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雁如 周桂东 阮晓玲 陈祝演
(湛江中心人民医院 广东 湛江 524000)
烧伤危重病人肠道功能紊乱,对各种影响的摄入能力都大大降低,同时创面愈合也对营养物质提出了较大需求,为了防止其出现营养障碍,往往需要给予患者营养支持治疗。但研究显示,虽然营养支持从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患者对营养的需求,但是由其引发的并发症也值得人们重视[1]。本次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烧伤危重病人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不同组别后给予常规护理与系统护理,重点探究系统护理的临床效果,现在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9年4月收治的烧伤危重病人36例,均行营养支持治疗,所有患者及家属均对本次研究内容知晓,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8例,观察组女7例,男11例,年龄15岁~74岁,平均(51.29±5.72)岁;对照组女6例,男12例,年龄17岁~72岁,平均(51.37±5.86)岁。组间各项临床资料对比,虽有差异可忽略,无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给予营养支持疗法+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其基础上给予系统护理干预:①静脉营养支持:建立两条以上外周静脉通路,做好静脉输液管道的固定与护理。②关注胃管:按照胃管前部接触幽门为标准,控制胃管插入深度,做好胃管固定,防止滑脱。叮嘱其咳痰时动作要轻柔,观察胃管是否存在移位、松动等现象,每日检查胃管,并及时处理胃管堵塞情况,颗粒药物应研磨成粉末,与温开水混合均匀后,经胃管服用;③保持呼吸通畅,清理分泌物:定期协助患者清洁口腔与鼻腔,每周清洁鼻腔2次,每日分别于早晚清洁口腔1次,如患者出现反流、呕吐等问题,应及时将口腔、鼻腔分泌物清理干净,叮嘱其取侧卧位。气管切开的患者注意做好气管切开的护理。④肠内营养护理:用肠内营养泵输送营养液,初始速度40ml/h,后期逐渐增加,最大控制在120ml/h,期间定时测定胃残余量,如残余量在150ml/h以上,则减缓输注速度至小于150ml/h。⑤饮食护理:在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后遵医嘱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以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
统计两组创面愈合与住院时间,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
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 两组创面愈合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s)
表 两组创面愈合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s)
组别例数创面愈合时间(d)住院时间(d)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1849.84±4.0539.4±6.61(5.6)对照组1852.79±4.9850.2±6.26(33.3)t[χ2]1.9495.060[4.433]P<0.05<0.05<0.05
临床上危重烧伤患者表现为高分解代谢的机体代谢反应特点,需要消耗巨大的能量,甚至达到正常静息能量消耗的2倍以上,这些营养仅仅依靠普通食物显然不够,因此给予患者营养支持很有必要[3]。
营养支持体现为肠内与肠外营养两种方式,与后者相比,肠内影响可以直接经肠道吸收,与人体状态相似,并且不会引发严重并发症[4]。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均给予营养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实施系统护理,其临床效果(包括创面愈合时间、出院时间与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优于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可见危重烧伤病人行营养支持疗法期间给予系统护理,可有效缩短创面愈合时间与住院时间,同时减少并发症发生的情况。
通过以上内容可见,系统护理可明显减少烧伤危重患者行营养支持期间的并发症,同时可促进患者尽快康复,可以在临床护理中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