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紫癜患儿急性期凝血状态与消化道出血的相关性分析

2019-11-05 09:10朱丽丽梁玲杨小虎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年17期
关键词:过敏性紫癜消化道出血儿童

朱丽丽 梁玲 杨小虎

.

【摘 要】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患儿急性期凝血状态与消化道出血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原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住院的284例过敏性紫癜急性期患儿为研究对象,记录消化道出血情况,以及患儿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时间(APTT)、血小板计数(PLT)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在284例患儿中,入院时伴随有消化道出血115例,占比40.5%。出血组的血浆PLT、FI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出血组与对照组间的PT、TT和APTT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过敏性紫癜患儿体内存在凝血机制失衡,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计数水平联合检测有助于早期预警过敏性紫癜消化道出血的风险,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

【关键词】儿童;过敏性紫癜;消化道出血

文章编号:WHR2019064012

过敏性紫癜(henoch-Schnlein purpura,HSP)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血管炎之一,主要表现为皮肤紫癜、关节炎或关节痛、腹痛/消化道出血及肾脏损害等。该病患者可出现腹痛和血便,约半数患儿大便潜血阳性,部分患者可出现血便,甚至呕血[1-2]。消化道出血如不能及时恰当处置,可发展为外科急腹症,需要手术治疗。凝血功能在过敏性紫癜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中纤维蛋白原(FIB)是机体止血生理过程中重要的凝血因子,其升高和降低提示机体凝血和纤溶失衡[3]。本文作者具体探讨与分析了过敏性紫癜患儿急性期凝血状态与消化道出血的相关性。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样本选择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原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住院的284例过敏性紫癜急性期患儿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1)年龄<14岁;2)符合1990年美国风湿病协会的HSP诊断标准,临床和实验室治疗完整;3)可排除其他引起皮肤紫癜或消化道出血的疾病,获患儿家属或监护人的知情同意;4)治疗前没有应用过糖皮质激素和影响凝血功能的药物。本研究的分类不考虑肾脏损害以及关节受累这两种情况。

1.2 研究方法病史收集:收集的一般資料包括患儿的性别、年龄、临床症状(包括皮肤、肾脏、关节及消化系统受累的表现)、过敏史及其他相关病史。消化道出血判断标准:具有呕血、鲜血便、黑便等症状或大便潜血阳性。凝血指标检测:患儿入院后第2日清晨空腹采集静脉血5mL,采用全血自动细胞分析仪(XN-3000)及全自动凝血分析仪(CA7000)分别检测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L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ogen,FIB)。

1.3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6.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均值±标准差表示,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数据以%表示,对比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消化道出血情况在284例患儿中,入院时伴随有消化道出血115例,占比40.5%。出血组中男65例,女50例;平均年龄(5.66±2.65)岁;临床表现:肾脏损害28例,关节炎36例,腹痛64例。对照组中男98例,女71例;平均年龄(5.23±1.83)岁;临床表现:肾脏损害42例,关节炎56例,腹痛105例。两组的性别、年龄与非出血症状等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凝血指标对比出血组的血浆PLT水平、FI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出血组与对照组间的PT、TT和APTT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过敏性紫癜是临床上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是一种可累及全身毛细血管和细小动脉的变态反应性疾病,普遍发病于儿童,年发病率为10/10万左右。该病的具体发病机制还不明确,但是多数患儿可出现胃肠道症状,表现为腹痛、呕吐、便血[4]。本研究显示在284例患儿中,入院时伴随有消化道出血115例,占比40.5%。

过敏性紫癜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一种可累及全身细小动脉、毛细血管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和学龄儿童[5-6]。很多患儿伴随有消化道反应,腹部疼痛是主要症状,进食后加重。多数患儿呈急性起病,病程具有自限性,男女发病无差异。当前有研究显示过敏性紫癜是由于感染等因素形成的免疫复合物沉积并损伤毛细血管内皮,导致的全身小血管的变态反应性疾病[7]。沉积于血管内皮的自身免疫复合物激活补体,引起中性粒细胞及一系列细胞因子活化,从而毛细血管发生炎症性改变,血管通透性增加,损伤的内皮暴露从而致使血小板黏附、聚集。暴露的血管内皮胶原激活凝血因子Ⅷ,启动内源性凝血系统,引起继发性纤维溶解系统的激活,同时血管受损时释放的组织凝血活酶又可启动外源性凝血系统,使机体发生高凝状态。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液中的组织液渗出,引起多器官水肿、出血和紫癜,如病变累及胃肠黏膜毛细血管可出现各种消化道症状,包括腹痛、呕吐和消化道出血,甚至少数患儿以消化道出血为首发症状,但是目前为止消化道出血的具体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显示出血组的血浆PLT、FI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出血组与对照组间的PT、TT和APTT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已往报道一致[8]。不过本研究没有进一步明确HSP伴消化道出血的分子机制和免疫机制,还有待将来更深入的实验研究。综上所述,过敏性紫癜伴消化道出血患儿血小板计数和纤维蛋白原数值存在显著异常,应该加强对血小板以及凝血纤溶指标的检测,有利于预防和控制消化道出血。

参考文献

[1] 兰连成,杨梅雄,单庆文.Th17在腹型过敏性紫癜胃肠黏膜损伤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9,36(01):148-151.

[2] Yang Y H,Huang Y H,Lin Y L,et al.Circulating IgA from acute stage of childhood Henoch‐Schnlein purpura can enhance endothelial interleukin(IL-8 production through MEK/ERK signalling pathway[J].Clinical&Experimental Immunology,2010,144(02):247-253.

[3] 黄志宇,唐清,云翔,等.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发生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J].广西医学,2018,40(09):1004-1008.

[4] 王芳芳,谢庆芝.儿童过敏性紫癜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类型的相关性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8,34(21):3358-3360.

[5] Yilmaz A,Aytac M B,EkiYnci Z.Retrospective assessment of children with Henoch-Schonlein purpura in and around Kocaeli province and comparison with literature[J].Erciyes Tip Dergisi,2014,36(02):62-67.

[6] 岳佳.血清IL-33和TiM-1在过敏性紫癜及紫癜性肾炎患儿临床检测中的意义[D].新乡医学院,2015.

[7] 吴雨珊,居立娟.儿童紫癜性肾炎高危因素的临床研究[J].智慧健康,2018,04(29):147-148.

[8] 马雁军,师美玲.药师参与过敏性紫癜合并消化道出血治疗方案制定[J].山西医药杂志,2018,47(13):1606-1607.

猜你喜欢
过敏性紫癜消化道出血儿童
血管造影诊断与介入治疗在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价值
探讨晚间护理干预对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影响
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临床应用意义评析
低分子肝素与肾上腺皮质激素联合应用预防过敏性紫癜患儿肾损害的效果观察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消化道出血临床治疗观察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孟鲁司特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分析
维C银翘片辅助治疗对过敏性紫癜儿童IgA、IgG水平的影响研究
“六·一”——我们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