的壓力,有幸現進駐青州工業園區繼續運作。而現在喜悅市場所在的場地,也是數年前,一位地產人士主動聯絡我,提出以非常低的價位租場地給我們,才成就了今天社企的運作。社企的一個獨特的特點是,不需要大的市場,而是一個足夠的市場,這方面,我們一直得到社會上各行各業的支持,以洗衣店來講,2012年經濟不好,當時一對結束洗衣工場的老板夫婦主動聯絡我們,熱心教授我們清洗油汚的技巧,令我們可以優質的服務爭取到更多的訂單,以至長期的合作伙伴,維持工場的持續運作。澳門弱智人士家長協進會廖秀華行政總監:我們的第一間社會企業虹光軒超級市埸自2018年投入運作以來,除了門市服務,還推送貨服務,網上訂購,以及加入創新元素,按客人需求免費貨品包裝服務,吸引團體尤其社服團體的訂單。澳門社企要生存,除了政府的支持,商界、社會團體的支持,民眾的接納程度也很重要。澳門城市大學創新社會工作系梁靜嫻助理教授:社企可聘請具有商業背景的人士擔任顧問工作或商界可提供培訓課程給社企,協助社企引進商業知識運用到日常運作當中。而對於一般民眾,建議民間團體能夠與社企多舉辦相關推廣活動,讓民眾能有機會多接觸與認識社企,例如:高等院校社企創投比賽、社企營商創新選舉和“循環經濟”推廣活動等等。如此能讓社企有機會將理念傳達給民眾,同時民眾也可以用實際行動來支持其服務或產品。澳門明愛潘志明總幹事:福悠坊是一間澳門明愛自資開辦的社會企業,以低廉的價格義賣義賣公眾捐贈的一手或二手物品給有需要的人。明愛另一家社會企業好的快線提供接載服務,很多時是做倒貼錢的服務,但只要有市民需要我們的服務,我們就會不計成本地去服務他們,因為這是我們辦社企的首要目標。

結合澳門發展社企發展的情況,未來有哪些創新發展的方向和建議? 澳門扶康會周惠儀總幹事:社企在澳門未來有很多創新發展的空間,可以不再只是依賴政府,而是尋求和商業化企業合作,利用企業的網絡、資金等資源,共同開拓更多社區服務。這種新興的模式,是澳門社企新的發展方向。澳門弱智人士家長協進會廖秀華行政總監:在開拓新的行業方面,我們有見到社區對園藝市埸的需求很大,有意創辦提供這方面業務的社企。政府後續的支持政策不足是事實,甚至存在著現行福利政策與鼓勵殘疾人士公開就業產生衝突,有待政府檢視現行社會福利制度存在模糊地帶,並進行調整。澳門城市大學創新社會工作系梁靜嫻助理教授:慈善創投(Venture philanthropy)這個概念是由美國在90年代興起,是類似商界投資捐獻(4)。這個概念在英美與香港已經成熟。慈善創投基金(Venture Philanthropy Fund),即商界或政府提供種子資金,並組織基金會來鼓勵各社企和各高等院校、社會服務機構、或民間團體提交計劃書說明如何解決當前澳門複雜社會和環境問題,內容包括預算計畫、預期回報、執行細節等等,讓基金會委員來評估與篩選。澳門明愛潘志明總幹事:本地已有數家社企在推出殘疾人士或智障人士等弱勢人群所制作的產品,若能吸引一部分遊客接觸社企旅遊文化創意產品,可以幫社企開拓到新的銷售市場。我們將計劃開辦環保社企,向一些大型活動舉辦機構出租飲水杯,以逹致減少紙杯和膠杯的使用量的目標。

是否建議政府資助社會企業的形式取代購買社團服務的方式?社工局社會互助廳蔡兆源廳長:社企透過商業營運模式,在建立的伙伴同盟及提升品牌形象等方面,亦發揮了有別於傳統社會服務的積極作用,與現時受社會工作局定期資助的社會服務設施提供服務的定位有所不同。而綜觀世界及鄰近地區,行政當局對於社會企業的發展輔助,一般都以提供起步基金、經營培訓、技術諮詢和公眾教育等措施為主,各地政府少有向社會企業提供長期的固定資助。澳門扶康會周惠儀總幹事:早前社工局副局長提到,回歸前後20年間社會服務開支上升了14倍,而社企的存在,我們可見到社企所創造的社會價值以及通過引入市場競爭的商業運作模式所帶來的經濟效益所在。社會可思考政府資助社會企業的形式取代購買社團服務的方式的可行性。澳門弱智人士家長協進會廖秀華行政總監:社團服務和社會企業二者存在功能不同,二者不可互相取代,反而可平衡發展,甚至互補發展。然而,社團服務因沒有競爭性普遍效率低,社企則引入市埸競爭優勢,以一元錢做三元錢的經濟效益,我認為,政府推動更多社企發展應是未來大趨勢。澳門城市大學創新社會工作系梁靜嫻助理教授:推動社會企業發展,政府角色是很重要的。至於政府應該資助社會企業還是直接購買社團服務,要因應不同種類社會服務而定,有些社會服務是用政府資助社企形式比較合適,當然,政府也可以購買社團服務的方式資助社團,或者採取支持社企、社團混合式也可以考慮。澳門明愛潘志明總幹事:不建議政府以資助社會企業的形式取代購買社團服務的方式,如安老院舍、殘疾人士院舍、智障人士院舍的服務,不適宜做社企,對這類弱勢人群,一定要依靠社團提供服務。

結合其他地區社企發展之路,對澳門有否可借鑑的地方?社工局社會互助廳蔡兆源廳長:未來,特區政府會與民間機構加強協作,進一步建構政、民、商、學的合作橋樑,結合本澳獨特的經社環境及相對優勢,尤其支持民間機構連結商業力量導入社會資源,讓社會企業能有更多元化的發展空間。澳門扶康會周惠儀總幹事:本澳社企如何發展,還視乎政府多部門如何合作,共同推出更多的支援政策,吸引社會團體投入辦社會企業,長遠而言,我們可借鑑其他地區推動社企發展的政策,如臺灣、新加坡都有專門的社企大樓,扶持本地社企發展。澳門弱智人士家長協進會廖秀華行政總監:澳門發展社企侷限很多,現在社會發展已進入一個新的階段,政府推動社會企業的發展思路要改變,不應再只停留在將社企看作一個補救性的社會措施,受惠的群體也不應只針對弱勢人群的就業需要。澳門城市大學創新社會工作系梁靜嫻助理教授:香港社企經營十分成功,更有外國的社企也在香港發展,香港社企經營業務多元化。澳門也可以借鑑香港的成功例子,社企與大、中、小企業、社會服務機構和民間團體合作,使用系統化方法提升工作效率, 以減少營運上失誤, 定期自我檢討、可請獨立第三方評核和問責原則以監控服務與產品的品質(3)(4)。澳門明愛潘志明總幹事:澳門各家社企都在一邊做一邊摸索怎樣做好社企,未來除了吸納外地辦社企的經驗,學習他們的成功經營方式,還要培養社企的全方位管理人才。

本刊認為,澳門是一個24小時賭業之城,約四分之一的人口在博彩娛樂相關行業工作,城市繁榮的背後,亦存在著一批弱勢社群被拒於職場門外,一職難求的窘境,一家又一家社企的出現,解決了一批有工作能力和工作意願的智障人士、殘疾人士等弱勢社群的就業需求,促進社會和社區和諧發展。可以說,不論是傳統的低技術工種工場,還是具創新意念的社會服務項目,服務了弱勢社群、社會大眾,兼且逹到合理的盈利維持運作,就充份證明了社會企業在澳門可成功發展。社會期望將來會有越來越多社會團體、創業家、投資者投入社會企業,為本澳社會大眾提供更多就業機會,實現個人的勞動價值以及得到更創新的社區服務。

然而,萬事開頭難,政府提供誘因協助社會團體解決了開辦資金,不等於社企就可水到渠成辦得成,辦得下去,相信,這也是至今本澳社會辦社企不熱烈的因素之一,因此,在政策方面,還需要有多個相關部門如經濟局、房屋局等提供多方面的支持,作為有意創辦社企的團體自身要聘請專業的人士,及建立一支具備商業實踐經驗的管理團隊,如此在一班有心、有力人士的努力之下,才能使更多社企成功地辦,可持續地辦得下去。

中英文參考文獻:

1.Nicholls, A.(2006).Social entrepreneurship - New models of sustainable social change.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Nicholls, A.(2009). We do good things, don't we? "Blended value accounting" in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Accounting, Organizations and Society, 34(6-7), 755-769.

3.Ng, A. W. and Leung, T, C. H. and Tsang, K. T. (2018) Social Enterprise for Elderly Housing: Policy for Accountability and Public-Private Responsible Financing, Journal of Population Ageing, https://doi.org/10.1007/s12062-018-9235-5.

4.Hing, K. C. and Yeung, Y. K. H. (2010) 社企營商二十式:洞悉社會需要,創造社營之道。香港特別行政區民政事務局

5.Yu, X. (2013). 中國社會企業的治理, 社會企業期刊, 9(3), 225-246.

6.銀杏舘(2019) 理念及目標,https://www.gingkohouse.hk (2019年9月28日)

7.香港公平貿易動力(2019)關於我們, https://www.hkfairtradepower.com/zh_hk-about_us.html (2019年9月26日).

猜你喜欢
價值服務企業
丁紹儀《聽秋聲館詞話》的文體特點和價值
略論劉光第《衷聖齋文集》鈔本的文獻價值
品牌价值
本刊读者服务部实用产品推荐
物业服务
2019长三角企业100强
2018上海服务业企业100强
初探价值观提升内驱力
世界経済立て直しけん引を両国の企業は第三国協力の道探れ
貴州 エコで発展を加速——世界のハイテク企業が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