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苗
摘要:聽障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同时也是社会弱势群体。针对于听障大学生开展舞蹈教学,可以通过舞蹈的训练和学习来改善听障大学生的体态,克服自卑心理,更好的促进听障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由于听障大学生在听力和语言方面存在障碍,在具体舞蹈教学过程中与普通大学生存在差别,因此在舞蹈教学中需要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以此来使听障大学生能够配合音乐找准节奏,完成舞蹈动作,使听障大学生能够通过学习舞蹈来更好的体会到艺术的美和感受到艺术的魅力。
关键词:听障大学生 舞蹈 教学方法 手语指挥 视觉 触觉
中图分类号:J7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18-0137-02
听障大学生是接受高等教育的特殊学生群体,通过针对听障大学生开展舞蹈学习和训练,能够更充分的锻炼听障大学生的身体素质,进一步丰富听障大学生的肢体语言,而且通过舞蹈的相互配合和相互协调,还能够进一步增强听障大学生的社交能力和心理自信。通过舞蹈的学习,利用舞蹈的感染力丰富其内心世界,使听障大学生能够更好的融入社会。因此在针对听障大学生舞蹈教学中,需要采取更为科学的教学方法来使听障大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舞蹈动作,利用自己的肢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能够像健全学生一样体会到艺术的魅力。
一、舞蹈教师要选择适宜听障生的舞蹈节目
针对听障生的舞蹈教学中,教师需要综合考虑舞蹈节目的表演形式、服装、道具等方面的因素,选择适宜的节目,这样也直接决定了表演的精彩度。具体要求教师要基于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生的年纪、心态、生活和学习等方面,选择积极向上的舞蹈节目,并能够更好的抒发学生的情绪和表达其内心情感。这样在实际舞蹈节目表演过程中才能够更好的将节目的意义和内涵诠释出来。节目确定后,则要考虑音乐,所选择的节目音乐要能够适合在教学过程中转述和与听障大学生相适合。
二、手语指挥的训练及手语指挥语言
舞蹈通过运用肢体语言来表达情感,其与听障大学生运用手语进行日常交流具有较强的联系性。在听障大学生舞蹈教学中,由于无法听到声音,这种情况下教师宜采用手语来作为指挥语言。具体可以运用手语来对动作要领进行讲解,利用手语来具体讲授舞蹈动作的规范和要领,教师可以运用手语的形象性,再与面部表情相配合,以此来帮助听障大学生更好的对动作的要领进行分析和理解,使其能够更好的感受到舞蹈的内涵,从而使听障大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舞蹈动作,并在舞蹈表演过程中融入自己的情感。
在舞蹈学习过程中,节奏作为最为基本的要素,通过节奏变化能够表现不同的动作和情感。在具体教学中,教师需要想办法能够将音乐中的节拍和节奏传递给学生,可以采用手势比划出8拍节奏,使学生能够对节奏的特点进行了解,并根据节奏来进行舞蹈动作的训练,再根据音乐节奏的变化来尝试各拍节奏的训练,使学生能够对各种常用的音乐节奏形式更好的适应,并根据具体的手势来完成舞蹈动作。而且教师还要通过手势将音乐中的节奏转化为数字节奏传递给学生,以手为节拍器,以数字代替音乐来比划出节奏,这样听障学生能够将舞蹈动作与音乐更完美进行配合。在实际听障生舞蹈教学中,运用手部动作来准确指挥舞蹈表演是较为常见的教学方法,教师的指挥无论是对于舞蹈的训练和排练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在指挥舞蹈时需要能够准确掌握舞蹈动作节奏,更好的理解舞蹈音乐的内涵,并能够根据动作、音乐、节奏和队形等变化通过指挥来将信息快速传递给听障学生,并通过将手部动作、面部更替身体动态等相结合,以此来引领学生更好的完成舞蹈表演。在具体舞蹈指挥过程中,要求教师要以最为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状态来丰富表演,并运用手部动作来调动听障学生身体的每一个部位来完成表演动作,并在日常训练过程中重视配合,运用精准和娴熟的指挥确保动作指挥与舞蹈表演的完美配合。
三、利用视觉与触觉等感知能力相结合对听障学生进行舞蹈训练
在对听障大学生舞蹈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眼睛来完成对动作的模仿,因此要求教师在实践教学中需要多做示范,通过反复的示范来使学生能够观察到动作的角度、节奏、呼吸和韵律,并进行具体的模仿学习。而且为了能够让听障学生更好的识别和模仿动作,则可以在舞蹈教室只设置正反两面的落地全身镜,这样即使听障学生背对教师时,也能够用眼睛看到教师的指挥,并完成舞蹈动作的学习。对于听障学生而言,其在学习舞蹈过程中要想掌握舞蹈千变万能化的节奏韵律是难点问题。为了便于学生通过眼睛能够辨识到节奏韵律,则需要借助于声音灯光感知器来作为教学的辅助,具体可以在舞蹈教室内安装一种专门的声音灯光感知器,这种感知器能够根据音乐节奏变化来闪烁不同颜色和呈现不同亮度的灯光,通过灯光变化来提示听障学生舞蹈节奏韵律的变化,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具有较好的帮助。听障学生通过眼睛观察和对灯光的辨识,更好的感知到舞蹈节奏韵律,教师再通过示范动作进行引领,能够进一步强化听障学生的视觉印象。另外,听障学生还要通过眼睛来对空间进行定位,以此来记忆自己和周围人的动作,找准自己在舞蹈队形中的定位,并保持舞姿的整齐性。
听障学生由于听不到口令,在日常舞蹈教学中精力不集中现象较为常见,这种情况发生时,教师宜通过“跺地板”以振动的方式来唤起学生的注意力,也可以通过此种方式来提示学生舞蹈训练中动作的重拍或是加大动作幅度。教师也可以通过击打鼓面来产生振动,使听联学生身体对振动的触觉感知来开展具体的教学。具体在教学中,听障学生可以通过教师击鼓时手臂幅度、速度、力度及产生的振动来及时做出动作变化。这种“振鼓”训练将感知和视觉相结合,学生根据“振鼓”的变化来感受重拍、节奏的快慢和强弱。“振鼓”训练不仅能够帮助听障生完成舞蹈动作,而且能够促使听障生与教师指挥动作保持同步性,无论对于舞蹈动作训练还是提升舞蹈作品的观赏性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四、多种教学方法结合来完成教学目标
在听障生舞蹈教学中,教师要善用“情感引导”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听障学生基于自身生理方面的缺陷,其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会遇到较多的困难,因此缺乏自信,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因此在针对听障学生教学过程中要融入更多的情感和关怀,教师要多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适时的利用“情感引導”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来自于教师的关心和爱护,以此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增强学生学习舞蹈的信心和动力,这样必然会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由于舞蹈在表现过程中需要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因此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看优秀的舞蹈作品来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思维认知,而且选择观看的舞蹈作品能够与听障生的需求相符,具有积极向上及珍爱生命等精神风貌,题材上要与文化艺术特色、民族精神传承等相结合,这样的舞蹈作品具有较强的审美价值和积极意义,听障学生通过对这类舞蹈作品进行赏析才能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另外,在舞蹈教学中教师还要积极创造听障大学生上台表演的机会,通过舞台表演来提高舞蹈表现力,使学生能够从内心体会到舞蹈的美好,这样在表演过程才能融入情感,树立自信,将舞蹈作品更完美的展现在观众面前。通过舞台实践学生能够运用情感来更好的表达舞蹈动作,这对于听障学生无论是在肢体上还是和身心发展方面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五、结语
针对于听障生开展舞蹈教学,这是对听障生实施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对听障生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听障生通过学习舞蹈,能够更好的陶冶自身的心灵,使其能够感受到美和创造美。舞蹈能够走入听障生的内心世界,对于听障生树立自信和提高其审美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通过学习舞蹈,可以进一步提高听障生社交沟通能力,保进其身心的健康发展,而且对发展残疾人舞蹈事业也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桂枝.中高职听障生艺术教育(音乐教育)现代调查与分析[J].大舞台,2012,(05).
[2]李桂枝.让舞蹈走进听障生的心灵——论听障生舞蹈欣赏中的审美教育[J].美誉学刊,2012,(01).
[3]李桂枝,李晓燕.残疾大学生音乐舞蹈教育现状及策略研究[J].艺术教育,20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