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莹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高血压较为严重的一种并发症,老年人是此类疾病的高发人群,高血压是一种需要长期药物控制的慢性疾病,对于其引起的脑出血现象,目前尚无较好的治疗方法,常规治疗的效果不太显著,患者的配合度差,影响疾病的预后效果,由于该病的死亡率及致残率较高,引起临床医学的高度重视[1]。本研究探讨了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6月~2019年1月在本院收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无高血压以外的情况。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男33例,女17例;年龄35.9~87.3岁,平均年龄(49.26±13.81)岁。对照组男32例,女18例;年龄35.8~86.4岁,平均年龄(49.51±12.74)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实施常规护理,患者入院之后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呼吸、心率、血压及血氧饱和度等,为患者建立一个安静舒适的住院环境,保持病房的干净整洁,病房勤通风,定期消毒,保持无尘无菌的住院环境。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综合护理,具体护理方法如下。
1.2.2.1 病情观察 加强患者血压监测情况,一旦患者的血压超出正常水平,及时报告给主治医生,如果患者出现瞳孔扩大的现象,则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发展,防止患者出现小脑幕切迹疝,对患者的颅内压进行严密监测,一旦颅内压力过高,立即对患者实施脱水处理,直至颅内压力下降[2]。
1.2.2.2 心理护理 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的评估,主动与患者及其家属交流其疾病进展情况及治疗相关措施,增加患者对于疾病的认知能力,给予患者安慰及鼓励,让患者配合医生治疗,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疾病,增强治疗的依从性。指导患者进行呼吸调整,通过转移注意力或倾诉的方式,帮助患者调整心态,告知患者家属多给予其心理支持,与患者一起面对疾病,增强治疗疾病的信心及勇气[3]。
1.2.2.3 皮肤护理 患者颅内压力过高,住院期间适当调整床头高度至30°,定期为患者翻身及擦背,注意患者的个人卫生情况,每日定时清洁,防止压疮,注意床上用品的清洁,定期更换[4]。
1.2.2.4 饮食护理 给予高血压患者个性化的饮食方案,指导患者多食用钾元素及膳食纤维含量高的食物,从而促进患者排便,保持细胞的通透性。禁食辛辣刺激的食物,养成少食多餐的好习惯。
1.2.2.5 康复训练 患者疾病得到一定恢复之后,为患者制定康复目标,告知患者治疗应循序渐进,先进行常规的训练,根据恢复情况,适当增加有氧运动,保证康复护理的连续性。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压水平,包括舒张压及收缩压。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舒张压及收缩压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舒张压及收缩压水平均低于本组护理前,且观察组舒张压及收缩压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压水平比较(,mm Hg)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压水平比较(,mm Hg)
注:与对照组护理后比较,aP<0.05;与本组护理前比较,bP<0.05
高血压是一种病程较长的疾病,需要患者终生接受治疗,该病具有血压不稳定、长期波动的特点,若患者血管及血管壁出现硬化,则容易出现脑出血等并发症,由于老年患者血液循环速度慢,身体机能逐渐衰退,易患有高血压[5]。据综合研究调查后得知,高血压疾病与患者的遗传、饮食、运动及自身免疫情况有关,针对此类慢性疾病,护理工作是保证患者生命安全的重要保障[6-8]。综合护理是帮助患者及其家属对疾病有初步认知之后,对患者的心理情况进行分析,全面了解患者病情之后,建议病情较严重的患者卧床休息,为其制定康复目标,告知患者治疗是循序渐进的过程,让患者积极治疗、建立信心,相信坚持必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之后,患者的血压水平得以改善,舒张压及收缩压均降低到标准水平,为患者的预后打下良好基础,同时,护理人员应在饮食、作息及运动方面对患者提出更高的要求,全面提升护理质量及护理水平。
综上所述,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方式可有效改善其血压水平,极具医学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