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0007长沙市中心医院,湖南长沙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会产生水肿、呼吸困难以及咳嗽等症状,如果患者临床症状严重,还会产生腹水、心包积液、乏力、腹胀、胸腔积液以及嗜睡等,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生存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1]。由于气候环境的改变,COPD的发病率及死亡率不断升高,随着目前医学模式以及医疗研究水平的快速发展,对于COPD急性加重期的治疗已经受到了临床各界的高度关注[2]。收治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100例,分别给予常规治疗和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雾化吸入方案治疗,对比其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10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57~77岁,平均(64.14±3.16)岁;研究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58~78岁,平均(64.22±3.17)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方法:①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抗感染、解痉祛痰以及氧疗等[3]。②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头孢哌酮舒巴坦使用剂量为2.0 g,将其置于氯化钠溶液中为患者提供静脉滴注,2次/d,雾化剂选取复发异丙托溴铵气雾剂,将其和生理盐水进行充分混合后为患者开展雾化吸入,2次/d,20 min/次,之后采取清水进行漱口[4]。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表2 两组治疗后PEF、FEV1以及FEV1/FVC对比
评价标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肺功能指标改善情况。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研究组接受治疗后PEF、FEV1以及FEV1/FVC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COPD在老年人中发病率非常高,表现特征为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随着病情的不断加重,病程时间延长,此病的复发率升高,受到多种因素影响非常容易诱发COPD急性加重,此时患者的临床症状也会随之加重,气道阻塞,导致呼吸困难,影响到患者的身心健康,所以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需要接受积极有效的治疗,从而良好控制病情[5]。通过本文对比研究结果可见,两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接受治疗之后的PEF、FEV1以及FEV1/FVC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为慢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提供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效果理想,能够改善患者肺功能指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