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磊
进厂当工人曾是几代中国人的梦想。然而,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情况逐渐反转,工人渐渐不再是最体面、荣耀的职业了。特别是近些年,一些职业院校、大中专毕业的青年学生,宁可无事做,也不愿进工厂当工人,这也导致了我国正面临着技术工人队伍结构断层的严峻危机。
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总就业人口为7.76亿人,其中技术工人1.65亿,约占21%,但高技能人才却只有4700万人,仅占总就业人口的6%。昔日的“香馍馍”如今为何竟没了吸引力?
从本质上说是工人收入水平低,发展空间有限。在辽宁,大多数工人的工资在三四千元左右,即便是干了二三十年的老工人,也不过五六千元。这样的工资水平,在房价、教育以及医疗等生活成本日益升高的情况下,日常支出便已捉襟见肘,又何谈体面生活。
除收入外,工人的上升通道也十分狭窄。由于身份的限制,工人在职称和职位的晋升上,都会受到诸多限制。基层工人很难跃进企业管理层,很多工人辛苦一辈子可能最终还只能驻守于基层。虽然国家这些年鼓励岗位成才,也颁布了考核条例,工人可以评技师甚至是高级技师,但由于实际工作中存在论资排辈现象,青年工人评技师之路,还有相当里程。
工人群体中,不少工种还面临着高于其他行业的职业风险。如今的求职者不但会将企业薪酬作为择业标准,还会将企业是否拥有良好的工作环境纳入重要指标。
这样的顾虑绝非杞人忧天,据国际劳工组织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全球每年约有278万人死于工作事故和职业病。值得一提的是,青年工人遭受工伤的比率更高。在欧洲,18-24岁青年工人发生的非致命工伤比成年工人高出近40%。可见从世界范围看,青年工人的职业风险都不容乐观。风险担忧俨然成了阻碍青年人成为工人的又一重要原因。
新世纪以来,随着社会资源的分工细化,新经济催生了大量新的就业机会,快递员、送餐员、房产中介……这些新生业态成为年轻人的就业“新寵”。随着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以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为代表的新经济动能快速发展,并催生了大量就业机会。
新经济的发展不但增加了就业数量,还使就业形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就业已从工业社会下的标准化,向信息社会下个性化、多样化悄然转变。就业组织方正从工厂、公司向平台进行迁移,就业关注点也从“充分就业”切换到“灵活自主”。这种新型就业形式与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成长起来的青年人就业追求不谋而合,成为很多青年人心目中的理想职业。
与到企业当工人相比,新经济的发展使青年就业形式趋于多元化、灵活化和弹性化,为青年人充分发展自身能力提供了更大舞台和更多种可能,对青年人就业具有更强的吸引力。
事实上,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升级以及新经济蓬勃发展,新材料、生物医药、智能制造、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新型工业领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高素质青年人就业。这些领域的就业者收入水平高,工作环境好,与传统的工人形象不可同日而语。可在惯性思维下,时至今日,仍有不少人的认识只停留在工人是体力劳动者的阶段,对进工厂当工人的刻板印象一直存在。
吸引更多有志青年当工人需要社会各方共同努力。不仅要加强社会舆论引导,加大对工人典型和事迹的宣传,提高工人职业的社会声望和收入水平,还要努力改善工人的工作环境,重视技能人才,为青年人的发展搭建平台,拓展空间。
工会组织也应切实担当起保障工人权益,努力为青年工人发展营造良好环境的重任。引导青年人认识工人、了解工人,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认识到当工人同样可以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同样可以大显身手,大有可为,获得社会的尊重和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