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纯
在声乐表演中,歌唱者可以根据歌曲旋律和情感来流畅自如地进行演唱,力求通过人声将歌唱的音色近乎完美地表现出来,通过旋律化的人声表达出具有感染力的艺术作品。歌唱性是指人们在歌唱中所能感受到的情感和美感。在钢琴练习中,人们可以通过琴键的配合来实现人的嗓音所能呈现的艺术效果。本文探索了钢琴演奏歌唱性技能的培养方法,以期培养出更多的钢琴专业人才。
基础教育音乐以审美为核心,强调以人的情感世界为基础。高师音乐教育主要服务于基础音乐教育,目的是培養大批合格的音乐教师,高师钢琴教学一般都是从审美角度去培养人才。毋庸置疑,歌唱性在钢琴演奏的音乐表现力和感情处理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也是其最为主要的教学内容之一。
一、对钢琴歌唱性的理解
音乐是一门抽象的艺术,它所塑造的艺术形象不像造型艺术那样有具体的形象,也不可能像语言艺术那样能够明确地表达出自己的思想,但它可以充分表现出造型艺术和语言艺术所表达不出来的内在情感。在人类长期的音乐发展史上,大都以声乐艺术为主。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欣赏水平越来越高,器乐艺术慢慢产生,但是器乐艺术始终离不开声乐艺术。器乐可以利用音域、音色、乐音将声乐艺术所表达不出来的音乐思维进行深化、延伸。钢琴被誉为“器乐之王”,其宽广的音域、洪亮的音色以及丰富的力度变化都区别于其他乐器。钢琴也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使用人口最多的乐器。
二、钢琴歌唱性弹奏训练内容
钢琴的歌唱性弹奏是演奏者内心情感的一种外在表现,只不过是将人的内心通过弹奏琴键的形式表现出来。因此,音乐感受力和钢琴演奏技巧是影响演奏者钢琴歌唱性弹奏的两个重要因素。此外,还有呼吸的控制、内心听觉也会影响钢琴的歌唱性弹奏,下面来具体分析这四个方面的训练内容。
(一)弹奏技巧
熟练的技巧是演奏好一首作品的前提,钢琴之王李斯特曾说过:“第一是技术,第二是技术,第三还是技术!”要使钢琴歌唱性表现得好,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有扎实的钢琴基本功,这也是把钢琴演奏的基础条件。假如不具备熟练的钢琴技巧,哪怕一个人的音乐感受力再强,也不可能表现出来,只能在内心独自品味,更谈不上到达钢琴歌唱性的艺术高度。因此,钢琴学习初期,学生有必要掌握熟练的钢琴技巧,培养音乐感受力,同时要依据有关技术规范和标准,有一种严谨的学习态度。
(二)音乐感受能力
演奏技巧、乐感、表演气质以及音乐修养这些都体现了音乐感受能力。在钢琴演奏过程中,音乐感受能力对于钢琴的歌唱性演奏起着重要作用,一个钢琴演奏者如果具备很强的音乐感受能力,在演奏钢琴乐曲时,他就会很自然地将乐谱上的音符转化为自己的内心感受,刺激演奏的欲望,通过钢琴来表达音乐中强烈的情感,使得钢琴的歌唱性表现得更为自然,甚至达到“人琴合一”的艺术境界。
那么怎样才能提高演奏者的音乐感受力呢?首先,钢琴教师需要通过一定的方法来激发学生对钢琴演奏的兴趣,通过一定方法用心去领会和感悟音乐所要呈现的情感。只有来自内心深处的音乐才是具有灵魂的音乐,才是最打动人的音乐,才能真正表达作曲者真正所要表现的情感。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来提高文化修养,如阅读中外音乐史、钢琴艺术史等书籍,以更加准确地理解音乐,更加清晰地认识音乐所要表达的情感,并把许多歌唱性的音乐艺术语言运用到钢琴演奏中。
(三)呼吸的训练
有些人可能会问:钢琴演奏有必要进行呼吸训练?呼吸训练不是只会出现在歌唱和吹奏中吗?坦白来说,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呼吸不仅在歌唱艺术中占据重要地位,也在钢琴演奏中起着重要作用。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专门的呼吸训练,使呼吸变得更有深度、平稳、绵长,这样在演奏乐曲时才能保持足够长的气息。与此同时,为了保持整个演奏乐段的连贯性与歌唱性,在教授钢琴时,教师应尽量让学生在弹奏时减少吸和呼的幅度。
(四)内心听觉训练
内心听觉是指通过对音乐的记忆,内心想象出声音的音高、旋律、节奏和音色等。如果一个人具有很强的内心听觉能力,在演奏钢琴作品时,他就容易做到弹奏出这样的音乐效果,使得演奏者更准确地把握作品的内在情感,更好地运用弹奏技巧,弹奏出合乎要求的声音。钢琴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的内心听觉训练,同时要增强对声音的识别意识。当学生弹奏一首乐曲时,要对演奏的声音有所想象,能够正确鉴别不同的音质和音色。在引导学生演奏之前,教师要倾听音乐作品,帮助学生分析音乐。另外,教师要加强学生的视唱练耳训练,这样就能提高学生的内心听觉能力。良好的内心听觉能力可以使学生对弹奏出的声音产生良好的识别感。
三、弹奏钢琴的理论性具体策略
钢琴歌唱性弹奏在钢琴教学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可以从连音弹奏练习、呼吸训练、情感表达和钢琴曲目分析等方面研究,从而强化钢琴演奏的技巧性训练,提高学生的钢琴歌唱性弹奏能力,增强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
(一)情感的表达
每部作品其实都是作曲家发自内心的感受,演奏者必须准确地理解、诠释作品,才能更加充分地表达作曲家的思想感受。音乐作品流派不同,其要表现的感情和风格也不一样,如海顿乐观、睿智,莫扎特欢快、纯真,贝多芬顽强、博大等。因此,人们不仅要提高自身领悟能力,了解历史和作曲家的性格、背景,体会作曲家在作品中的思想感受,还要融入自己的感悟与理解对作品进行再创作,使演奏更能焕发出灵感和激情。演奏者要利用娴熟的技艺,把这种激情通过琴键传达给听众,引起听众的共鸣,显示高水平的钢琴演奏。
(二)钢琴曲目分析
钢琴教学应从分析、理解作品入手,学生在钢琴演奏之前,应该在教师的指导下,对作品的创作背景、风格、曲式结构以及音乐表现手法进行全面地分析。这样能使学生充分地体会音乐作品的艺术特征,更加深入地了解作曲者的内心感受,以便更好地诠释作品。通过分析和把握钢琴曲目的曲式结构,学生在钢琴演奏中可以更好地把握钢琴曲目的内在逻辑结构,安排演奏进度。弄清音乐表现力的旋律线、节拍、节奏、和声、调式、调性、速度、力度、织体等,有利于学生在钢琴演奏过程中选择恰当的弹奏技巧,更好地诠释音乐的情感。
四、结语
本文主要分析了钢琴演奏中歌唱性的培养。在钢琴教学过程中,针对歌唱性培养遇到的问题,教师要积极探索培养钢琴歌唱性技能的有效方法。学生要加强钢琴演奏歌唱性的练习,更好地理解作品情感、思想以及人文内涵,提高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能力,增强音乐鉴赏能力和评价能力,赋予音乐作品灵魂,使其更具有情感震撼力。
(佳木斯大学音乐学院)
指导教师:曹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