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境外人士参与终身学习现状的调查报告

2019-11-08 16:48陈青张伟远
中国远程教育 2019年9期
关键词:跨文化适应社会融入终身学习

陈青 张伟远

【摘要】     公平和包容是学习型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以北京市来自33个国家和我国港台地区的415名境外人士为样本,探讨互联网时代学习型城市建设中境外人士终身学习的现状。研究发现,境外人士具备较高的使用电脑、网络和移动学习设备的技能;广泛参与终身学习活动,尤其是语言文化、职业培训、新闻政治等方面内容的培训;喜欢完全在线教学或混合式教学的学习模式;学习动机主要是为了转换工作、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获得证书文凭、结识更多朋友以及个人兴趣与爱好;参与学习的障碍主要是时间不够和缺乏感兴趣的课程等;境外人士对志愿者服务有着较高热情与积极行动。大部分境外人士认为北京的终身学习文化和氛围优于或者等同于自己来自的城市,尤其在智能手机和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终身学习的文化和氛围、创新创业和社会环境、境外人士的社会融入、社区和谐等方面。基于调查结果提出四项建议:利用互联网技术打造智能化和个性化的终身学习环境;关注境外人士的跨文化适应与社会融入;建立规范和鼓励境外人士参与的志愿者服务制度;通过顶层设计推进终身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建设。

【关键词】  学习型城市;终身学习;境外人士学习;移动学习;志愿服务;跨文化适应;社会融入

【中圖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458x(2019)9-0010-06

一、引言

我国是一个互联网大国,互联网已广泛应用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截至2017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72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5.8%(中共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2018)。习近平主席(2016)指出,“让互联网更好造福人民”“要适应人民期待和需求,……让亿万人民在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上有更多获得感”。在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各级各类教育和培训中的有效应用,为建设终身学习社会和学习型城市提供了“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习近平, 2015)的机会和条件。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 2017)提出:学习型城市建设可以从三个方面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绿色和健康;公平和包容;体面的就业和创业。在“公平和包容”方面,建设学习型城市要面向和关注全体公民和居民。境外群体是北京市民的一部分,虽属于少数人群,却是北京作为国际交往中心实现国际友好往来、提升国际交往能力、构建和谐北京的一个组成部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境外人士来到北京工作、学习和生活。同时,政府也把吸引更多的境外人才作为实施人才强国、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战略选择(国家外国专家局, 2017)。《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首都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引进全球高端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为北京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北京市外国专家局, 2019)。近年来,进入我国工作、生活和学习的境外人士快速增加,来华留学生人数逐年创新高(李新颜, 2012)。基于北京市公安局的数据统计,至2009年10月在北京居住6个月以上的境外常住人士已经超过11万人,包括留学生约3万人,工作人员大约4万人,驻京使馆人员和家属大约1万人,持探亲签证等其他类型的大约3万人(徐帆, 2009)。在这种情况下,境外人士在京的学习与生活融入是我们面临的一项研究任务。

关于在学习型城市建设中对不同市民群体参加终身学习的研究很多,大都集中于老年教育、从业人员培训、外来务工人员教育、残疾人教育等。基于中国知网的文献统计,至2019年1月以“老年教育”为主题的研究文献有2,309条,以“从业人员培训”为主题的研究文献有1,384条,以“外来务工人员”为主题的研究文献有4,126条,以“残疾人教育”为主题的研究文献有761条,而有关“境外人士”参与终身学习的研究尚属空白(中国知网, 2019)。本研究旨在以北京市为例,探讨在互联网时代学习型城市建设中境外人士在不同文化社会中参与终身学习的现状,期望研究结果能为境外人士提供更加公平与包容和更具个性化的终身学习服务提出策略建议。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为了保证问卷的信度、效度及可行性,首先基于文献研究进行问卷设计,然后邀请15位高校专家进行内容效度论证,同时邀请12名一线管理人员对问卷内容进行本地适合性论证。

在前导研究中选择了48位境外人士。根据问卷结果进行分半信度分析,克龙巴赫Alpha系数和分半信度系数都在0.86以上,表明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

北京朝阳区被称为“中国涉外第一区”,北京的中央商务区即设在该区,是北京重要的国际交往窗口和首都重要的外事活动窗口。几乎所有(159个)国家的驻华使馆都聚集在这里,国际化程度高、涉外资源非常丰富(张贵祥, 2012)。

在主调查中,为了便于研究的实施我们选择朝阳区的境外人士开展研究。样本选择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朝阳区三所国际学校,请学生家长及家长的同事参与本研究的问卷填写。共发放问卷415份,收回有效问卷306份,占73.7%。对问卷中采用Likert五等级法评定的问题进行分半信度分析,克龙巴赫Alpha系数和分半信度系数分别为0.955和0.921,表明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

在306份有效问卷中,参与者基本信息如下:男女占比分别为36.9%和63.1%;年龄分布为18岁~29岁占39%,30岁~39岁占31.5%,40岁~49岁占21.6%,50岁以上占7.9%;从受教育程度来看,23.4%拥有专科学历,43.5%拥有大学本科学历,31.1%拥有硕士学历,2%拥有博士学历。

基于有效问卷306份,可以看到参与问卷调查的境外人士来自33个国家和我国港台地区,具体分布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到,参加调查的境外人士主要来自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占75%以上。其中,来自美国、英国、韩国的人数占比之和为52.7%。

从中文水平来看,近50%的人士的口语、阅读和听力处于中级和高级水平,中文写作水平达到中级和高级的达46.6%。大约20%的人听说读写处于初级水平;有20%~30%的人口语、阅读和听力知之甚少或完全不会;有37.6%的人几乎不会写中文。

三、研究结果

研究结果分为五个部分:信息技术和设备的使用水平;参与终身学习的形式和内容;参加终身学习的动机和困难;参与志愿者活动的情况和态度;对北京终身学习氛围和条件的国际比较。

(一)信息技术和设备的使用水平

1. 信息技术和设备使用的熟练程度

对于境外人士使用信息技术和设备的情况,采用Likert五等级评定法,从十个方面进行调查,统计结果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到,境外人士使用信息技术的熟练程度平均值为3.80,接近熟练水平,高于北京市民的总体平均值3.24(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学习型社会研究院, 2019, p.70):在搜索网上材料、阅读网上文字材料、观看网上视频等方面达到熟练水平;在使用微信交流、使用手机App、使用平板电脑、电脑操作、参加网上讨论等方面接近熟练。相比较而言,使用QQ和微博的熟练程度最低,但也达到了中等水平。

2. 喜欢的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形式

境外人士喜欢的学习形式统计结果见表3。

从表3可以看到,境外人士喜欢的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的形式是全部在线学习和混合式教学,都占到80%以上,远远高于北京市民的总体数据。值得注意的是,仅有1.7%的境外人士喜欢全部课堂教学,而北京市民总体喜爱全部课堂教学形式的占26.8%(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学习型社会研究院, 2019, p.71)。这表明境外人士群体具有较高的信息技术使用水平,特别喜欢基于网络的学习形式。

(二)参加学习的形式和内容

境外人士过去12个月参加学习的形式统计结果见表4。

从表 4可以看到,在过去12个月中境外人士参加各种学习活动的比例达81.3%。80%以上的人士参加过培训班、兴趣班、讲座等,并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阅读纸质书籍、阅读网上的电子书、观看网上学习视频。7成以上的境外人士学习微课、使用过社区学习中心、科技馆或者博物馆、图书馆等。相对来说,学习MOOC课程的人数占比较低。这表明境外人士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

在过去12个月中境外人士经常或有时参加的学习内容依次为:中国文化(76.1%)、职业技能培训(75.5%)、中文语言(74%)、就业创业(72%)、音乐艺术(71.7%)、北京文化(71.3%)、时事新闻和政策(69.8%)、文化创意(67.7%)、新型科技(69.3%)、绿色环保(66.2%)等。

(三)参加学习的动机和困难

境外人士在过去12个月中参加学习的动机主要有五个方面,具体包括为了转换工作(79.6%)、学习新知识新技能(78.5%)、个人兴趣与爱好(73.5%)、结识更多朋友(72.7%)以及获得证书文凭(71.2%)。这表明境外人士的工作流动性比较强,有比较强烈的学习需求。

在过去12个月中境外人士没有参加学习的原因统计见表5。

从表5可以看到,境外人士没有参加继续教育和学习的原因主要在于缺乏感兴趣的课程,其次是要照顾家庭或者忙于工作。这表明需要为境外人士提供相应的课程。

(四)参加志愿服务的情况和意愿

志愿服务是建设学习型城市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境外人士融入社会和参与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标志之一。境外人士参加志愿服务的情况和意愿统计结果见表6。

从表6可以看到,在过去一年中大部分境外人士都参加过志愿服务,并有参加志愿服务的意愿。但是,境外人士注册志愿者的人数比例只有39%,志愿者注册率还比较低。

(五)北京终身学习氛围和条件的国际比较

邀请参与调查的境外人士就终身学习的氛围和条件对北京市和其来自的城市进行比较,统计结果见表7。

从表 7可以看到,大部分境外人士认为北京的终身学习氛围和条件优于或者等同于自己来自的城市,尤其是在终身学习的文化和氛围、智能手机和App的广泛使用、社会和社区的和谐、创新创业和社会环境、政府和企业提供的学习支持等方面。相对来说,北京市在生态与环境保护、志愿者社会公益服务、弱势群体的学习热情等方面指标较低。

四、讨论与建议

(一)利用互联网技术打造智能化和个性化的终身学习环境

本研究表明,境外人士具备使用电脑学习和开展移动学习所需要的技术应用技能和网络学习准备,并喜欢基于网络的在线或线上线下混合的学习形式。北京市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尤其是智能手机、App、电脑和互联网技术,在国际上已经达到前沿水平。利用各种信息网络技术参与学习、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混合式学习得到包括境外人士在内的大多数市民的认可和选择。因此,利用互联网技术为全体市民包括境外人士建立智能化、个性化、终身化的学习环境,是学习型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

(二)基于境外人士的学习现状,关注跨文化适应与社会融入

本研究表明,大部分在京境外人士都参加各种类型的终身学习活动,包括线上和線下的学习。然而,境外人士参与终身学习的困难首先是没有感兴趣的课程。他们中间相当一部分人中文水平不高,这需要我们为这一特殊群体提供合适的学习资源,尤其是在线学习资源,为境外人士提供丰富的学习内容与学习机会,让境外人士有更多的机会、更好地适应和融入社会。

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指标之一是不同群体的社区融入和社会和谐。基于在京境外人士的学习特点与需求,应特别关注境外人士的跨文化适应与社会融入问题。从课程、资源、公共教育与文化设施以及相应的支持服务等方面改善境外人士因跨文化带来的不适应,提高其社会归属感。充分利用互联网时代新的信息网络技术为包括境外人士在内的全民开展终身学习提供条件、支持与服务,提升“网络学习空间”应用规模,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张少刚, 2014)。强化多元文化服务功能,提升不同人群终身学习的获得感与社会融入感。

(三)规范和推广涵盖境外人士的志愿服务制度

高素质的志愿者队伍是学习型城市的活力象征,是一种保持社会和諧稳定的重要的社会力量。研究表明,境外人士对志愿服务有着较高的热情,同时也有着积极的行动,但北京志愿者注册比例还比较低。在北京建设学习型城市的过程中,需要让包括境外人士在内的每位市民既能得到志愿者提供的服务,同时也能利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为社会和他人提供无偿的公益服务。为此,需要进一步规范和推广包括境外人士在内的志愿服务制度。建立志愿者注册制度,并搭建多样化的志愿服务平台,在志愿者服务实践中建立和完善志愿者队伍建设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以保证志愿者服务的有效性和长期性。

这方面可以借鉴国内外志愿服务的已有经验。比如,研究和参照瑞士的时间银行养老模式,建立志愿者服务时间银行,实现志愿服务时间的积累、存储和兑换。在国内可以借鉴“志愿者之城”深圳的做法,建立境外人士社区服务站,帮助境外居民实施社区适应计划,开展针对境外人士的志愿服务,同时也发展境外志愿者,打造富有特色的国际化社区服务(王璐, 陈芳, 2018)。以此吸引和鼓励北京市的境外人士参与志愿服务,建立开放、多元、包容的社区文化体系,服务于北京市学习型城市建设,并实现其国际化功能定位。

(四)着眼于顶层设计,推进终身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建设

终身学习服务体系是北京市在学习型社会建设实践中最早提出并率先使用的概念。北京市委、市政府在《关于大力推进首都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决定》中正式提出“建立终身学习服务体系”(孙善学, 2014)。“终身学习服务体系是学习型社会的基本要素和形成基础,是为社会成员自主学习提供服务的体系,主要是社会学习平台和社会学习资源的建设。前者是指以信息技术为载体的公共学习平台,即网上学习平台的建设,也包括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和文化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和媒体的建设,后者是指非正规学习的文字、图形、影像等形式的学习资源建设。”(朱新均, 2011)终身学习服务体系主要由社会化学习资源、学习指导机构、学习成果管理机构、促进终身学习法律体系以及其他保障体制构成。

在北京学习型城市建设中,应着眼于顶层设计,整合现有的终身学习服务平台与资源,推进终身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建设。利用已有的终身学习服务平台,如北京学习型城市网、北京市市民终身学习远程服务中心、首都市民学习品牌、首都市民终身学习服务基地等,有针对性地增加和完善面向和便利境外人士的资源和服务,同时推动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文化馆、新华书店、主题公园和重要门户网站以及学校和社会教育机构等公共文化、教育资源进一步向包括境外人士在内的各社会群体开放,以开放发展理念引领终身学习服务体系建设(叶忠海, 2016)。

五、结论

互联网的发展和应用为建立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学习型社会旨在建立不同群体融入的公平和包容的和谐社会。北京作为国际大都市,境外人士群体的终身学习和社会融入是学习型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发现,生活在北京的境外人士具有良好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喜欢基于互联网的在线或混合式学习,具有参与学习的热情和动力,并广泛参与学习活动,尤其是语言文化、职业培训、新闻政治等内容;参与学习的障碍主要是缺少时间、缺乏感兴趣的课程等;有参与志愿者服务和融入社会的需求和积极行动。大部分境外人士认为北京的终身学习文化和氛围优于或者等同于自己来自的城市,尤其在智能手机和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终身学习的文化和氛围、创新创业和社会环境、境外人士的社会融入、社区和谐等方面。

因此,全面了解境外人士这一特殊群体的终身学习现状与需求,提供精准服务,打造智能化和个性化的终身学习环境;关注境外人士的跨文化适应与社会融入;建立规范和鼓励境外人士参与的志愿服务制度;着眼于顶层设计、推进终身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的统筹建设;让境外人士群体更好地适应和融入社会,将首都建设成为更加公平、包容、和谐的学习型城市,是当前互联网时代北京建设学习型城市中意义重大的任务之一。期望本研究结果能为互联网时代境外人士参与北京学习型城市建设提供基于实证研究的建议。但由于境外人士样本可获得性的限制,以及访问境外人士存在比较大的困难,本研究采用了便利性抽样原则,选择境外人士集中的朝阳区进行研究。未来进一步的研究应在更大范围内更加全面、深入地展开。

[参考文献]

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学习型社会研究院. 2019. 北京继续教育和学习型城市建设研究报告[R].

北京市外国专家局. 2014. [2019-01-12]. http://rsj.beijing.gov.cn/wzzx/develop/develop04/201402/t20140228_34753.html

国家外国专家局. 2017. 国家外国专家局关于推进落实外国人才引进改革创新重要举措的通知(外专发〔2017〕167号). [2019-01-12]. http://fwp.safea.gov.cn/attached/file/20171025/20171025174015_728.pdf

李新颜. 2012. 对外汉语网络教学平台的构建及其运营研究[D]. 上海:复旦大学管理学院.

孙善学. 2014. 北京市学习型城市建设历程、特征及趋势研究[J]. 经济与管理研究(07):94-101.

王璐,陈芳. 2018. 营造有特色的国际化社区——来深移居境外人士的社会工作服务实践[J]. 中国社会工作(24):22-23.

习近平. 2015-05-23. 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EB/OL]. [2018-12-15]. http://news.cnr.cn/native/gd/20150523/t20150523_518620985.shtml

习近平. 2016-04-19. 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会上的讲话[EB/OL]. [2018-12-15].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4/25/c_111 8731175.htm

徐帆. 2009. 北京常住外籍人口比例仅为0.6%[N/OL]. 中国日报网站环球在线网. 2009-12-02. 网易新闻. [2018-11-18]. http://news.163.com/09/1202/10/5PH7P7RA000120GU_mobile.html

叶忠海. 2016. 以“五大新发展理念”引领深化学习型城市建设[J].职教论坛(6):46-49.

张贵祥. 首都国际功能区外籍人口的服务与管理新探:以北京市朝阳区为例[A]. 2012城市国际化论坛——世界城市:规律、趋势与战略选择论文集[C]. 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12:5.

张少刚. 2014. 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新动力[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1):109-112.

中共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2018-01-31. 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 [2018-12-15]. http://www.cac.gov.cn/2018-01/31/c_1122347026.htm

中国知网. [2019-2-18]. http://nvsm.cnki.net/kns/brief/Default_Result.aspx?code=SCDB

朱新均. 2011. 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理念、路径和对策[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1):3-11.

UNESCO (2017, September 18-20). Global Goals, Local Actions: Towards lifelong learning for all in 2030. Retrieved April 12th, 2018, from http://unesdoc.unesco.org/images/0026/002607/260734e.pdf

收稿日期:2019-03-06

定稿日期:2019-05-03

作者简介:陈青,讲师,北京师范大学远程教育研究中心(100875)。

张伟远,本文通讯作者,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学习型社会研究院(100875)。

责任编辑 单 玲

猜你喜欢
跨文化适应社会融入终身学习
天津自贸区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影响因素分析与思考
对Colleen Ward双维度模型中影响因素的研究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社会复合治理机制
基于终身学习理念高职财经教育品牌建设的探微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我国国家开放大学建设研究综述
论翻转课堂在信息技术课堂应用的必要性
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研究
浅谈西医类留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的培养
优势视角与孤残儿童社会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