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评论员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纲要》明确提出,到2035年要基本形成都市区1小时通勤、城市群2小时通达、全国主要城市3小时覆盖的“全国123出行交通圈”。
可以预见,随着我国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建设的快速深入推进,便捷顺畅的交通网将成为促进中国各城市与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强健“筋骨”。
当前,我国正在积极推进城市现代化,下大力气升级大城市的承载能力,深入推进多个城市群建设。要让城市“活”起来、城市群“融”起来,离开现代交通体系无疑是天方夜谭。
必须以国家发展规划为依据,统筹铁路、公路、水运、民航、管道、邮政等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构建城市内部和城市之间多中心、网络化、多层次的快速交通网,不断优化存量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实现交通立体互联,增强运输系统弹性,才能形成全国区域与城市交通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切实为实现新型城镇化目标打下良好的交通基础。
构建符合新型城镇化目标的交通体系,必须坚持创新为先。要牢牢把握交通“先行官”定位,适度超前,进一步解放思想,推动城市交通体系建设由传统要素驱动向创新要素驱动转变,打造设施一流、技术一流、管理一流、服务一流的现代化城市交通体系。要在城市群和都市圈构建以现代轨道交通、高速公路为骨架的多层次快速交通网,推进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融合发展。要瞄准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世界前沿科技,加强对可能引发交通产业变革的前瞻性、颠覆性技术的研究;大力推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超级计算等新技术与交通行业深度融合,推动数据资源赋能交通发展,加速交通基础设施网、运输服务网、能源网与信息网络融合发展,构建先进的交通信息基础设施,提供高效的交通公共服务。
构建符合新型城镇化目标的交通体系,必须坚守安全底线。交通出行,人命关天。安全是交通建设的底线和红线。一方面,要着力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安全技术标准规范,持续加大安全防护投入,提升关键设施安全防护能力。另一方面,要健全交通安全生产体系和交通安全依法治理体系,强化交通安全责任体系,明确部门监管责任,有效降低系统性风险,不断强化交通安全的支撑保障与综合治理,使交通安全水平与交通设施现代化水平同步快速提升。
构建符合新型城镇化目标的交通体系,必须坚持服务为要。人民满意是城市发展与交通建设的宗旨。要尊重城市发展规律和市民生活规律,统筹安排城市交通功能和用地布局,以人为本制定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要让人文关怀贯穿于从交通体系规划到交通设施交付使用的每一个环节与细节,在运输线路布局、人机互动模式、客运服务程序、无障碍设施、母婴室、热水设备、座椅间距等各方面体现出现代交通体系的便利与温暖、贴心与舒适。
构建符合新型城镇化目标的交通体系,还必须坚持绿色集约。现代化交通体系建设,必须促进资源节约,实现低碳环保。要加快推进新能源、清洁能源在城市交通中的应用,促进公路货运节能减排,推动城市公共交通工具和城市物流配送车辆实现新能源化和清潔化。要打赢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统筹油、路、车治理,有效防治公路运输大气污染。要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污染物控制标准及船舶排放要求,推进船舶、港口污染防治。最重要的是,要在全社会倡导绿色低碳出行理念,开展绿色出行行动,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