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压力对高校思政教师使用微信辅助教学的调节效应研究

2019-11-06 01:33王丽茹官芯茹
成都工业学院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调节效应技术接受模型

王丽茹 官芯茹

摘要:为了考察群体压力对高等学校思政教师使用微信辅助教学的调节效应,促进其革新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效果。基于技术接受模型,采用自编问卷,以150名高校思政教师为研究对象,进行调节效应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群体压力与感知有用性均能显著预测使用意向,其中群体压力在感知有用性与使用意向之间存在着调节效应。研究发现提高微信在教育教学中的有用性以及便捷性,同时构建宽松、支持性的工作氛围能够更好的促使高校思政教师对新媒体工具的使用。

关键词:感知有用性;群体压力;微信教学;技术接受模型;调节效应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5383(2019)03-0105-04

在这个知识经济信息化的时代,教师需要在新平台、新技术上与学生更好互动,不断开展教学尝试与自我反思。微信(WeChat)是腾讯公司推出的一款提供即时通讯服务完全免费的应用程序。腾讯公司发布的2019第一季度财报显示,今年首季微信及WeChat的合并月活跃账户数达11.12亿人,同比增长6.9%11]。微信传输速度快、传播内容广,革新了人们的沟通方式,也为高校思政教师进行教学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教学辅助平台。哪些因素将影响高校思政教师使用微信辅助教学?这些因素之间又呈现怎样的关系?研究这些问题对于提高思政教师微信使用效率十分必要。本研究基于技术接受模型,并人群体压力这一外部变量,从主客观两个层面探讨这些因素在高校思政教师使用微信进行辅助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机制。

1理论模型与假设

研究主要以Davis提出的技术接受模型理论为基础,探索感知易用性、有用性以及外部变量群体压力与高校思政教师使用微信辅助教学的行为意向间的关系。技术接受模型以理性行为理论(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TRA)为理论基础,吸收了期望理论模型、自我效能理论等相关理论中的合理内核,主要探讨使用者内部的信念、态度与意愿对技术使用的影响,用于解释和预测用户对信息技术的接受和使用行为。技术接受模型基本框架,如图1所示。

该模型认为,用户对新技术的接受和使用受到使用意向的影响,而使用意向受到感知有用性(Perceived usefulness)和使用态度的影响,进一步而言,使用态度又受到有用感和易用感两个因素的影响,而感知有用性与感知易用性也会受到外部变量的影响。

技术接受模型是一个开放的模型.感知有用性与易用性无法完全概括用户的使用动机,因此在分析感知有用性、易用性以及使用态度这些影响因素外,需要寻找影响使用者行为的其他重要因素,因此本研究在在该模型的基础之上,结合高校思政教师特有属性,引入了群体压力这一外部变量,构建模型如图2所示。

在这个模型中.感知有用性以及易用性对行为意向能够产生直接影响,而群体压力则在这个过程中起到调节作用。孟雅静运用技术接收模型针对高校教师网络教学行为的研究中也引入了群体压力这一外部变量,认为高校教师在实施网络教学的过程中,来自于各方的群体压力是十分关键的,这种压力如果能够“准确”地压在实施网络教学的教师的身上,能够最大限度地增加教师的工作效率,而在教师推广这种教学方法时,教师就会将其思想逐渐带给其同事,让更多的教师使用网络教学并提高整体的工作进度,让学校更具竞争力,实现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但该学者并未在研究中对这一假设进行验证,而本文则在技术接受模型基本框架的基础上引入群体压力这一外部变量,检验群体压力在高校教师使用微信辅助教学行为中的调节效应,探索何种程度的压力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教師的工作效率。

基于图2的模型,我们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感知有用性与易用性对使用意向具有直接正向的影响:

假设2:群体压力在感知有用性与易用性的影响过程中调节作用显著。

2数据收集与分析

2.1数据收集

本次问卷调查的对象为高校思政教师,共计发放问卷150份,收回有效问卷150份,问卷回收且有效率均为100%。对回收的数据采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23.0,进行线性多元回归分析来检验变量间的复杂关系,检验本文所提出的模型与假设是否得到支持。

2.2研究工具

研究所采用的调查工具为自编量表,均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在多选性量表中,内在信度至关重要,如果内在信度系数a>0.8,代表该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本研究中,感知有用性量表共有11个题项,主要测量被试对与微信平台感知到的有用性,题目如“微信的平台化功能(开放平台、公众平台)便于群发推送相关教学材料”“微信的即时通讯功能便于师生间的交流、答疑与个性化指导”“微信的群聊功能便于小组内的讨论交流与资源共享”等,被试从“1=完全不同意”到“5=完全同意”进行5级评定,得分越高表明被试认为微信平台越有助于教学,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ct系数为0.953。

感知易用性量表测量微信平台使用的容易及便捷程度,共6个题项,题目如“微信平台的注册简单、快捷,不需要过多的资料”“微信公众平台的申请程序简洁、方便”“微信公众平台素材编辑功能方便易操作”“微信公众平台信息推送、管理简单易操”等,被试从“1=完全不同意”到“5=完全同意”进行5级评定,得分越高表明被试认为微信平台越容易使用,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a系数为0.924。

群体压力量表测量教师在使用微信平台应用于教学过程中所感知到的压力程度,共5个题项.题目如“我所在的高校对教师使用微信或新媒体进行辅助教学有硬性要求”“教师能够使用微信或其他新媒体进行辅助教学是我校招聘录用教师的标准之一”“我所在的高校针对教师进行过微信平台或其他新媒体的使用能力测试”等,被试从“1=完全不同意”到“5=完全同意”进行5级评定,得分越高表明被试所感受到的压力越大,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a系数为0.924。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回归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除群体压力外,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对微信辅助教学的使用意向均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效果,感知有用性的标准化回归系数为β=0.284,P=0.000<0.001;感知易用性的标准化回归系数为β=0.216,P=0.015<0.05;群体压力的标准化回归系数为β=-0.202,P=0.04<0.05。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假设1成立。

3.2群体压力的调节效应分析

在对自变量与调节变量进行调节效应分析前,先将自变量与调节变量中心化即计算变量离均差以避免共线性问题。标准化回归方程如下:

y=bx+cm+c1mx+e(1)

式(1)中,x为自变量,Y为因变量,m为调节变量,mx为调节变量和自变量的交互项,调节效应是否显著即是看c1是否达到统计学意义上的临界比率0.05的水平,也可以看两个方程R方的该变量,如果R方变化量显著也可证调节效应的存在,如表2所示。

由表2回归模型的摘要结果可以看出,在加入感知有用性与群体压力交互作用后,R方的改变量显著,显著性F变化量=0.000<0.05,其次从回归系数表中也可看出,感知有用性与群体压力的交互项系数sig=0.028<0.05,说明群体压力这一变量的调节效应显著。

用相同的方法对感知易用性与群体压力的交互作用进行检验发现,群体压力对感知易用性与使用意向间的调节作用不显著,显著性F变化量=0.098>0.05。

为了更清楚地揭示群体压力与感知有用性与感知易用性交互效应的实质,在验证调节效应存在之后,还应进行简单斜率分析,结果显示,对于高群体压力的组,感知有用性无法显著预测使用意向(simple Slope=-0.845,P>0.05),而對于低群体压力的组,感知有用性对使用意向具有显著正向预测效应(Simple Slope=-0.695,P=-0.032<0.05)。

4讨论

4.1感知有用性与易用性的回归分析结果讨论

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感知有用性与感知易用性均能够显著的正向预测使用意向,也就是说当高校思政教师认为微信的使用对自身的教学带来更多的帮助时,越能够刺激其使用意向;同时,当微信的操作愈加方便、快捷时,其微信的使用意向也越高。这一研究结果与“假设1”相一致,也与徐梅丹、孟召坤的研究成果一致: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对使用意向有正向影响,此外张思、李永帆在对高校教师网络教学行为的研究中也证明了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对网络教学行为意向有积极正向影响.这些都充分表明新媒体工具的有用性与可操作性影响高校思政教师对其的接受度与使用意向。

4.2群体压力的调节作用分析

对影响使用意向的相关因素做进一步调节效应检验时发现,群体压力在微信辅助教学的有用性与使用意向之间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具体表现在:对于高群体压力的组来说,感知有用性无法显著预测使用意向,但对于低群体压力的组来说,感知有用性能够显著预测其使用意向,也就是说群体压力水平的高低影响着感知有用性对使用意向的预测。当群体存在较大压力时,即使高校思政教师认为微信的使用能为自身的教学带来帮助,但也很难形成真正的使用意向,而当群体压力水平较低时,感知有用性对使用意向的影响就会凸显出来。这提示我们,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新媒体的应用与推广应当在较为宽松、支持性的氛围中开展,尽量避免对高校教师的过分施压。

4.3高校思政教师使用微信辅助教学技术接受模型调整

通过归回以及调节效应分析结果发现,研究的假设1得到了验证,但假设2只是部分成立,在感知易用性对使用意向的影响过程中,群体压力的调节作用不显著,因此对之前提出的模型进行调整,得到修正后的模型,如图3所示。

5结论

通过研究发现,高校思政教师对微信辅助教学的感知有用性与易用性对使用意向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效应,同时群体压力在感知有用性对使用意向的影响过程中具有显著的调节效应。因此,提高微信在教育教学中的有用性以及便捷性,同时构建宽松、支持性的工作氛围能够更好的促使高校思政教师对新媒体工具的使用。

猜你喜欢
调节效应技术接受模型
中小企业跨境电子商务采纳影响因素研究
消费者网络购物行为决策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青少年自我效能感对现实—理想自我差异与抑郁间关系的调节效应
基于TAM模型下外卖平台销量影响因素的研究
服刑人员社会支持与人际信任的关系:人格特质P的调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