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睡眠特征与肥胖相关性分析研究

2019-11-08 11:58韩明霞王庆生李嗣生孙财源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9年10期
关键词:样本大学生分析

韩明霞 王庆生 李嗣生 孙财源

(1.合肥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 合肥 238000;2.华南师范大学 广东 广州 510631)

近期我国学生体质监测普查发现,大学生体质较之前有下降趋势,这种趋势不仅仅体现在学生的体能方面,肥胖越来越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的因素[1]。 针对大学生健康的研究中,一些大学生由于没有良好的卫生和生活方式,长期处在某种环境下,从而导致肥胖成为一种常规现象[2-3]。 在对于大学生的肥胖相关因素进行调查中,发现自1995 年到2015 年大学生群体肥胖比例从1.35%增加到10.63%。目前国内外的众多针对肥胖诱因研究中发现, 睡眠与肥胖存在一定的相关性[4]。目前国内针对当代大学生相关研究还较少。为了更好的研究大学生睡眠特征和肥胖的相关性关系,本研究从实际调研样本入手,立足于数据的角度,运用科学手段对于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

1.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主要从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中筛选出201 位肥胖专科生、146 位肥胖本科生和82 位肥胖研究生。 再筛选出非肥胖大学生1200人,并对他们通过网络发放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600 份,再选取429 位作为正常组进行对照。

1.2 研究方法

1.2.1 问卷调查法

本研究在调查时,主要通过网路问卷的形式以及线下书面问卷的形式,从睡眠特征、消费行为、饮食行为以及锻炼频率等角度进行相关询问和问卷答题。

1.2.2 体质健康调查法

本研究通过向各大院校留存的大学生体质监测数据进行索取,并对于其中肥胖方面占的比例进行数据化的分析。 本研究肥胖定义: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亚洲人的BMI(体重指标BodyMassIndex)若高于25.0 属于肥胖。

1.3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在上述社会调查法中采集到的相关数据以及答卷的基础上, 对大学生肥胖问题与睡眠特征之间的联系进行相关性的分析,同时进行整合并深入研究。 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T 检验),并采用二分类Logistic 回归分析超重肥胖相关影响因素,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大学生肥胖基本因素分析

本研究在对于调查对象进行整体的研究过程中,首先确定肥胖大学生样本429 人肥胖组, 另从1200 健康大学生中筛选出429 人作为正常组进行对照。对两组研究对象在基本情况,生活习惯,以及学历等方面进行相关性的探讨。通过对样本数量以及样本中男女的性别比进行控制,再对大学生学历和生活习惯加以区分,研究显示肥胖组与正常组在抽烟、喝酒等方面的差异并未见统计学差异。同时,把学历作为一个区分因素主要是为了更好的判别是否考研对于大学生会造成压力,进而影响身体情况导致肥胖的发生。在对于样本的调查中,肥胖组与正常组的大学生以及研究生的比例基本持平,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 综上,通过对于可能影响大学生肥胖的基本因素进行分析,未见统计学意义。 详见表1。

表1 肥胖基本因素分析(%)

2.2 大学生睡眠时间与肥胖分析

通过对问卷调查的结果和收集整理信息数据分析发现,有91.3%的大学生能保证每天6.5-8.5 个小时的睡眠时间, 这个睡眠时间与多数文献中提到的现代大学生人均睡眠时间在6.8 到7.4 小时的数据吻合,这个睡眠时间长度对于当代大学生是充足的。以睡眠时长、入睡时间、苏醒时间和午睡情况多个因素为参考变量,对肥胖组和非肥胖对照组进行调查,经过对调查结果进行整合分析,数据呈现如下图所示。由于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在本次调查中,P 值在各项中均满足,所以睡眠时长、入睡时间以及苏醒时间和午睡对于肥胖率的影响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详见表2。

表2 大学生睡眠时间与肥胖关系

通过表2,从频率的角度看来,在肥胖组中,有74.03%睡眠时间每天超过7.5 小时, 另有 63.68%迟于十一点入睡。 非肥胖对照组中,有61.31 睡眠时间每天超过 7.5 小时,有 39.72%迟于十一点入睡。上述数据显示现代大学生肥胖与其过度睡眠和熬夜有着相关性。通过对P 值的分析,其在统计学意义中显示出肥胖与睡眠时长和入睡时间存在相关性。另外,大学生的午睡时间在肥胖组和正常组中存在的差异较小,所以午睡因素对肥胖暂无影响,其频率P 在统计学意义中无作用。 本研究结果与胡磊的“东南大学大学生肥胖状况分析”数据以及相关大学生肥胖和睡眠关系的文献中的数据进行类比, 误差在合理范围内。综上所述,现代大学生的睡眠时间以及作息规律对于大学生的肥胖情况有一定的影响。

2.3 大学生睡眠质量与肥胖分析

在本研究中, 调查出约有17.71%的大学生存在睡眠质量的问题,这一结果与其他相关研究大学生睡眠质量调查结果数据进行类比分析,如刘易的“浙江五所高校在校大学生15.61%睡眠质量存在问题”以及王珂的“针对现代大学生睡眠质量存在问题研究”,与多数学者研究数据近似,误差值存在的区间较小[1,3,5]。 但在具体调研中发现,睡眠质量的高低与大学生身体肥胖有着直接关联性,睡眠质量好和睡眠质量中等的情况下,肥胖人数介于5%-15%之间,但是在睡眠质量不好的人群中,肥胖人数增加到约35%,这一数据比例虽然存在样本数据较小可能不具有代表性,但是对于以往调研记录以及相关论文数据可以发现,肥胖人数普遍睡眠质量偏低,所以大学生睡眠质量的问题不仅仅取决于样本方面的采集。 由于不同时代的大学生在生活方式以及锻炼意识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化,这种差异化导致了数据的偏移。

3.讨论

3.1 大学生睡眠时间与肥胖相关性分析

从表1 和表2 中可以看出,通过在对大学生基本的睡眠特征和睡眠时间进行类比分析,有比较明显的相关性。 睡眠时间稳定在6-8 小时之间的大学生, 其肥胖的比例远远低于不在此区间的大学生。 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可以首先从生物学的角度进行相关的探讨,睡眠是可以一定程度上有效的减少疲劳,有利于人体进行相关生物活动的安排[7]。 这是因为,如果睡眠时间过长人体长期处于一种生命活动减慢的状态,大脑中专门负责睡眠的中枢神经,在过长的减慢状态下会导致其承担远远高于正常水平的负担和压力,这种压力会导致相关代谢的水平降低,人体各器官运转需要的热量减少,多余的热量就会以脂肪的形势的积累于身体内,其感受功能也会在一定程度出现减弱现象[6]。 同时,骨骼肌也会随着脑神经压力的影响导致其紧张性降低,从而人体的正常代谢功能,长此以往会对人体健康具有危害性。 其次,睡眠的时间过于短暂也会导致人体中的雷普婷激素出现分泌量的减少,由于该激素主要是体现在可以有效的给予神经中枢一种饱涨的感觉,如果该激素缺失,会导致人体对于食物方面的诉求增加,尤其对碳水化合物摄取欲求更大,进而会引起过度进食的情况发生,从而导致肥胖。 如果睡眠不足,除了会导致肥胖之外,还会引起胰岛素分泌的减少,同时也会伴随免疫机能方面的下降情况发生[7]。 通过分析看出,每天过长或过短的睡眠,大学生的肥胖比率高于正常大学生的比例。

3.2 大学生睡眠质量与肥胖相关性分析

关于睡眠质量问题,需要从其基本含义入手,进而对于肥胖相关的分析得以充足的论证。首先,睡眠质量较差,容易导致整个人的状态比较低迷,疲劳感受更强,致使生活习惯方面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比如夜晚进食、 过度油腻和膨化食品以及喜碳酸饮料方面的习惯增加,这些习惯会影响整体的健康状况[8]。 其次,睡眠质量较差,其在正常的社会活动中对于生命运动方面的消耗就会大量的减少和降低,缺乏运动必然会导致热量的积累进而身体肥胖。最后,从激素的角度看来,人体睡眠质量达不到正常的标准,激素分泌会产生变化,比如胃动素等等,这也会导致肥胖的发生[9]。

4.结语

本研究依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对于导致肥胖的其他因素变量分析并不完善,今后会立足从多个角度中来全面论证大学生肥胖产生的诱因;其次睡眠质量对于肥胖的影响可以从上述的调查表中看出,但是反过来,肥胖也可能会导致一定程度的睡眠质量的降低,这点本研究并没有进行具体调研。 最后,睡眠特征和肥胖的关系只是从调查结果中进行样本的归纳整理,数据结果具有一定说明性,但还存在一些个例,后续可进一步分析。

猜你喜欢
样本大学生分析
用样本估计总体复习点拨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推动医改的“直销样本”
大学生之歌
随机微分方程的样本Lyapunov二次型估计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村企共赢的样本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