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农村高中历史自主探究课堂

2019-11-11 02:19王宝明
学校教育研究 2019年21期
关键词:辛亥革命历史探究

王宝明

历史教学内容具有“过去性”“不可再现性”的特点,传统教学方法主要依靠文字描绘和口头讲解去帮助学生了解掌握历史知识内容,课堂显得较为单调、枯燥,我们农村的大多数地区也已改變了这种教师“满堂灌”、“一言堂”的局面,但却存在着一个新的趋向,即 “电脑灌”,也就是说个别教师盲目追求教育的信息化,我认为可以在选取鲜活的教学内容上,运用信息技术来激活学生的历史课堂,以推动农村薄弱高中历史自主探究课堂教学的深入进行。

一、选题创新以激趣

并不是所有的历史知识都需要探究的,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时应选择适当的课题。笔者以《如何评价辛亥革命》为例谈一下如何科学选择课题,一般来讲选题应注意以下几点:

1.基础性

课题选择应圈定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学生的探究学习具有一定的基础。关于辛亥革命的评价,课本中只给出了“四点功绩”的基本评价。但我们在实际的教学中,还能引导学生概括出“两点不足”。学生可以之为依托,结合相关材料拓宽知识,全面客观地评价辛亥革命。

2、可探究性。探究教学的内容选择要基于学生的问题,学生有疑问,才有探究的兴趣,才有利于探究活动的开展。关于辛亥革命的评价史学界众说纷纭。有人说“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革命胜利了。”也有人说:“辛亥革命只赶走了一个皇帝,剪了一条辫子,革命失败了。”这样的两种观点确实容易产生思维碰撞,如何评价辛亥革命,这一问题确定具有很强的可探究性。

3.价值性

课题的选择要有利于加深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的认识。评价辛亥革命有助于学生巩固辛亥革命的基础知识,掌握历史研究的基本原则和一般方法,更重要的是对学生树立正确的唯物史观、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学生进行宏扬革命传统的教育、热爱祖国的教育、民族精神的教育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再说,关于辛亥革命的评价史学界也存在不同观点,显然具有探究的价值。

二、内容创新以诱趣

现代建构主义心理学家认为:学生的认知发展就是观念上的平衡状态不断遭到破坏,并又不断达到新的平衡状态的过程。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应在新知和学生的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平衡、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景之中。使学生有可能去进行思考与探究,另一方面又使其感受到已有知识的局限性,从而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言”的状态,引起强烈的探究欲望。

例如,在讲《抗日战争》一课时,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率,我有效地处理教材,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课内外教学资源,从狼烟四起,众志成诚,以史为鉴三个主题来纪念抗日战争。在主题一、狼烟四起中,设置了如下三个问题:1.你知道日本为什么要侵略中国吗?2.20世纪三十年代,日军制造了哪些侵华事件,产生了什么影响?3.侵华期间,日军在犯下了怎样的滔天罪行?在第三个问题的处理上,我用了一段视频“血雨腥风”,用活生生的画面,再现日本在侵略期间对华所犯下的滔天罪行,通过这段视频同学们能容易答出日本的罪行,但我最主要的目的是使学生能更深层地感受从1931-1945年长达14年的野蛮,残暴,惨无人道的破坏,屠杀,认识到神州在泣血,中华在哭泣;学生能从中感受到侵略者的人性泯灭,加深对侵略者的憎恨和对和平的向往。为了更好地达到效果又设置了一首小诗《凝视30,0000》,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诗的主旨。激发学生对侵略者的憎恨,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及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达到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是本课的一个升华。

三、协作创新以导趣

针对个别学生的被动学习状态,我们可以利用其从众心理,在班级内建立合作小组,将不同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兴趣、性别、个性的学生分配在同一组内,组成4人或6人的小组,再给组内成员一个特殊的身份,一项特殊的职责。如“主持人”“记录员”“报告员”“检查员”“教练员”“形象大使”等,最后要求每一组设计组名、组标,促使合作学习小组形成“组内互助合作,组间竞争夺标”的氛围,进而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兴趣。

四、作业创新也延趣

现在考试题型单一,只有客观题和主观题两种。我们不能改变考试形式,但我们可以改变题型方式。在把握课程标准和考纲的前提下,我尝试用有效的策略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将原本枯燥的历史通过活泼生动,形成多样的题型,力求给学生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提高做作业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在思考、联想、分析、推理判断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其想像力和创造力。

案例:关于辛亥革命的作业超市

(1)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为了纪念这场革命运动,请为其纪念碑撰写碑文。(要求:碑文字数100—150字)

(2)为了更好地纪念辛亥革命,做一张关于辛亥革命的手抄报。

五、评价创新以固趣

教师要善于运用语言和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不同的见解,成功的尝试,思维合理的成份以及每一点细小的进步,都适时地给予热情的鼓励和必要的肯定,以巩固学生兴趣。特别是注意保护创造型的学生。改变评价学生的观念,爱护学生积极性,爱护创造型的学生,要顺势引导,鼓励探究,这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选择态度,是积极认识某种事物可参加某种活动的心理导向。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自主探究知识的内在动力,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就能克服困难探索科学的奥秘;有了兴趣,学习就不再是负担,而是乐此不疲的享受;有了兴趣,也就有了真正的参与自主探究。作为历史教师应想尽一切办法去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的豪情逸兴,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历史课堂。

猜你喜欢
辛亥革命历史探究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评”一体化课堂设计初探
初中历史教科书中辛亥革命评价的“变”与“不变”
设问引导探究
《辛亥革命亲历记》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相似图形中的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