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如林,刘晓霞,高希春,夏东洲,李 静,张博楠
(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放射科 甘肃 张掖 734000)
肝血管瘤(hepaticcavern-oushhemangioma,HCH)是肝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其发病率为肝脏占位性病变的0.4%~7.3%,以中老年常见,女性多于男性,男女比约为1:3[1]。HCH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多数学者认为其为血管畸形,并非真性肿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白介素(IL)-17在其形成中可能有重要作用。HCH传统的治疗方式以外科手术为主,随着介入放射学的发展,经导管动脉灌注栓塞术(TAE)治疗HCH已成为成熟的治疗手段,尤其是不能或不适于手术切除的患者[2]。针对此类患者,临床主要采取的诊断和复查为CT,随着MR的应用和不断发展,为肝脏肿瘤性病变的诊断提供了更多的帮助,肝脏肿瘤性病变诊断的应用更加广泛。
以2012年6月—2018年3月为时间段,选取我院肝脏海绵状血管瘤介入治疗患者68例,回顾性分析其相关资料,患者年龄为33~75岁,均值为(55.3±2.9)岁;其中女40例,男28例。
48例行CT检查,采用西门子64π螺旋CT机Spirit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平扫层厚、层距均为5mm,结束后进行重建,层间距、层厚均为5mm,之后行动态增强扫描,采用60~75ml典比乐行静脉注射,扫描时行延迟期、门静脉期、动脉期扫描等。20例行MR检查,采用AllTech EchoStar 1.5T磁共振成像系统进行,采取肝脏的横断位T1WI、T2WI等进行扫描,所有患者均未行增强扫描。
安排4名具有丰富影像学阅片经验的医师分两组共同得出诊断结果,分析CT、MR影像学特征,并测量其大小。
本研究使用SPSS19.0软件,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
本组CT检查的48例患者共有56个血管瘤病灶,均行平扫+增强扫描,平扫表现碘油沉积区呈高密度,坏死区呈低密度,存活瘤组织呈片状或条索状高于坏死区、低于正常肝组织密度区。增强扫描后,碘油沉积区和坏死区无明显变化。存活肿瘤组织区动脉期呈边缘结节或环形强化,门脉期和延迟期强化区渐增大,完全充填肿瘤组织,但部分病变边缘不清,与病变区及正常肝组织无明显界限,会影像测量存活肿瘤组织的大小。测量56个病灶组织大小最大径平均值约为7.2cm×8.6cm大小,以CT增强扫描后测量存活肿瘤组织平均大小,先让二位医师严格按强化区域边界测量后平均值约为4.1cm×2.1cm,后让另二位医师根据肿瘤强化快慢不同,具体分析后,将模糊区域也计算在内,测得数值平均后为5.0×2.7cm大小。经两者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后,有明显差异。
表 两组存活肿瘤组织平均大小值对比
本组经MR检查的20例24个病灶MR表现:T1WI、T2WI上碘油沉积区无信号,存活肿瘤组织T1WI上呈低信号,T2WI上呈高信号,且随回波时间延长,高信号更为显著,显“灯炮征”,肿瘤组织显示清楚,边界明确,在测量时无模糊区,两组医师测量数据基本一致,无差异性变化。
对于肝脏海绵状血管瘤,目前临床尚未明确其发病机制,任何群体、任何年龄段均可发生,比较常见的即为成年患者。此类患者的治疗治疗方法很多,目前临床应用表明,疗效确切的主要为手术切除和肝动脉栓塞术[3]。因肝动脉栓塞术为微创手术,没有明确禁忌征患者,均行介入治疗。为了确定介入治疗效果,在治疗后对患者实施CT或MR疗效评价,同时对两种影像方法疗效评价客观性分析。上述两种方法均可对肝血管瘤疗效评价,且介入治疗对肝血管瘤疗效明确,可完全治愈和部分治愈。CT在疗效测量上由于肝血管瘤组织结构和供血的特殊,肝血管瘤呈“快进慢出”的强化特点,对存活肿瘤组织的范围及大小测量有误差,评价疗效欠准确,同时对二次治疗给药的指导帮助有限。MR对存活肿瘤显示清楚,大小及范围测量准确,对疗效的评价准确无误,可以更好的指导用药量。
综上所述,肝血管瘤介入治疗的疗效非常明确,可完全治愈或部分治愈。CT和MR都可对肝血管瘤介入后的疗效评价,但MR对存活瘤组织的范围及大小显示更清楚、明确,对测量的数据更准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