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为对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献礼,《体育教学》杂志策划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学校体育口述史”专题。编辑部委托浙江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王水泉博士对北京师范大学毛振明教授进行采访,就我国当下学校体育改革密切相关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访谈。
关键词:新中国成立70周年;学校体育口述史;毛振明;中国学校体育发展;访谈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9)10-0017-03
毛振明教授出身体育世家,大学学的是体育教育专业,自1984年留学日本开始,其学习深造、行政管理、教学科研更是从未离开过学校体育领域。可以说,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毛教授的学校体育观点对我国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最近几年,以“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教学改革)”为依托,作为联盟主席,毛教授设计、引领的以“全员运动会”“一校一品”“新校园足球”等为主题的学校体育改革越发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
《体育教学》策划的“新中国成立70周年学校体育口述史”专题,意图是组织对这70年历史有切身体验或有深刻了解的体育人,以口述史的方式,更鲜活地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作为一个总的回顾,我们会发现,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在尽量褪除民国时期美式学校体育色彩的同时,积极引入苏联模式。中苏关系交恶后,又努力建设我们自己的学校体育体系。“文革”十年学校体育被取消或被军事训练所取代。“文革”结束初期我们的学校体育中曾盛行“锦标主义”。改革开放后,我国学校体育亦随之逐渐走上正轨,初期我们如饥似渴地向日本、美国等学校体育发达国家学习,被认为有了一定积淀后,我们开始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校体育体系。在这期间学校体育学术界曾有过“真义体育”“要不要教侧向滑步推铅球”以及“体育教学中该不该淡化运动技术”等学术争论。现实中我们还时常面对“体育课可有可无”“同工不同酬”等与职业认同有关的非公待遇……在这样的背景下,笔者展开了对毛教授的访谈。
王水泉(以下简称“王”):受《体育教学》编辑部委托,很荣幸对您进行学术访谈。编辑部策划“新中国成立70周年学校体育口述史”,旨在总结过去,展望未来。因此,我们的访谈主要围绕中国学校体育中存在的问题去说或许更有意义。首先,我很想清楚您心目中如何评价中国学校体育发展的这70年,这70年的发展是连续的,还是断裂的,是一直在前进,还是曾出现倒退?
毛振明(以下简称“毛”):首先,让我来非常准确、全面地评价我们新中国成立后70年间学校体育的发展,我觉得我不太够格。因为我是1957年出生,1983年参加工作,1991年留学回国并正式参加到学校体育工作的管理和研究之中。所以,对于新中国学校体育70年的发展,我只能根据很多的历史文献以及大家的总结来概括出我的一些认识,但其中有些认识可能是不准确的。第一,关于新中国学校体育的发展是不是在前进,这要看我们是从哪几个角度去看的。如果我们从学生的体质来看(因为这是我们学校体育最根本的任务),1980年以后,学生的体质一直在下降。如果从体育课程来看,我们过去的体育教学可能没有惠及全体学生,受体育教育的人数是有限的。因为那个时候可能很多孩子都没有接受过体育教育,主要是指农村偏远地区。而我们现在的体育教育,应该可以说至少惠及了我们所有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因此,从体育教育的普及度来说,我们新中国的学校体育是进步的。如果从体育教育的质量来看,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时候,有很多接受过体育教育的学生对体育留下了非常美好的印象。而在今天,有很多学生却告诉我们说:“我喜欢体育运动,但不喜欢体育课。”“我上了12年体育课,什么都没有学会。”“我上了12年学,没参加过一次运动会。”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虽然能够让很多的孩子都有机会上体育课,但体育课的质量确实受到了孩子们的质疑。
王:造成这些问题,以及诱发这些质疑的原因是什么?
毛:这里的原因很复杂,我觉得其中有体育教学思想认识的问题。比如说,我们现在的体育课程蜻蜓点水、低级重复、浅尝辄止、半途而废。这就是一个典型的课程设计上的问题,是一个认识上的问题。大家总觉得,那么多的体育项目,好像我们都该学,这根本是不可能的。我们也总认为,让学生学一个运动项目,学生的身体得不到全面发展。这其实又是一个非常错误的认识。我们对于体育课的学科特性,可以说还没有真正认识到,或者说还没有认识清楚。体育不同于语文、数学。语文的基础非常清楚,从五六千字到五六千字组合而成的句子再到其后形成的文章,其中,句子的表达方式和正确与否,以及文章整体的逻辑性和美感的表达度,就是我们语文学科的基础。数学则更加清楚。我们小时候能够学也应该学的加减乘除四则混合运算、一元二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等,这些就是我们数学学科的基础。但是,我们体育学科该教什么却不清楚。我们体育难道要把所有的运动项目,或所有奥运会的运动项目,或我们称作体育游戏的项目都教完吗?這是不可能的。所以在教材方面,我们一直在纠结该教什么。这就是我们体育学科相比于其他学科最大的缺点和不足,我们不知道该教什么。
但是,我们现在已经明确了。当然,这并不是说所有人都认识到这个问题,也并不是说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同。现在我们应该看到,“健康中国2030”已经向我们提出了“至少让学生熟练掌握一项运动技能”的要求。它没说三项,没说四项,更没说要掌握全部的运动技能。所以,我们体育学科在理论上面是有问题的。因此,我们需要在未来的课程建设方面有这样的新认识,然后才能带动我们体育教学的改革。比如说“走班制教学”。因为我们将来要实现的是“一校多品”,一个学校要有几个有特色的运动项目,换句话来说,就是这个学校的“小自助餐”。将来,我们的孩子就要在这一个尽可能丰富的“小自助餐”里寻找到符合自己的(包括身高、能力、爱好、性格等)运动项目,然后去深入地学习,从而打破我们现在体育教学中存在的蜻蜓点水、低级重复、浅尝辄止、半途而废的不良的体育教学模式。所以,回到你刚才的问题,我们新中国的学校体育到底是前进了,还是存在断裂,还是有挫折?我觉得,现在学生的体质真的不如我们这一代人的体质好了。这也就是我们学校体育的工作不能叫作退步,但至少是存在缺陷。对于体育课程,我们在认识上可能越来越前进了。比如,我们提出了让学生熟练掌握一项运动技能,提出了“一校多品”,提出了“一生一长”,提出了“一师一专”等一些新的概念。这无疑让我们感受到了我们学校体育在前进。所以,针对刚才的问题,我觉得我们需要从各种各样的角度去看。
王:毛老师,刚才您提到的“健康中国2030”,其中有关于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的内容。不过,我们都知道,日本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他们的体育课也曾有过以增强体质为主要任务的历史。但是造成的结果是,学生不喜欢体育课,许多体育老师也怨声载道。与此有关,70年代中后期,他们提出了“快乐体育”,体育课程的定位随之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体育课是学校体育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是核心部分),但它的使命不能等同于学校体育。体育课应该跟其他课一样,应该是有共通的东西存在。对于体育课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这个问题,您怎么看?
毛:关于增强体质的问题,要放在国家背景、时代背景以及现实问题的背景中去考虑。我觉得我们现在的中国,主要任务是要增强体质。因为我们学生的体质不是一般的差。如果和其他国家的黄种人来比,我不敢说我们是最差的,但我们也是相当差的。这其中和很多原因有关系,但不管怎么样,我认为,现在增强学生体质应该是我们学校体育最首要的任务。但是,在增强学生体质的过程中,一定有非常愉快的锻炼身体和非常痛苦的锻炼身体,而这两者应该是有区别的。正如习主席所说的那样,要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要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锤炼意志。我觉得前者实际上就是说,我们一定要强化增强体质过程中快乐的部分。其实体育是一个很快乐的事,就连我们大家公认的毫无快乐可言的长跑,实际上也是有快乐的。看看中国现在的马拉松比赛,一是马拉松比赛越来越多,二是每次开赛前都得抽签,都得反复选择。为什么?那一定是有乐趣因素在里面的。那么,当学生没有认识到这种乐趣因素的时候,对学生而言,这可能就是痛苦的。
所以,我曾经说过,什么叫成功?先苦后甜才叫“成功”,不苦不甜叫“无聊”,有苦无甜叫“磨练”,有甜无苦叫“舒服”。那么,我们的体育肯定不是舒服,肯定也不是无聊,我们的体育可能是磨练和成功。当我们在孩子不能完全理解但需要增强他的意志的时候,可能就需要磨练,但这个磨练需强迫。就比如你刚才所说的关于日本的例子,我相信,如果我们去调查刚刚结束或完成了体育教育的学生的时候,他可能会说很反感(体育课),但是,如果30年以后你再问他,他可能会感悟到很多东西,包括坚强的意志,可能就是在这种东西(体育课)中磨练出来的。所以我们不能抽象地去否定磨练的含义,也不能一味地强调磨练而否定了体育中的内在乐趣,这应该让我们的学生去想。所以,这就是聪明的锻炼身体和不聪明的锻炼身体,以及具有教育性的和不具有教育性的增强体质的区别。
所以,我们应该强调一种具有教育性的,也就是把磨练、锻炼以及享受运动中的乐趣,享受阳光,享受同伴之情,享受在体育中的竞争与胜利,甚至享受失败等,要把这样的东西结合起来放在教育性里面,然后做一个聪明的增强体质的体系。而不是让学生该享受乐趣的地方没有享受到,不该让学生去磨练的却让他磨练得几近失败和终止而还要让他继续磨练。那么,这就是一个非教育性的、非常不聪明的,而且非常愚蠢的增强体质的方式。所以我认为:第一,中国需要大力强调将增强学生体质作为学校体育的任务;第二,我们一定要大力强调具有教育性的、聪明的、能够帮助学生既享受乐趣又锤炼意志的增强体质。
王:既然要增强体质,就要有练习密度,还要有练习强度。那么,针对现在体育课中(非常重视)练习密度和练习强度的问题,您怎么看?
毛:体育课必须要有练习的密度和练习的强度,要有整体的负荷量,如果没有这些,那就不叫体育课,我认为这是体育课的第一要素。所以,我们不能否定,或者说,我们要大力提倡体育课中科学合理的练习密度和练习强度,以及整体的负荷量。但是,我们不能提倡得太过,这些东西也需要科学性。如果提倡过头,或者不分年级,不分性别,不分课程,不分季节以及不充分考虑孩子们的身心发展情况,一律性地、强制性地提高练习密度和负荷强度的任何建议和任何所谓的科学标准,我认为都是不科学的。
王:提到体育课中“增强体质”的问题,让我想起了您主编的《体育趣味課课练1260例》。这套书已出版几年,但是现在有些读者认为,“课课练”就是单纯的增强体质的练习。这套书我也参与编写了一些案例。编写这些案例过程中,我体会到了,这些案例好像并非单纯增强体质那么简单。对于这一点,您怎么看?
毛:首先,“体育趣味课课练”的本意是增强体质,但它并不是单纯的增强体质。我不太理解什么叫单纯的增强体质,可能就是我刚才说的那种比较愚蠢的、不聪明的、非教育性的、带有强迫性的增强体质吧。我们编的《体育趣味课课练》,首先它是进行了科学分类的,它瞄准了学生的走、跑、跳、投、支撑、攀爬、悬垂、搬运、负重、角力、踢打、躲闪等一些人的身体基本活动能力,它也瞄准了孩子们的速度、力量、耐力、柔韧、灵敏、协调这样的基本素质,它还瞄准了现在孩子的软、硬、笨、晕、胖,也就是身体软、韧带硬、身体不灵活(笨)、前庭器官不发展、晕眩、肥胖等问题,同时它也瞄准了竞赛性、集体性、趣味性、安全性等(体育运动的)各种基本性质。《体育趣味课课练》实际上是围绕上述问题来编著的一套书。所以,如果这样来讲的话,第一,我们的“体育趣味课课练”并不“单纯”;第二,我认为我们的“体育趣味课课练”是一种聪明的增强学生体质的方法和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