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润青
[摘 要]我国作为一个农耕文明灿烂的国家,在土地整治方面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尤其经过改革开放,土地整治在保护耕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统筹城乡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2011年开始,延安市针对特殊的地理自然特点,开展了治沟造地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区别传统土地整治的创新设计实现了“景观更协调、结构更稳固、功能更高效、利用更持续”的目标。
[关键词]治沟造地;土地整治;创新
[中图分类号]F301.24 [文献标识码]A
在我国,“土地整治”的概念根据史料记载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井田制”作为中国古代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开创了土地利用规划的先河,近现代意义上的土地整治,主要是在改善生态环境的情况下,对土地利用结构进行合理调整,并对土地利用布局进行优化,主要包括土地平整、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四大工程。改革开放之后,在我国土地整治经历了发育(1987~1997年)、发展壮大(1998~2007年)和发展(2008年至今)三大阶段,2012年3月,《全国土地整治规划》经国务院批准正式颁布实施,明确了“十二五”期间土地整治的五项主要任务:一是统筹推进土地整治;二是大力推进农用地整治;三是规范推进农村建设用地整治;四是有序开展城镇工矿建设用地整治;五是加快土地复垦。延安市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根据自身地形地貌特征,因地制宜地提出了治沟造地土地整治重大工程,通过闸沟造地、打坝修渠、垫沟覆土等主要措施,在巩固退耕还林已有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满足延安高原地区粮食生产和城镇发展的用地需求。
1 治沟造地的背景及其主要工程措施
延安地处黄河中游丘陵沟壑区,位于陕西北部,由于其纵横交错的沟谷地貌,在经过暴雨的冲刷后,黄土极易流失,再加上近几年不合理的乱砍滥伐,导致黄土高原地表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的加剧也使得延安地区的人地矛盾日益突出,为了保持生态环境,自1999年开始我国实行了生态退耕战略,从治理效果来看,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是随之也带来负面影响——黄土高原粮峁面耕地面积受植树造林规划影响可用区域减少,在退耕还林还草的核心区域出现了人-粮关系紧张,农户的生计受到了制约,迫切需要寻找一个新的措施来平衡粮食生产与生态环境保护,考虑到延安地区沟谷纵横交错,其广泛分布的沟谷河道未得到有效开发利用,以闸沟造地为特点的沟道土地综合整治工程便得到了开展,简称“治沟造地”。
此次延安治沟造地重大土地整治项目根据各区县实际情况进行工程设计,主要包括:土地平整工程、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以期整治后的沟道地块达到“田面平整、交通便利、利于机械耕作”的标准,实现农业的规模效益和集约效益。
1.1 土地平整工程
项目区土地平整工程分为坝地恢复、新建坝地、新修沟台地和沟台地平整四种类型:(1)坝地恢复就是对现有坝地按照便利机耕、便利农民生产的原则重新进行规划和整治,整治内容包括旧坝地治理和盐碱地治理:旧坝地治理是将先前被暴雨、洪水、滑坡等自然灾害损毁的旧坝地重新进行修复,通过新修排洪渠,田面平整,边坡修复等措施,恢复旧坝地的生产能力;盐碱地的治理主要是采取覆土兼疏通排水的措施。(2)新建坝地主要是对原有的自然沟道进行回填。依据沟道纵比降,在沟道布设土挡墙及田坎。(3)新修沟台地应结合新建坝地的取土,将原缓坡地整治为宽行沟台地。(4)沟台地平整以现有田块(旧田块)分布为主,将小块、零碎田块合并,就地平整,大弯就势小弯取直。
1.2 排水工程
排水工程主要为在项目区修建的排洪渠道,其中以土质排洪渠为主,部分采用浆砌石渠;主要的渠系建筑物为陡坡,从而形成坝地排洪体系。
1.3 田间道路工程
方便治沟造地实施项目区内的交通运输,使机械化耕作更好服务田间作业,各项目区也兴建了完善的道路系统:包括连接田块与村庄的砂石田间道路以及连接田块与田间道、田块之间的土质生产道路。
1.4 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
治沟造地项目区主要涉及的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包括沟道治理、农田林网和坡面防护三个主要工程:(1)沟道治理工程:根据项目区地形和地质条件,沟头控制流域面积均较小,所以在沟头防护工程中采用修建拦洪堤,拦蓄滞洪,使洪水平顺地进入下游排洪渠;在沟口修建控制性土挡墙或淤地坝,并配套溢洪道,减小主沟道的排洪压力。(2)农田林网工程:为改善田间生态环境,在田间道一侧栽植刺槐;在淤地坝上游淤面以上及下游坝坡种植草皮护坡,防止雨水冲刷造成损毁。(3)坡面防护工程:在沟道两侧削坡取土时,为了保证边坡稳定性,在开挖边坡上每隔5m高度设置宽2m的平台,形成斜坡和平台交替分布的阶坡式布局,坡面采用穴播种草进行防护,平台上种植乔木以稳定边坡;为防止雨水冲刷削坡坡面,在高边坡戗台布设土质截水沟,并顺沟每隔50m沿坡面修建竖向浆砌石排水沟,与沟内土质截水沟贯通。
2 治沟造地在土地整治工程的创新举措
此次治沟造地重大土地整治项目的实施区别于以往的土地整治项目,在设计方案可行性研究时,就充分地考虑到项目区内的各项因素,科学地利用黄土特性开展工程选址、坡(下转页)
(上接页)面防护和就地取材的规划设计,全面地考虑到了项目区的自然地理情况,合理利用水资源,系统构建了沟道綜合防护体系,科学治理水土、防止生态灾害、保障生态安全是治沟造地项目的最终目的。
延安治沟造地土地整治重大工程的设计方案区别与传统的土地整治设计方案的创新点就在于以下三点:
(1)农田林网建设不够系统化,植物防护不到位,针对这一问题,此次治沟造地工程重点强调了后期工程的植物防护,在沟头梁峁、开挖坡面、坝坡埂坎、道路沟渠等工程易损但重要部位进行了一定的植物防护措施,在维持沟道生态环境的同时,也对一些容易发生水毁的工程进行生物加固。
(2)在以往的沟道治理工程中,对于沟头的工程布置略微考虑不周,容易造成沟道内的水土流失,同时经过长时间的雨水冲刷沟头容易发生下切,本项目考虑到这种情况,对沟头布置了防护工程,并且在区域内规划修筑谷坊,有效增强沟道的稳定使用性。
(3)坡面防护工程,考虑到河道内的坡面易受雨水冲刷,因此本次工程设计合理地布设了截水沟和排水沟,将以往未能引起重视的坡面工程再配以生物防护措施,起到拦截雨水、减少坡面径流的作用,进一步确保沟道安全。
3 结论
延安治沟造地工程作为全国土地整治的一种模式创新,在维持已有退耕还林成果的同时,创造性地开辟了增加耕地的新思路,同时也保证了耕地质量,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统筹城乡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充分地发挥其综合效益,为黄土高原地区的生态安全维护、农田保护、农业增效提供了新的机制,同时也为农民增收创造了新平台,真正实现了“增良田、保生态、惠民生”。
[参考文献]
[1] 邱杰,刘琳,郭义强,余莉.我国土地整治研究动态与发展趋势[J].贵州农业科学,2013(08).
[2] 林泉.土地整治工程技术及发展趋势[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17).
[3] 刘春芳,刘立程,何瑞东.黄土丘陵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生态系统服务响应研究——以榆中县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为例[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8(12).
[4] 王忠禹,王兵,刘国彬,刘佳鑫,李兆松.黄土丘陵区典型植被枯落物坡面分布及混入土壤对土壤性状的影响[J].自然资源学报,2018(11).
[5] 白银.渭北旱塬典型矿区水土流失现状及治理经验探讨[J].地下水,2018(06).
[6] 强大宏,艾宁,刘长海,刘广全,罗梦娇,强方方.陕北黄土区退耕还林后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含水量动态研究[J].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8(06).
[7] 吴俊.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解析[J].农家参谋,2018(20).
[8] Chen Yiping, Wang Kaibo, LinYishan, etal. Balancing green and grain trade[J].Nature Geoscience,2015(10).
[9] 雷宁,赵彩云,郝起礼.治溝造地工程对耕地质量等别影响的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01).
[10] 刘彦随,李裕瑞.黄土丘陵沟壑区沟道土地整治工程原理与设计技术[J].农业工程学报,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