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沟通融合的实践
——以浙江省武义县熟溪小学拓展性课程建设为例

2019-11-06 08:18张智武
教师博览 2019年8期
关键词:婺剧创客中华

张智武

(武义县熟溪小学,浙江金华 321200)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推进,无论是从个体角度看当代学校教育有关个人健康、幸福人生导引问题,还是从社会角度看民族文化的培根导引问题,都可以归到更为综合和以时间为维度的一个新问题——现代与传统纠缠中的文化发展的未来导引问题。现代与传统的纠缠是今日中国文化生境中十分突出和独特的一个景观。传统源自于历史的积淀,不仅有凝固的历史态,还有存活于当下的现实态。在社会常态稳定发展时期,文化更多呈现的是传统的承继与发现、局部更新。

一、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沟通融合的思考

立德树人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核心所在,而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引导青少年学生更加全面准确地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认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想信念,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学校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

学校是人类社会、民族文化繁衍纵向沟通的最重要的机制,继承和发扬文化传统,参与当代新文化的创造,是学校作为社会存在之必要的重要依据。目前,国内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出现了一些新气象:由民办或办学机构提倡和掀起一股“国学”热。这是值得学校关注的现象,也为学校在继承、发扬传统文化方面提供了社会条件。但学校新文化的创建不能仅仅局限于此,而要着力于传统与现代的沟通。因此学校要完成适应新时期发展所提出的新文化任务,唯一的出路是参与到社会新文化的构建中去,按社会发展的要求和时代的精神,构建超越现实的新学校文化,这是学校面临的文化使命。[1]从这个角度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学校也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

(二)创新和发展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好的传承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学校文化的建设要处理好教育改革中传统与现代的关系,真正面向未来的学校文化,是扎根于传统与现实的文化土壤之中,孕育出超越历史与现实的文化。它需要对传统的深究、激活与更新,也需要对现代基于当代中国社会和教育实际的、面向未来发展的整合与创造。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学生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这也成了需要我们思考的问题。

要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笔者认为,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一是要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价值的转化与发展,使之更适于社会主义教育的宗旨;二是要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与形式的创新和发展,使之更适于当前小学生的实际。总体目标,就是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一种学校文化,使之成为滋养学生成长的土壤。

(三)小学生创客启蒙教育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与发展的有益尝试

开展学校课程建设的过程中,要确定“培养优雅灵秀、行知合一的‘小创客’”学生培养目标。“小创客”有两层含义:一是倡导创客文化,即勇于创新,努力将自己的创意变为现实;二是区别于严格的“创客教育”:“基于学生兴趣,以项目学习的方式,使用数字化工具,倡导造物,鼓励分享,培养跨学科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一种素质教育。”即学习方式不局限于项目学习,可结合课堂教学开展;学习工具不局限于数字化的工具,也包括传统的手工制作等。小创客教育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转化为具体和系统的基础教育阶段育人目标,涵盖了通过学校学习应该掌握的人类文化工具,也包括适应21世纪信息时代所需的创新、批判性思维、沟通交流和团队合作等“胜任力”核心素养,在继承中华文化明德修身、止于至善的精神内核基础上,提倡做中学,学中“玩”,“玩”出品质与内涵。

教育规律表明:“做中学”是有效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小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感的有效手段,如开展国学吟诵活动,练习写汉字书法,学习戏曲表演等。而“做中学”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与发展打开了实践之门,如诗词创作、戏曲故事的改编、家庭节庆活动的设计、相关物品的制作等。而“小创客”的培养就是鼓励学生“做中学”,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笔者认为,开展小学生创客启蒙教育,可以实现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融合,并在“小创客”培养过程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和发展。

二、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方式互通融合的实施过程

在拓展性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学校应本着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原则,不断完善管理机制,先后构建学校层面、年级、班级的过程性监管与成果展示制度,形成自上而下的三级管理、评价、展示机制。

(一)学校层面:以庙会的形式展示课程成果

学校层面课程展示与评价方式有多种,东岳宫庙会是其中重要的方式之一。将文化艺术节办成庙会的形式。庙会活动既是熟溪小学“毓秀课程”成果的全面展示,也是“体验、探究、服务、创新”新学习理念的具体实践。庙会期间举办的各项活动,强调在体验式活动中,发挥师生智慧,激发师生科技、艺术文化兴趣和爱好,提高我校师生实践及创新能力。组织庙会活动的另一宗旨,总结现阶段课程改革成果,呈现以“药·茶·剧——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小创客启蒙教育”特色课程建设,夯实“钟灵毓秀”办学理念,促进学校教育全面和谐发展。

校园内,举行了一场热闹的跨年民俗文化庙会——东岳宫庙会,庙会分观赏区、体验区、探究区、美食区、展演区五大区块,包含了许多同学们喜闻乐见的活动。这些活动全部由学校里的书法、美术、铜管乐、舞蹈、手工艺、茶文化、天文、美食等50 余个“小社团”成员主持开展。另外,还有县司法局、红十字会、疾控中心、图书馆等社区小社团联系单位组织的法制宣传、应急救护培训、卫生健康知识大赛等活动。

在玩的过程中,重在知识的运用。在天文社团摊位前,社团成员将相关科学知识编成百条问答题,参与的同学每答对一题可获得一个“毓秀币”(校内虚拟货币),而且还可以通过天文望远镜观测太阳黑子。不但增强了同学们运用课堂知识的能力,而且学生们运用课堂学习的知识完成活动任务,都很有成就感。

在“美食一条街”摆摊的同学,都是六年级的美食社团成员。在家长志愿者的帮助下,各种武义小吃的美食琳琅满目,麻糍、切糖、芋饺、煎饺、切糕、红薯条、彩色汤圆应有尽有。孩子用活动中赚来的“毓秀币”购买自己喜爱的美食……

这次庙会,堪称是熟溪小学开展“小社团”建设以来一次成功的现场展示,展现了“小社团”蓬勃的生命力和缤纷夺目的光彩。

(二)年级层面:整合课程实施的各项资源

学校拓展性课程面向全体学生,在课程安排上,根据学习活动的难易程度分高年级和低年级两类,在学习内容上,以其丰富的学习样式和趣味性的学习内容适应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学习要求,故而不同的年级学习任务不同。

如三年级开设的《创意生活》,就是试图从生活入手,从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的教育养料,通过开展与社会生活相结合的实践活动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一些初步的生活与交往技能,培养他们乐观的生活态度、高雅的生活情趣,使他们在德、智、体等各方面获得良好的发展。该课程属于创意课程类,关注的是学生生命的成长过程。

从下表的课程内容中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该课程是基于学生爱好,充分考虑学生年龄特点,并结合学校学生培养目标而设置的。其实施需要充分挖掘身边丰富的资源,挖掘家长、友人的生活资源。

《创意生活》课程内容创意手工装点美丽生活1.自制洗手液2.自制成长相册3.棒冰小人4.树叶贴画5.布贴画6.叠“豆腐块”7.DIY花瓶8.棕榈“蚱蜢”9.水果电池10.圣诞树11.魔术气球12.毓秀校园的皂动13.鸡年灯笼14.风筝制作15.端午挂香包、挂菖蒲艾叶16.竹筒水枪快乐生活之舌尖上的美味1.小小麦饼香2.大大南瓜小小饼3.多彩蔬菜面4.传统美食之麦饼5.七彩蔬菜馒头6.传统美食之卷饼7.传统美食之馄饨8.传统美食之包子9.传统美食之饺子10.传统美食之汤圆11.传统美食之清明粿12.蛋糕DIY 13.水果拼盘14.传统美食之粽子

《创意生活》从2016年秋学期起开始实施,由各班班主任负责,聘请家长、友人为校外辅导员,担任课程的实施者。在课程形式上,主要采用以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为主的“活动—发展”的教学方法,辅之以必要的“情景—质疑”启发式教学法,模拟实践教程的实施。其评价,采用学生自评、小组互评、班级展示相结合,过程评价与作品打分相结合,教师评分与学生互评相结合,情感态度与协作精神相结合等多元评价方式。

低年级学生的婺剧课程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做了如下的安排:

认识婺剧:婺剧发展历史、唱念做打特点、脸谱戏服赏析;动手环节为戏服体验、动作模拟。

中国地方戏:中国戏曲特点、主要剧种特征、代表人物;动手环节为听音识戏,手绘著名戏曲唱段插图。

世界戏曲:不同国家戏曲形式、从戏曲了解当地风土人情、中外交流;动手环节为名作诵读,标识性地理环境认识。

婺剧堂会:以听婺剧堂会形式,体验相关茶艺、书法、楹联等相关传统技艺;动手环节为体验和动手操作。

婺剧与美德:用婺剧的不同故事,讲述中华传统美德;环节为电影课,用电影讲故事。

脸谱识善恶:通过婺剧脸谱,引导孩子认识社会百态,学会适应社会能力;动手环节为给现代社会上的不同行业画脸谱。

南腔北调说金华:通过婺剧不同唱腔,介绍金华地区的文化交流、历史传承;动手环节为学生向父母了解自己族谱姓氏,讲自己的故事。

从上述两个年级创毓课程的案例中,我们也不难发现,学校各年级拓展性课程的开设,不仅是课程为学生所喜欢,并富有地方特色,而且能充分利用周边各类资源为“我”所用。其课程资源的开发,自然也是由各具特色的各类校外辅导员等“教师”与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产生、丰富并形成的。

(三)班级层面:拓展学生的学习方式

在终身教育视野下,教育应当关注人发展的全面性、连续性以及个人与社会生活的综合融通。对于学生来说,班级提供了具体的、特定阶段不可缺少的生命时空、群体与组织关系和实践活动。班级生活是一种综合融通的教育,是与终身教育直接沟通的教育,是直接生成整体的人的教育。[2]在学校课程理念的引领下,班级层面的综合实践活动也持续开展起来,下面展现的是SX 小学一(1)班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的部分概况。

1.折一折,“玩”出我们的原创红包袋

他们用红色卡纸做红包袋,写上简练的祝福语、祝福词,绘画加创意剪纸贴画等手法,创造了属于他们自己的独一无二的红包袋。

2.改一改,“玩”出自己的小书架

惠同学在假期整理自己的房间时,发现了一个闲置的置物架,在妈妈的帮助下,成功创造了属于她自己的小书架。

3.变一变,“变”出了百变书柜

彤同学用废弃的泡沫箱和彩色胶带纸做出了一个独一无二的书柜,利用废旧的物品打造出让人惊喜的软装,让生活更加绿色。

4.绑一绑,“玩”出奶粉罐收纳凳

随着妹妹的降临,家里奶粉罐多了,玩具也多了,怎样发挥其二次作用呢?欢同学在妈妈的帮助下发明了一款奶粉罐收纳凳,既可以做收纳凳,玩具还可以分类整理在里边,一举两得。

5.画一画,设计出自己的夏季班服

班服班帽设计,每个同学先在稿子上设计,然后在衣服上发挥自己的绘画才能,成功设计了属于自己的夏季校服与一款与众不同的帽子。

三、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沟通融合的成效分析

小学生创客启蒙教育融合在所有课程的实施过程中,集中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里。综合实践活动是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转化为活动主题,通过探究、服务、制作、体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跨学科实践性课程。

(一)学生的成长:在文化滋养中开拓创新、优雅灵秀

1.在积极的探究实践中,培养了小创客群体

随着课题的深入研究和学校相关活动的不断开展,两者的结合为学校小创客提供了一个发展的平台。近两年,学校的创客氛围越来越浓,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行为、创新能力的小创客群体正在逐渐形成。如,开展科技节活动,学生的参与度有了很大的提高,小发明作品以及现场创意比赛作品的质量都比前些年有了较大的提升。

2.“做中学”,“玩”出科学洞察力

杜威指出:“如果实验科学的进步有所表明,那就是除非作为做的产物,否则就没有所谓真正的知识和有效的理解……人们如果想发现某种东西,就必须对事物做一点什么事情;他们必须改变环境。”[3]这种方法论的重点不是对环境作出了多少改变,而是从中形成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习惯。在创客思维的引领下,学生的创造力得到有效开发,创新思维、复杂性思维获得长效发展。低段的学生把构建班级日常生活的丰富性与假期研究结合起来,大大提高了实践的维度与深度,创生了精彩、丰富的童年,更促进了创新思维的发展。高段学生把课堂所学与日常生活更加紧密结合在一起,把生活场景做成剧本搬上了舞台。

(二)教师的成长:在传统与现代的融通中提升教育品质

1.课程开发与综合融通能力的提升

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锻炼了部分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但课程体系建设对绝大多数教师来说都是一个新领域。而在全面深化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解决的已经不只是按国家课程标准来衡量学生学习的“绝对成绩”问题,而是如何根据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潜能来因材施教、提高“相对成绩”的问题,这就要求自始就参与到学校课程构建的每一个环节。以培训项目的形式,教师分层参与了学术报告、方案研讨与论证、拓展性课程开发等环节的工作,实现了上与下、专家与一线教师的良好互动。

2.在学术团体建设中,助推特色课程发展

为了实现教师助推特色课程的开展与发展,学校首批成立了茶艺、婺剧、中草药、假期活动研究、创客、习作教学研究、智慧数学等7 个教师学术团体。各学术团体开展了较为丰富的活动,特别是婺剧、茶艺、假期活动研究等团体的活动更为丰富,成效更为明显。活动中做到“两个结合”:一是与专家引领相结合。既利用县里各项培训平台,实现与一些高校专家的对接,也通过各种渠道,与本县各领域的相关专家建立联系,依托他们的专业水准指导相关工作开展。二是与学生活动相结合。通过学术团体教师的努力,学生茶文化学习与表演,婺剧表演、假日活动等发展态势良好。SX 小学被认定为第二批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茶艺社学生陶楚珊被评为“中华小茶人”。

(三)学校的发展:在传统与现代的融通中提升教育内涵

1.立德树人: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实现课程的价值

课程改革在立德树人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SX小学是通过课程实施与学生培养目标相一致来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首先是挖掘课程的育人价值。比如婺剧课程,他们没有停留在吹拉弹唱的训练,而是通过学科整合开发更多的内容。在传统剧目欣赏中体会国家情怀和与人为善的道理;在以校园生活为题材的剧本创作中发现身边的真善美,在婺剧表演的眉眼传神中学会优雅灵秀等等。其次是在课程实践中实现知行合一。2018年母亲节前夕,毓秀茶艺班的学生担任了全校其他班级的茶艺小导师,向其他同学传授绿茶与红茶的冲泡技艺。学校少先队适合开展了我为母亲敬杯茶的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此外,小创客启蒙教育的导向,保证了在课程实施中关注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更好地体现了课程的育人价值。

2.弘扬发展:整合活动资源,提升校园的文化品位

营造有品位的校园文化是具身德育所倡导的重要理念之一。在校园活动设计中,有意识融入“药·茶·剧”系列拓展性课程元素,既整合了课程活动资源,同时又提高了校园活动的文化品位。相关媒体报道学校开展的分会场活动,学校部分家长和学生为与会嘉宾制作养生茶点和养生汤,与会代表纷纷留言点赞。

“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小学生创客启蒙教育”研究与学校特色课程建设过程中,学校以考察探索、社会服务、设计制作、职业体验等方式广泛开展以中医药养生文化、茶文化、婺剧文化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综合实践活动的融合,开展了真正意义上的小学生创客启蒙教育,在发展与创新中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的传承。

猜你喜欢
婺剧创客中华
关于婺剧的传承与保护措施研究
“小创客”有法宝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创客
创客
Jinhua Opera in Our School
大力弘扬缙云婺剧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