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双喜
网上有个段子:“什么是成功男人?3岁,不尿裤子;5岁,能自己吃饭;18岁,能自己开车;20岁,有女朋友;30岁,有钱;40岁,有钱;50岁,有钱;60岁,有女朋友;70岁,能自己开车;80岁,能自己吃饭;90岁,不尿裤子。”
从这个段子可以看出,人的一生是一个轮回,如果用一个曲线图来表示,就是一个正弦曲线图。人的能力、知识、经验在不同的年龄段是不同的。能力发展大体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出生到成年的能力发展期;第二阶段是到达最高水平后保持高峰的能力高峰期;第三阶段是高峰之后随年龄增加逐渐衰退的能力衰退期。
职业经理人何经华把第一个阶段叫做“无知无力”,从出生开始到25岁,处于青少年时期,知识不是很丰富,身体也没有长成熟。第三个阶段叫“有知无力”,从55岁到生命结束,一个人积累了很多的知识经验,可是年纪大了,身体走下坡路了。中间的三十年(从25岁到55岁),是一个人“有知有力”的三个十年。孔子说的“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就是指第二个阶段。
据国外研究发现,不同阶段人的每种能力的发展速度是不一样的,大多数心理学家倾向于认为20-34岁之间是能力发展的高峰期。
从表2可以看出,知觉能力在10-17岁达到高峰,而记忆力、动作与反应速度、比较和判断能力则在18-29岁达到高峰。除了发展速度不同外,能力保持高峰的时间长短也不同:思维能力(比较和判断)保持高峰的时间较长,直到49岁还能保持高峰不变,时间长达20年之久;知觉能力高峰期较短;记忆力大约在30岁以后开始衰退。所以,要学知识打基础,当然是越早越好。“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由于人的知识、经验和能力随着年龄变化而存在差异,因此,每种职业都有其适合的年龄阶段,比如:计算机程序编写人员的年龄几乎都在35岁以下。而且,每种职业都有其最佳的从业年龄阶段,比如:管理工作者的峰值年龄为50岁左右;技术工作者的峰值年龄为45岁左右;科研工作者的峰值年龄为37岁左右。
马云说,要在阳光灿烂的日子修屋顶,不要到下大雨去修屋顶,生儿子一定要年轻力壮的时候生,别到80岁的时候生,因为你已经没有力气了,也不知道怎么管教他了。这其实告诉我们,在什么阶段就要去做这个阶段该做的事。
人生第二阶段的三个十年,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时光,一个人在事业上发展得好不好,全看这三十年。在这三十年中,每十年又是一个小的阶段,而每一个小的阶段,其目标、重点都应该有所不同(见表3)。
●第一个十年:多干活
第一个十年,通常是一个人刚刚大学毕业初入职场打拼的阶段(如果没有读大学,该时间点前移到18岁)。此时的我们可能只是个小职员,没有成家甚至还没有恋爱对象。但这十年是一个人职业生涯中最关键的十年,是修身、齐家的十年,如不成则基本不成,如小成则人生小成,如大成则前途不可限量。
这一阶段的目标是探索和弥补自身短板,最重要的是为自己多积累一些厚度。就像练功夫一样,先要把马步扎好,要学会做人、做事最基本的技能,比如时间管理、沟通技巧、商务礼仪、公文写作等等。千万不要放弃任何学习的机会,要尽量选择一些有挑战性的工作,多历练自己。简单地说,就是要多干活,不要计较多做一点分外事、多帮一点没有利益的忙,这些经验和技能往往是教科书里没有的。只有自己经历过才会懂得,经历过的那些挫折,都会累积成坚实的基础。谁在这十年里对自己投资得多、基本功扎实,谁就能在未来20年里笑得越灿烂。
在这个十年,你的收入可能只够勉强支撑一个家庭,也有可能有了房子、车子,但是还做不到财务自由。但是此时不要过于追求高工资,你的同学也许比你工资高两三千,或者早一年升任主管、经理,那也不要紧,不要算小账,而是要算总账。从学校毕业的第一天,到退休前的最后一天,总共加起来能挣多少钱?一项研究得出,一个人40岁之后能赚到个人财富的85%-90%。所以,当你一段时间内收入不如别人时,不要气馁,因为你不知道别人在获得收入的背后付出了什么,如果你觉得自己收入不够高,说明你努力得还不够。
●第二个十年:多看外面的世界
第二个十年,也许你的孩子已经五六岁,你可能换了房子、车子。如果干得不错,你已经是部门经理、总监,有部分人甚至能做到高管,但是大部分人可能还只是中层。25岁,你可以相信龜兔赛跑,但到了35岁就得学会田忌赛马了。你需要掌握处理复杂事物的技巧,比如业务的统筹规划、资源冲突的协调、影响和说服他人、激励和培养下属等等。同时,你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改善心智模式,重要的是积累自己的人脉关系,打造自己的个人品牌。
这十年是在一个人的长板、爱好和外界需求之间寻找交集的时候,是一个人有更高追求、拓展长板、脱颖而出的时候。在这一阶段你会发现,要补齐短板已经难上加难了,比较好的办法是专注于自己的长板,与能够弥补你短板的人为伴。比如,拥有绝佳的口才,那就力争成为公司里最优秀的演讲者;擅长协调,那就展现出资源整合能力。要将自己被他人所欣赏的那部分价值最大化地表现出来,打造自己的个人名牌,在职场上树立自己的品牌。当带着空闲职位或升职机会的老板来寻找能够解决问题的人时,你才能从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
尽管这个阶段是一个人能力的巅峰时期,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定是一个人事业的巅峰期,因而,此阶段的我们还要再接再厉,多结交一些跨领域的朋友,多接收外面世界的信息。无心插柳柳成荫,年轻时候的勤奋付出,往往会在年纪大了以后带来不可估量的财富。此阶段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因为自己成为管理层就远离一线,把所有具体工作都甩手给下属做,其实业务生疏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
●第三个十年:多听别人的意见
第三个十年,你可能做到一个公司“C”级别的高管,这个时期才是财富积累的开始,收入会远大于生活所需。第三个十年应该是很舒服的阶段,但是这个时期人的能力、精力和激情已经走下坡路了,对新鲜事物的学习也没有以前快了,因此这个十年要有开放包容的心态,要多向年轻人学习,多授权给他们,多给他们机会。能力的衰退是必然的,但是持续学习能够减缓衰退的步伐,从而延长一个人的职业生涯。
在这个世界上,唯一不可阻挡的是时间。笔者始终相信一句话: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多走一步错路,就必定要在以后以十倍的代价去修正。年轻的时候疯玩,在本该吃苦的年龄选择安逸,人到中年就会百般局促。这样倒挂的人生容易导致结局惨淡。
在商业界,李一男无疑是一个天才:23岁入职华为,两周后成为高级工程师,两年后成为总工程师,四年后成为华为最年轻的副总裁,曾被任正非认定为接班人,被李彦宏认为是最适合百度CTO的人选,妥妥的“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但是天才最大的问题就是自我认知偏差。早期发展得过于顺利反而让人迷失方向。所以才有了其后的锒铛入狱。只有像孙悟空被压在五行山下那样,受过挫折才能促其自我反思。苦难的经历是宝贵的财富,该经历的没有经历,后面会有更大的挫折來给前面的松懈补课。笔者就认识这样一个人,年轻时在国企工作,平时打打麻将,喝喝小酒,拍拍马屁,30岁出头就混到副处级,感觉生活美滋滋的,但是却没有学到什么真本领。快到50岁时,单位裁员,他因业务拿不上手而被炒了鱿鱼。无奈之下,他加入一家小公司参与创业,拼了老命加班出差,咬牙挺了几年业绩却没见好,接连关闭了两家分公司,最终还是把自己的本钱都赔进去了。
人与人的能力、性格、兴趣、机遇有很大的不同,职业规划肯定会因人而异,但是,能否把握职业生涯的三个关键节点以及如何度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一生在事业上的成败。在该吃苦的时候吃苦,在该奋斗的时候奋斗,回头有一路的故事,低头有坚定的脚步,抬头有清晰的方向,这才是最完美的职业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