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互文性角度解读《白蛇:缘起》中的“新神话主义”

2019-11-07 11:57朱晓明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天津300072
电影文学 2019年11期
关键词:白蛇互文神话

李 兴 朱晓明 (天津大学 建筑学院,天津 300072)

《白蛇:缘起》是一部口碑和票房双高的国产动画新作,其以“白蛇神话”为原型意象,以《捕蛇者说》为故事背景,在众多重述“白蛇传说”的作品中另辟蹊径,从500年前说起,讲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故事,又并非完全脱离原作,在众多场景中通过“互文”的方式与原作暗合,将“新神话主义”理念充分结合到创作当中,既带来新鲜的剧情体验又与传统的流传甚广的“白蛇神话”续上了“前缘”,等于是在异常广泛的受众基础上再起“高楼”,确会因为勾起了观众心底的记忆与好奇而带来票房与口碑的双赢。

“互文”本是文学批评中的概念,影视领域的互文性“从狭义上讲,说的是一部影片与另一部影片或明或暗的(例如,通过影射、模仿、戏仿或混成)参照方式,或者,从广义上讲,说的是一部(影片)文本与其他文本可能会有的各种关系”。[1]《白蛇:缘起》通过引用、暗示、改编、戏拟等互文性策略将大量文本纳入影片主文本中,使观众在观影同时调动自己的基础认知和固有记忆形成综合性的视听感受,在观影过程中激发影迷寻找彩蛋的观影乐趣,为影片口碑和票房的双丰收打下基础。

一、故事与角色的新旧神话互文

《白蛇:缘起》与神话意象的互文可以从其故事原型和细节设定两方面分析。

《白蛇:缘起》以“白蛇神话”为原型意象,白蛇神话位列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其最早起源于南宋话本《西湖三塔记》,文中对“白蛇”这一形象持否定态度,将其描绘成一个心狠手辣的妖怪,主旨为告诫人们“人妖不可共居”,而“人妖两途天道无情”这一意象在《白蛇:缘起》中也多次被提及,主角许宣更是不顾随时可能到来的杀身之祸,不惜舍掉精气变成道行最低的妖也要与白蛇相爱。尔后,明天启年间,由冯梦龙编撰的《警世通言》第二十八卷《白娘子永镇雷峰塔》将前人故事中的爱憎立场完全颠倒过来,白蛇由此作为善的一方博得人们的同情,这也成为目前我们所能够见到的最早且完整的白蛇传说原型,即修炼成人形的白蛇为了报恩与凡人许宣结为夫妻,但他们的爱情却受到来自世俗社会和宗教势力的重重阻挠,白蛇被高僧法海用计镇压在雷峰塔下,后其子祭塔救出白蛇的故事。“重写神话绝不是对神话故事的简单重复,它还叙述故事自己的故事,这是互文性的功能之一:在激活一段典故之余,还让故事在人类记忆中得到延续。”[2]《白蛇:缘起》从剧情上看似与其神话原型毫不相干,但仔细分析可以得出其故事的精神内核并没有改变,故事设定在500年前,白蛇受命刺杀国师,遇险后失去记忆被许宣救下,两人在帮助白蛇找回记忆的途中相知相爱,但他们此世的爱情也同样没有获得祝福,在经历反抗之后最终还是被困于国师的阵法中,许宣为救白蛇真身散去,白蛇用尽最后的功力保住了许宣的魂魄后化为蛇形。可见,《白蛇:缘起》在其神话原型“白蛇传说”的基础上进行了新神话主义的重述,二者都是讲述主人公为了证明自己情感的合理性而与世俗眼光和宗教权威进行抗争的故事,两个文本在精神内核上的呼应大大提升了影片的内涵价值。

《白蛇:缘起》在角色的细节设定上也受到中国传统神话的影响,例如在白蛇利用珠钗吸光小道士的法力之后,功力大增化为巨兽,此时的巨兽形象在蛇形的基础上增加了背鳍和头顶发怒时会扬起的羽翼,在造型上更加趋近于龙(见图1)。据《史记·外戚世家》记载:“蛇化为龙,不变其文。家化为国,不变其姓。”[3]喻事物虽然有了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由此可得龙、蛇在神话意象中本为同源;《述异记》中记载:“虺五百年化为蛟,蛟千年化为龙。”[4]“虺”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水生毒蛇,虺修炼500年化为蛟,蛟修炼千年即化为龙,也就是说在中国神话体系当中龙是由蛇修炼而来,那么白蛇在得到小道士的修行之后的化形趋于龙形也是受其神话原型文本的影响。除此之外,与神话元素相关的细节设定还有很多,例如片中的道家功法都是以鹤化形:小道士的坐骑是一只有着三个鸟头的巨兽,单看三头的设定很容易联想到《山海经》中记载的“有鸟焉,其状如乌,三首六尾而善笑,名曰鵸”。[5]但鵸的头部状如乌鸦,影片中的三头鸟则更像仙鹤;在片中小道士与青、白二蛇的经典打斗场面中,道士使用的法术“天罗地网”细看之下实为鹤形;国师在迎战蛇母与白蛇时使用符箓所化的仙鹤等。在道家心中鹤既是仙人的坐骑,也是仙人的化身,在神话传说中蛇与鹤也常以对立姿态出现,由此也可看出影片制作团队对人物进行设定的考究和严谨性。这种在细节处的互文显得极为微妙,虽不易被发现,却通过对中国传统神话元素与符号的巧妙运用,使观众在影片所创造的神话世界中获得沉浸式的观影体验。

图1 白蛇化成龙形

创作者在现代性视域下用不同途径实现对传统神话的重述和改写,在延续古老神话内涵的同时将神话、文学、历史记述等进行“互文”意义上的重述,诠释并发掘出传统神话的现代意义。“在视觉文化与后现代文化相互裹挟的今天,文学与电影呈现出了与以往不同的复杂关系。在跨文化的视野之下,所有文本都可以作为‘互文’加以观察,所有的观看都是重读,所有的改变都是重写。”[6]

二、影视桥段的新旧神话互文

影视桥段的新旧神话互文就是通过引用和拼贴已有的含神话元素的影视桥段来丰富和完整自身文本的内容,与经典影视桥段的互文更是可以调动观众的深层记忆,一起缅怀一种“情怀”。《白蛇:缘起》中令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与经典电视连续剧《新白娘子传奇》的“互文”。失去记忆的白蛇想找到有关自己身世的线索,遂与许宣到达他在山腰间的小屋,在这个场景中出现了许多有关《新白娘子传奇》(以下简称《新白》)的道具,例如许宣在河边捡到的“保安堂”牌匾对应《新白》中许白夫妇开设的药铺“保安堂”;许宣随手拿起的一把油纸伞对应《新白》中许白二人西湖相遇白素贞送给许仙的那把油纸伞,在两部影片中油纸伞都起到了定情的作用;许宣身在捕蛇村却不善捕蛇而善制作草药也恰好暗合了《新白》中许仙“郎中”的身份。许宣和白蛇动身前去宝青坊询问珠钗的来历,泛舟湖上,撑船老叟唱起观众再熟悉不过的旋律《渡情》正是《新白》的片尾曲。而在影片的最后再次修炼成人形的白蛇去寻找已经不知转世过多少次的许宣,二人西湖相遇,许宣捡起故意掉落的珠钗叫住白蛇,此时响起《新白》中最常用的插曲《前世今生》。除了最能引起观众共鸣的与《新白娘子传奇》的互文,影片还巧妙呼应了其他经典影视段落,例如影片开头白蛇与青蛇共浴的镜头致敬了徐克导演的《青蛇》中张曼玉与王祖贤共浴的场景;许宣和白蛇被困于国师阵法之中,周围的一切都蒙上一层冰霜,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冰封,在这里许宣和白蛇经历了《泰坦尼克号》式的冰川分离,这里的互文不仅是简单的引用和拼贴,除了“冰川”和“死别”两个表面相似的意象,两对主人公都在短短三四天之内完成了“相识—相爱—为爱而死”的过程,灵魂如此高度契合的爱情故事之间的互文极大引发了观众的情感共鸣。

已有的经典影视桥段已经是传统神话的一次新的解读和重述,“新神话主义”主张进行重述传统神话创作时要贴合其当时特定的历史语境和时代语境对传统神话进行合理的想象和改造,所以当影片与经典影视桥段发生互文时,可以将观众一下拉回到那个时代的文化语境当中,使观众产生一种怀旧式的精神寄托。

三、新旧神话的经典形象互文

《白蛇:缘起》改编自白蛇传说,拥有固定的角色设置,基于影片对其神话原型进行了重述和一定程度上的再造,使得角色的某些设置也发生了变化。首先是白蛇传说的主角“白蛇”,“白蛇”这一形象最初在《西湖三塔记》中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蛇妖,专门化作美女害人,后来经过时代变迁,白蛇的形象得到了较大的改变和创新,从蛇妖的恶到人性的善,创作者们对人性和妖性的思考在白蛇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白蛇:缘起》中的白蛇形象同样展现出妖性与人性的对立与转化,在影片中失去记忆被许宣救下的白蛇醒来后,无论是捕蛇村的村民还是她自己都认为她是人类,后来白蛇为救不慎掉下悬崖的肚兜无意间得知自己会法术,被许宣认定为“修仙之人”,此时的她对自己身份的不确定性首次产生了疑虑。到达山间小屋后,白蛇站在被救起的瀑布前,脑中闪回蛇母在蛇洞中派她刺杀国师的片段记忆,拿到珠钗后感受到法器与自己之间的呼应,疑虑在心中慢慢加深。在去寻找身份线索的路上,白蛇对许宣说出“你可知我是人是妖”,直至遭遇常盘的刺杀,在危急关头白蛇首次显现蛇形,此时她和许宣都确定了自己“妖”的身份。“只有人才知道七情六欲的滋味”,在白蛇认为自己是人时她已经感受过人世间的种种凡俗之欲,与许宣一路走来历经劫难,也使她了解到人并非都是师父再三教导的“再狡猾不过的骗子强盗”,看到地宫中《金光咒》所写“鬼妖丧胆,精怪亡性”时她也只是苦涩地发问:“妖生来就要被赶尽杀绝吗?”她并不像其他妖怪一样对人类深恶痛绝,就像白蛇神话中白娘子愿意与许仙成亲一起平凡地经营药铺一样,在“白蛇”身上人性的光辉永远胜过妖性。在影片中也可以看到新旧白蛇形象之间更直观的互文,在影片最后许、白二人西湖相遇时,白蛇的造型完整复刻了赵雅芝在《新白》中的经典造型(见图2),她回眸一笑一句“谢谢官人”不知牵动多少观众的心。再说影片中另一个经典角色许宣,在早期神话传说中,比如冯梦龙的《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中男主人公就叫作“许宣”,后来在民国之后“许仙”的叫法才开始广为流传。在白蛇神话原型中,“许宣”一直过分忠于礼法名教,以一个胆小懦弱、保守迂腐的被动形象示人,甚至为求自保成为法海镇压白蛇的帮凶,虽然在后来的版本中加入了“断桥相会”“知妻是妖却不惧”等桥段,但“许宣”在弘扬人性、注重个性、尊崇女性的传统白蛇传说中的地位总是不变的。时代在进步,审美在变化,《白蛇:缘起》在现代语境下渗透了对男性美德的要求,重新诠释了“许宣”这一经典形象。《白蛇:缘起》中的许宣善良,他愿意救起跌落在瀑布边来历不明的女子带回家休养,非亲非故却可以放下一切陪伴白蛇找寻记忆;他勇敢,在白蛇昏迷即将被官兵断手时,他纵使只有一副蛇叉和路边一块石头也敢只身上前搏斗;他通透,在白蛇为自己的来历苦恼时,他开导道“人生无常,苦多乐少,有些事记得不如忘了好”;他有担当,在得知白蛇“妖”的身份后依然不离不弃,并帮助她度过重重险境;他有魄力,他找到宝青坊主愿意不惜一切代价幻化成妖,只为能与白蛇共度余生……《白蛇:缘起》中的许宣相较于“许宣”的传统形象更加符合现代人心目当中对男性美德的种种想象,从而诞生出一位“完美男友”,并以此加强了影片的合理性。

图2 《新白娘子传奇》与《白蛇:缘起》中的白蛇造型

四、宗教元素的互文与新神话主义表现

“道家和道教分别产生于先秦时代和汉代,其神话基础为中国特有的仙话,成仙得道,永生不死,是其终极的修炼理想。”[7]道教文化自产生起就与传统神话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白蛇:缘起》作为一部“新神话主义”动画作品,在重述神话创作中自然少不了与道教元素产生互文。《白蛇:缘起》中涉及了众多道教元素,电影中反派角色国师出场时被唤为“洞虚演道,太阴真君”,其中“洞虚演道”出自龙虎山第十六代天师张应召,元顺帝至正十三年赐其“洞虚演道,冲素真君”的称号,影片中将代表冲淡淳朴的“冲素”换为“太阴”,结合国师出场时浩浩荡荡的随行,影射国师奢靡腐化,身居国师之位却一心只想采蛇之精气魂魄修炼道法,白日飞升长生不老。影片后段国师与蛇母白蛇三人斗法,国师使用的撒豆成兵、剪纸为人、符箓等都是道教传说中善用的功法,其中由纸人和符箓所化的仙鹤在决战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催法化鹤之前国师掐诀念咒喊了两个词:“离火、艮土!” 这两个词绝不是信口拈来,而是经过五行八卦演算而来。当许宣与白蛇被困于最后的伏妖阵法中时,许宣看着地上冰面的星象倒影说出了这样一句台词:“女土蝠、毕月乌,二十八星宿,心月狐、鬼金羊,东南向的亢角轸翼。”此时许宣口中所念恰是二十八宿里的星宿名字,根据二十八星宿可分辨出阵法中的八个方位,以此找到生门。许宣与小白初相遇时就说过自己学过奇门遁甲、医卜星象,《奇门遁甲》是中国古代术数著作,被称为黄老道家最高层次的预测学,在影片中许宣也数次依靠这些杂学知识帮助白蛇脱险。除去情节台词上与宗教元素的互文,影片在场景设计上也颇为考究,佛塔中的佛像、地宫中的道家机关及阵法中符箓碑文所刻的《金光咒》,宝青坊地砖和盛放法器的盒子上雕刻着结合五行八卦天干地支的图案等。影片中各种设定与台词的处理十分考究地参照了我国传统宗教文化,宗教元素与影片情节环环相扣,在向观众展示了我国宗教文化博大精深的同时也增添了影片的文化内涵。

五、传统文化互文与新神话主义体现

《白蛇:缘起》中狐妖的经典台词“天之道,有所得必有所失”,这句话是化用了老子的《道德经》“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与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道则不然,损不足,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其唯有道者”。[8]大意为在自然法则中,应当减损有余的来补偿不足的,但人类社会却减损贫穷不足者来奉养富贵有余者,这句话反映出老子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及对剥削者的讽喻,恰与影片中的社会背景不谋而合。影片主题曲《何须问》在片中出现了两次,第一次是白蛇与许宣前往宝青坊时泛舟湖上许宣教给白蛇唱诵,并约好“来日方长”,日后要一起唱这首歌。第二次出现已经是二人被困阵中,此时许宣已经为保护白蛇牺牲了自己,当他的元神即将离去时画面中闪回二人美好记忆,此时响起主题曲《何须问》并最终实现了二人阴阳两隔合唱同一首歌曲的经典场景。这首歌歌词很短,只有三句话。但三句话均有出处,而且结合得十分巧妙。第一句“君不见东流水,来时无踪迹,一去无穷已”,其中的“君不见东流水,一去无穷已”出自唐代贺兰进明《行路难五首》;第二句“君不见城上日,今暝没山去,明朝复更出”出自南北朝鲍照的《拟行路难十八首·其五》;第三句“何须问,浮生情,只此浮生是梦中”这句出自唐鸟窠道林禅师的一句禅语:“来时无迹去无踪,去与来时事一同。何须更问浮生事,只此浮生在梦中。”只此三句歌词,巧妙借用中国传统诗歌的意象传颂出二人丰富的情感层次。作为一部国产动画,《白蛇:缘起》在美术设计方面对传统文化的展现也颇为用心,例如许白二人泛舟于湖上的画面淡入时,运用大远景向观众展示了一幅峻岭苍山,云雾缭绕,土阜凉亭若隐若现,江面一只小舟缓缓驶入的画卷,利用山间云雾营造出水墨画中笔墨氤氲化育的效果,一动一静间向观众传达了中国画中的意境之美(见图3)。《白蛇:缘起》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互文,潜移默化地激发了观众对民族本源的集体记忆,可使其在观影过程中产生微妙的归属感。

图3 《白蛇:缘起》中笔墨氤氲感的场景

六、总 结

“对神话而言,重要的既不是一个原始神话的结构,也不是多个神话之间的类似,而是一个神话的不同版本之总和及不同的解释。”[9]《白蛇:缘起》通过与传统神话、经典影视桥段、宗教元素和传统文化的互文对“白蛇神话”做出不同版本的解释,对白蛇神话进行重述和一定程度上的再造,“把我们的文学资源、中国千百年的文化积淀变成自己当下的叙述”[10],为中国动画电影的创作提供思路的同时也重塑了中国文化的自信。

猜你喜欢
白蛇互文神话
东方神话
互文变奏的和弦:论雅各布森的《我叫夏洛克》
可怕的“小白蛇”
神话之旅——奇妙三星堆
神话谢幕
由妖到人:从两性视角看白蛇形象的演变
“神话”再现
严歌苓《白蛇》中的女性情感分析
图像志的延伸:互文语境中的叙事性
略论饶宗颐古代“语— 图” 互文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