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时代播音主持人才培养模式转型探究

2019-11-06 02:59李炜娜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9年11期
关键词:学科发展播音主持培养模式

李炜娜

【摘要】媒体技术的发展不断刷新着科技革命,在这场智能时代的变革中,传统媒体行业的传播内容形式以及发展模式也遭遇冲击及挑战。建立在此基础之上的播音主持人才培养模式,应系统科学地认清学科发展面临的时代语境以及存在的学科体系结构困境,立足学科核心发展点,不断丰富学科发展的内涵,全面优化教育模式,激活人才培养模式内部活力,探索出一条智能时代播音主持人才良性发展的新路径。

【关键词】播音主持;智能媒体;学科发展;培养模式

本文系西北民族大学本科教学建设校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SGC教学模式下《播音主持》智慧课堂实践教学建设”(项目编号:2019XJJG-02)

1.播音主持人才发展概况

1.1 播音主持人才发展时代语境变迁: 从“重文轻语”到“重语轻文”

在传播发展史上,人类经历了四次传播时代变革,而语言和文字的产生则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关节点,文字传播时代的发展突破了人类体外化媒介系统的诞生,挣脱了口语传播时代人们对于口语传播转瞬即逝的时空枷锁。因此,在印刷传播时代之后,文字成为了传播系统中“显贵”的应用符号。加拿大著名传播学者哈罗德.伊尼斯曾用横向现实经济史和纵向历史文明史的角度,在《传播的偏向》一书中阐述了其观点:任何媒介都具有时间或空间偏倚性,可以分为以时间为重点的媒介和以空间为重点的媒介。而在其中空间偏倚性媒介以扩大传播为目的。如今进入了智媒体传播时代,碎片化注意力和“浅阅读”成为了人们解码符号深层次内涵的一道壁垒。在智能语音识别、人工语音检索,机器翻译等新技术的加持下,口语传播从之前的低端走向高端,从低门槛解码到汇聚尖端核心的技术载体,从之前的不受重视到再次被赋能。技术的划时代变迁,革新了社会传播的新秩序,使得“重语轻文”成为了新媒体时代的重要传播语境,播音主持作为该宏观语境中的主导学科,愈发凸显了在培养口语应用型人才的社会认同和时代诉求,与此同时对于播音主持人才的素养和能力也提出了更新的要求。

1.2 播音主持人才转型趋势:从“工作岗位”回归“功能本位”

说到播音主持工作,之前人们对其本质的认识停留在职业角色,在传统媒体时代对于播音主持行业来说,强调其职业性、专业化,主要是关于通过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对其进行口语传播的专业群体,例如播音员传统意义上被视为“发声筒”或“传声器”,对于播音主持的认知较为浅析,外延较为固化导致其内涵的窄化。而面对智媒体时代的宏观语境,播音主持的内涵和外延都面临着极大的适用性危机,播音主持的内涵从之前从“工作岗位”到“功能本位”,其外延也进步一得到了扩容,集中表现为:一是由“单一型”电视节目主持人向“全能型”电视节目主持人转型;二是由职业播音主持人到非职业播音主持的转变;三是多样态的主持风格的迭代,例如:近日大受欢迎的《主播说联播》一分钟的竖屏短视频的限时表达,约300字的信息增量,向受众打造了多样态的主播IP,让联播主播们从“符号”回归到“人”,有了人格化的形象表达,顺应了移动传媒时代网络化的表达方式。在媒介融合的大潮中,这另辟蹊径地提高了传统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也是传统主持人和播音员从“工作岗位”向“功能本位”的一次回归。

2. 播音主持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动因

2.1 新媒体技术的革新

新媒体技術的发展改变了媒体行业的面貌,以网络科技和人工智能技术更是形成了全新的信息内容生产方式,改变着播音主持的叙事和思维方式,智能化、移动化、交互化、可视化成为播音主持领域的发展主线。

2.1.1 智能语音播报

智能语音播报是通过语音合成技术将文字符号转换为清晰准确的有声语言符号,进而实现信息的智能播报式的传播。在中国的智能语音市场中,科大讯飞的产品占据中文语音市场70%左右的份额,针对智能语音技术的应用,可以为智能家居、智能出行、智能手机、医疗机构等细分产业提供技术平台支持,同时也在机器翻译、医学影像、车载系统等领域作出尝试,推出了以讯飞翻译机2.0、智医助理、智能语音车载3.5系统等核心产品。智能语音播报相较于人工播报,语言流畅、表达无误,高质量完成播稿;其中全天候播讲、高效率完成播稿,加之智能语音可以免去备稿的过程及时间,第一时间及时地完成播稿,给与业界主持人、播音员巨大的职业挑战。与此同时,智能语音技术的应用还逐渐普及于配音领域,通过AR(增强现实)技术的合成,可以让文字秒变各种个性化声音,例如2018年纪录片《创新中国》采用世界人工智能技术进行配音,让已逝的著名配音艺术家李易老师的声音重现荧幕。智能语音配音技术一方面解决了配音的诸多壁垒和门槛,同时也给口语传播领域的专业人士提出的新的职业难题。

2.1.2 虚拟主持人

在2019年6月举办的第六届世界通讯社大会上,新华社共推出了三款新型人工智能主播:用汉语播报新闻的“新小萌”、用俄语播报新闻的“丽莎”(Lisa)和英语播报新闻的男主播。早在2017 年,科大讯飞通过 智能语音合成技术对央视新闻主播康辉的声音进行合成模拟,打造了虚拟主持人——“康晓辉”。虚拟主播的繁盛不断挑战着播音主持行业专业人员的职业权威,但播音是一种表有意识、有目的的实践活动,播音创作主体在进行有声语言创作时,讲求情声气的结合,贵在表情达意。目前智能语音技术下的虚拟主播的非语言符号的表达单一,面部表情处于一维状态,即只有微笑,面对低情感基调的播报语境,则不能准确传达稿件内涵的情感要素。随着不断迭代的技术发展,虚拟主播将逐渐拉近和传统主播的差距,这也让传统播音主持行业面临着来自技术维度的直接冲击。

2.1.3 融合媒体平台

融媒体时代中,传统主流媒体逐步进行着“互联网+”的升级转型,完成了多渠道平台的传播形态,例如传统媒体代表中央电视台,既保持了传统电视传播途径,又开辟了央视网、公众号、新闻客户端等,尝试在多媒体渠道中找到传播力。因此在其之上的播音主持行业发展也需要在不同的平台中进行多维度创新,其中最突出的就是网络互动模式:即时评论、弹幕等,这都快速发掘受众的兴趣点,从而帮助播音员主持人在主持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同时,虚拟主播也在融媒体的转型升级中不甘示弱,例如东方卫视融媒体新闻直播节目《小冰摇摇吧》的主播“小冰”,利用大数据梳理热点话题、收集筛选网友评论、通过线上视频采访网友、全程与主持人搭档互动,完成对电视观众的线上采访,与用户互动聊天等。媒体融合的多元平台赋予他们更多的新技术应用、观众互动、粉丝维护、网络推广等更高的综合能力要求。

2.2 传播要素的多元化

2.2.1 传播主体多元化

随着网络碎片化传播和技术门槛的降低,使得UGC时代伴随着 PGC时代和 OGC时代的到来,打破了传统媒体主持人话语垄断的局面。传播主体数量激增使之传播主体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随之而来的是专业内容传播者和草根主持人的数量激增,特别是伴随着专业知识付费节目中,像“得到APP”中的主持人就是某个领域的专家或KOL,像“喜马拉雅APP中”中大量的草根主持人,像papi酱的短视频吐槽脱口秀等,充斥在各类视频平台上。

2.2.2 传播价值多元化

随着当代中国的技术变革和社会变迁,特别是随着移动网络技术的变革,因此,传播思想观念体现的更个体化特征,随之而来的是多元思想观点的不断交锋。以新媒体为中介的“技术赋权”给予更多的小众文化和圈层文化提供了话语表达平台渠道。作为栏目“代言人”和节目“发声筒”的主播来说,为了实现与受众达成内容共通和情感共鸣,达到理想的传播效果。面对着受众需求的多样化和个性化,播音主持人员对于个人风格的塑造、个性化的主持风格的打造,成为了个人职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3. 播音主持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策略

3.1 去“虚”补“实”,优化学科现有体系

面对学科发展和互联网思维的渗入,之前对于学科架构混乱、学理理论空乏等“播音无学”的学科质疑的声音不断涌现。特别是在当今人工智能时代下,智能语音技术的发展对播音主持专业的教学理论体系的建构,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观照当下媒介技术的发速发展,播音主持专业学科的发展亟待适应媒介融合发展的大势所趋,学科建构应及时摒弃口语传播领域空乏的外壳,逐步夯实口语传播和口语文化在智能技术发展的社会地位和文化功用,例如建立学科交叉的口语传播伦理学、口语传播心理学等学科体系,厚植学科根基、加固学科体系基石,推进播音主持学科全面均衡发展,强化学科发展的主体性。

3.2 坐“实”升“维”,创新学科发展路径

科技不断迭代创新伴随着信息传播思维的变革,与之紧密关联的学科发展也应相继升级革新,播音主持传媒实践需不断创新,特别是伴随“互联网+”的媒介融合理念,播音主持学科发展路径需不断在升级中转型、转型中创新,这需要将学科发展融入新媒介的整体背景中,构建全方位与多层次的学科体系。例如诸多高校近些年不断尝试分模块的专业学科培养模式,通过“通识大类”的多维培养模式,加强播音主持人才关于交叉性的社会学科、自然学科以及人文学科的掌握,以及对于传播学以及新闻学的宏观认知,同时推出例如《媒介社会学原理》、《新媒体导论》等系列课程,不断拓展和创新播音主持学科发展路径。

3.3 明确“定位”,突出强调“大口语传播”核心培养理念

“大口语传播”的人才培养理念,是建构在广义的播音主持口语传播的范畴之上,旨在强调培养与口语传播相关的复合型传播人才,具有适应范畴广、应用平台多、就业方向宽的特点。同时强调此类人才对于时下新媒体技术的驾驭和掌握,形成“新媒体+”能力系统,即新媒体+播音主持、策划、采访、编 辑、制作、推广、维护等为一体的综合能力坐标,尤其是在目前的虚拟仿真演播室、智能语音等新科技的浪潮中,對于主持人的职业素养的要求不断拓展到更加广义的能力素养范畴。因此,“大口语传播”核心培养理念在当下播音主持教育发展之路上,尤为重要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成越洋.新媒体环境下主持传播课程体系构建初探[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9年第8期。

2.高贵武、刘娟.新媒体环境下的主持传播格局演变[J].国际新闻界2016年第3期。

猜你喜欢
学科发展播音主持培养模式
我国新闻学的学科地位及学科发展研究
多维传播语境中播音主持的功能与拓展分析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高职院校创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提高学科发展质量下高校项目预算管理模式探讨
中外公共政策学科发展情况对比研究
工科院校英语专业学科发展的途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