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黎平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黄传明
【主题词】传统村落;保护;利用
黎平县地处贵州东南部,位于黔、湘、桂三省区交界处,国土面积4441平方公里,人口53万人,是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县,其中侗族约占全县总人口72%,是全国侗族人口最多的一个县,也是侗族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侗族大歌因其独特的魅力而名扬中外,2009年,侗族大歌被列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黎平地坪风雨桥、黎平述洞独柱鼓楼分别于2001年、2013年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因而黎平有“侗乡之都”的美誉。自2012年以来,黎平县分四批列入国家传统村落名录的有93个村,是全国传统村落数量最多的县,第五批已公示的有5个,列入国家传统村落名录的数量将达98个。目前传统村落保护在国家及地方政策、法规条例及保护规划等各种保护策略下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在保护和利用上还有所欠缺,现结合黎平县实际,对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提出几点思考。
自2012年第一批传统村落名录公布以来,黎平县在保护与利用工作上取得了一定成效,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规划编制工作。一是编制完成了93个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规划的实施有效地保护了传统村落的建筑风貌、历史脉络、村庄格局等。二是制定《黎平县传统村落保护管理办法(试行)》和《黎平县传统村落建筑图集》,切实将村寨保护与建设管理纳入法制化、制度化轨道。
(二)文化保护传承。一是将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经费列入县财政预算,重点用于在民族文化和遗产的挖掘。二是按照“一村一档”的要求,建立传统村落档案,对村寨自然环境要素、传统民居建筑及公共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运用现代化手段进行记录并加以保护。
(三)保护设施投入。黎平县是侗族聚居地,以木质住房为主,火灾防范压力大,截止2017年底,完成了全县93个传统村落消防安全改造工程。
(四)创新利用模式。有效利用名优村寨和节点村寨,开发提升旅游模式,先后推出了滚正侗寨的“民宿旅居发展模式”、四寨侗寨的“旅游企业带动发展模式”、黄岗侗寨的“社区互助管理发展模式”、铜关侗寨的“互联网+乡村发展模式”以及地扪侗寨的“文创企业+社区群众自主发展模式”等乡村旅游新样板。
(一)外界文化思想的冲击。随着社会的高度发展,交通、信息系统的完善,人流、物流、信息流也更加通畅,农村外出务工的基本上都是年轻人,很容易接受外来新鲜事物,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岌岌可危。例如:与外界通婚导致语言受到冲击,外出务工导致生产、生活习惯、服饰等受到冲击,智能通信器材的广泛使用导致地方文化受到冲击等。当前在很多侗族村寨里,民族服饰只有节庆时候偶尔穿戴,儿童语言基本都是汉语,娱乐活动以现代舞蹈和流行歌曲为主,颇有代表性的侗歌、侗戏很难一见。
(二)村民思想意识的淡薄。部分村民甚至村干保护意识不够,随意破坏村落原有建筑风貌及村庄肌理,加上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部分传统古朴的农村住房都被小洋楼等现代建筑所取代,历史建筑、遗迹等因缺少管护和维修而残缺不全,民族语言、民族服饰、传统生产工艺等民族瑰宝几近只能在博物馆里才能看到。
(三)开发利用不合理。地方政府一直在探索开发传统村落的有效价值,提高其利用率,但大部分都是常规的商业开发模式,没有认真权衡保护与利用两者之间的合理关系,往往都是在利用的基础上被动地去保护,而不是在保护的基础上去合理利用。因此,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得不到应有的实现,对传统村落破坏也较大。
(四)村庄建设管控缺失。虽然国家各级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传统村落保护政策法规,包括保护规划、指导意见、保护条例、传统民居建设指导图集等,但基层在具体落实上有所欠缺,不能有效指导村庄建设,导致部分传统村落村民建房等各项建设基本进入无序状态,一些典型的传统民居逐步被现代小洋楼取代,占用基本农田建设等现象时有发生。
(一)合理制定保护利用规划。首先要留足生产生活空间,其次要突显地方文化特色,再次要划定现代文明融入的缓冲带;二是规划中的项目安排针对性要强,在满足现代农村生产生活的同时,要融入地方文化,突出地方特色,达到“一村一特色”目标要求;三是规划编制要全民参与,编制过程中要全方位征求村民代表、寨老意见。四是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村民住房建设指导图集,要在外观满足传统建筑风貌要求的前提下,室内可按现代化要求进行合理布局和设置,满足农村现代化生活要求。
(二)加大基础设施投入。一是完善生活垃圾收运和生活污水治理体系,按“户分类、村收集、乡(镇)转运、县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配置好农村垃圾桶、垃圾箱及垃圾转运车辆等垃圾收运系统;污水治理要选择适合农村水质、处理效果好和管理成本低的污水处理工艺和设备。二是完善消防系统,黎平县传统村落建筑以木质建筑为主,要对原有消防设施进行升级改造。三是合理配置村级公厕、停车场等必要公共设施,有效解决农村外来人口如厕难和规范车辆乱停乱放等问题。四是因地制宜完善村庄“三化”(即:村道硬化、环境美化、夜间亮化),在完善寨内基础设施的同时,还要达到“三化”标准。
(三)历史建筑修缮与保护。严格按照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要求,实施传统村落历史建筑整治和修缮工程,落实传统村落挂牌保护工作,对村内代表性公共建筑、历史建筑、文物古迹及遗迹遗址(含文物保护单位),依法依规进行保护性维修,并挂牌保护;在村内重点地段和村落出入口(寨门)设立传统村落标示牌;对占用基本农田、建筑风貌与规划要求严重不符等违法建筑依法进行拆除。
(四)推进民族文化进课堂。在全县小学设置民族文化课,由民族工匠及文化传承人任教,传授侗族大歌、侗族建筑技术、侗族农耕文化、侗族刺绣、侗戏等民族传统技艺,教育和传承民族文化知识。
(五)健全信息档案。按照“一村一档”的要求建立健全传统村落信息档案,根据区位和地理位置的不同,深入挖掘整理传统村落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包括村落基本概况、村域环境、村落选址与格局、传统建筑、历史环境要素、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记录各个传统村落的个性特点和文化底蕴,有条件的村落可以建设传统村落生态博物馆,或利用村寨公共建筑和闲置老旧建筑规划建设村史馆,对全县、全省甚至全国传统村落进行集中展示,并依托大数据技术平台,建立传统村落自然和文化遗产信息资料数据库。
(六)优化产业结构。一是在固有农业产业的基础工业上,融入乡村体验式旅游产业,适当开发民宿接待、观光农业,充分利用黎平县“百节之乡”特色,组织开展民俗节日活动,吸引外来游客前来消费体验。二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和理念,建立传统村落电商物流公共服务平台,培育以侗族古村落有机农村特色产品加工、民族手工创意产品、体验式度假旅行为代表的古村落文化创意产业,通过电商平台,将村落有机特色农产品、民族手工工艺品及体验式度假旅游产品向外展销,提高村民收入,促进脱贫攻坚及群众致富,与全国同步进入小康。
(七)建立激励机制。将传统村落保护工作纳入地方政府目标绩效管理,制定考核实施细则,分年度对传统村落保护工作进行考核,与单位年终绩效奖励及干部的提拔任用挂钩,对传统村落保护不力,村落风貌、古树名木、历史建筑及古迹等遭到严重破坏,相关行政人员除追究有关责任外,三年不得提拔。对各乡镇和村委传统村落保护工作进行综合测评,成绩突出,年度综合考核排名前三名的乡镇给予表彰奖励,对排名前10位的传统村落予以资金鼓励,并每村每年推选一名保护工作先进村民,逐渐形成一种良好的保护氛围。
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是一项系统工程,从纵向来说,上到国家高层,下到每一位村民,都具有相应的责任和义务;从横向来说,涉及到和行业各部门,如自然资源、城乡建设、农业农村、文化文物、民族宗教、宣传教育、水利交通、生态环境、电力通信等,各自都负有其相应的职能职责。不是单独哪个部门或哪个人可以完成的工作,需要各级各部门共同努力,各司其职,各尽所能,才能确保传统村落得到有效保护和充分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