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成训
(一)丰富
在鲁迅的小说里,可以看到,他竭力避免使用概念化的词语,而总是根据特定环境和人物,挑选那些最具有真实性,饱含着生活气息的独特而恰切的字眼。譬如同是写到船,在夜间三更多天,从黑魃魑中荡到赵府的河埠头的是“大乌篷船”:在月光之夜,一群孩子飞快地撑着去看社戏的则是像大白鱼一样的“航船”:大白天来劫走祥林嫂的却是全盖起篷来的“白篷船”。
鲁迅最善于在他的丰富词汇中,挑选出一些有共同意味的词語,写出来形成一种浓重的感人的气氛。我们试看《故乡》开头的描写: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这里,作者正是以深冬、阴晦、冷风、呜呜、苍黄、萧索、荒村、没有活气、悲凉等词在意义色彩上的一致性。构成一幅沉寂灰暗的图景,读之历历在目。作者那种沉郁思索之苦,便重重地压在读者心头。可见鲁迅是非常善于用词的颜料,来绘制极其动人的生活图景的,如果不能精确全面地掌握丰富的词汇,是描画不出这样生动的景象的。
在鲁迅的杂文里,我们也可以看到,他正是借助于自己的浩如烟海的词汇,把他的博大精深的思想和高度的战斗精神具体化了。请看《忽然想到(六)》中的一段:
我们目下的当务之急,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苟有阻碍这前途者,无论是古是今,是人是鬼,是《三坟》《五典》,百宋千元,天球河图,金人玉佛,祖传丸散,秘制膏丹,全都踏倒他。
作者思想中的那种能冲破一切封建枷锁的反抗性,在文章里,正是通过对一批具有封建色彩的字眼的否定而表现出来的。当我们一口气读到“都踏倒他”的时候,不能不为这压倒一切的磅礴气势所振奋。这种力量,就表现在这丰富的词语的排列上。不信,如果去掉这些字眼,而写成“不论什么东西都踏倒他”时。那效果就要差多了。
(二)精确
鲁迅把用语的精确贴切看成是衡量文学语言的重要标志。他自己在掌握和运用词语上,是特别注意词语的精确性的。他反对装腔作势的语言,主张写作要放弃那些似识非识的字,要从活人嘴上学习那些有生命力的语言,在纸上要写那些自己确实能懂的话。
至于鲁迅本人,在精确用词上所下的功夫,则是十分惊人的。我们在《鲁迅手稿选集》里,可以看到大量的例子。如:
《藤野先生》手稿:
(原文)我拿回来打开一看,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
(改后)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
这里将“一看”改为“看时”,我们初看时,一般不会明白修改的原因,从上下文中仔细思考。才明白原来这“吃惊~不安”和“感激”。是在作者看到藤野先生将他抄的讲义从头到尾连脱漏和文法错误都用红笔修改过了时才发生的,所以用“一看”远不如用“看时”表达得精确。“一看”太短暂了。
《眉间尺》手稿:
(原文)你么?你能给我报仇么,义士?
(改后)你么?你肯给我报仇么,义士?
为什么将“能”改为“肯”呢?代人报仇是一种义举,“你肯给我报仇么,义士?”中一个“肯”字。就把眉间尺对义士的感激、赞美之情全表现出来了。用“能”字,意思含混,会被理解为眉间尺对义士怀疑或缺乏信心。以上这些地方都是修改得极为精细的,而一般人往往会忽略这些地方。
(三)简练
鲁迅一般不做细琐和铺张的描写,而总是用一两个词语,点出形象的最突出的特征来,既着墨不多,又能生动逼真,使人觉得意味深长。如《药》里边,在杀人的夜间,作者不去细致描写刽子手在形象上多么阴森可怖,而只说“一个浑身黑色的人”:不去刻画他那脸相的凶残,而只说他眼光像“刀”:不去叙述康大叔高价卖了人血馒头之后是多么得意忘形,而单写他在茶馆里只是“嚷”。在《明天》里,也不细细描述单四嫂子失去独生子的悲哀和空虚,而只说她单觉得那屋子“太静了”。从效果上看,这种写意式的勾勒,确能活生生地托出动人的形象和意境来,语言也自然洗练了。
为了用语的简练、生动和新颖:鲁迅常常留心人民群众运用词语的方法。如在《大雪纷飞》里写道:
在江浙,倘要说出“大雪纷飞”的意思来,是并不用“大雪一片一片纷纷的下着”的,大抵用“凶”,“猛”或“厉害”,来形容这下雪的样子。
这样写在于避免刻板和俗套,而根据事物的突出特点,去寻求那个最生动妥帖而新鲜的词儿来形容它。“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字的妙处,也正在这里。鲁迅在《明天》里叙述单四嫂子在宝儿活着时,劳动是如何地有精神、带劲,便说她那时纺出的棉纱,寸寸都“有意思”,寸寸都“活着”;《端午节》里,方太太由于缺钱使用,心里很急,又有些怨自己的丈夫,当方玄绰回来时,作者描写她生着气,带着急,将一叠账单“塞”在他的鼻子跟前。这些用词都是非常简练而又生动的。
(选自《辞章与技巧》,人民日报出版社1985年版,标题为编者所加,原标题为“略谈鲁迅运用语言的艺术”,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