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耶
小时候,我一直觉得“江南”是一个很美的意象,同时也认为“北方”充满了褒义,我在江淮之间,不南不北的,十分尴尬。然而,这是不能选择的。我像一株卑微的植物,在分水岭的北侧,天天面对村庄前面的河流,想象它的前生后世。有时又像一只弱小的动物,用平常的生命力,在河流的一边行走,寻找它的源头和尽头。还有很多时候,我长久地坐在一个地方,努力回想我的过去和前生,也想象未来会是个什么样子。我在中间,仿佛被挂在半空中,不上不下的。
后来在地理书中了解到,中国最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就在这里,就在我的河水流动的地方。二十年后,我在淮河边上的一座煤矿安置下人生,从空间上确定了我的中庸方式;再十年,我到煤矿井下工作,走在千米之下的巷道里,有时会仰起头看,目光在煤的黑中停住,有一滴一滴水落下来,我不知道它们是不是来自分界线上的那条河流。仿佛处在了中心,在分界线上,我获得了更多的自由。向左边偏一点儿,我就在北方;向右走一步,就到了南方。我仿佛有了两个身份,比如煤矿职工和诗歌写作者,两者界线分明却又暗暗联结。
周围的事物恪尽职守,出生,生长,开花,结果,衰老,直到死亡,每一步都是认真的,充满着仪式感。大自然本来是十分严肃而严谨的。命里已经饱含了运数,人类只是自然的一个成员,在天道的运行中一次一次轮回。
只有在临界的位置上,才能更深切地感受到一点一滴的变化。是的,我对时间、气候十分敏感。即使远离家乡,即使后来到了外地生活,我仍然能敏锐地觉察到周边事物的微弱变化。阳光落下来,每一天、每一刻都是不一样的,在此地,阳光对时间的刻画最为明显。
这是诗意发生的最好方式。我觉得。这是我写诗的依据。
不管我看见还是看不见,它们都是浩浩荡荡的,奔向一个方向。我偷懒一点儿,滞后于它们,看到了夕阳西下时,在山坡上半天不动,仿佛充满着留恋。被一条界线约束或连接,向两边发散、发展。我想到了分离,想到了所有亲人,想到了遥远的时间里,曾经或者将要端坐的那个我,孤苦伶仃,茫然无措。于此,我更真切地认识到了自己作为人类的存在,思想里,有巨大的洪流,在暗中浩浩荡荡,不知所以。
江 耶:本名蒋华刚,安徽定远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煤矿作家协会理事。作品在《诗刊》《中国作家》《解放军文艺》《清明》《星星诗刊》《阳光》等报刊发表,入選多种选本,获安徽文学奖、全国煤矿文学乌金奖等多个奖项,著有散文集《天在远方弯下腰来》《墙后面有人》、诗集《大地苍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