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青 崔孝彬
关键词 高校 网络舆情事件 舆情主体 舆情主题 思政教育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2018年西北工业大学政策与战略研究基金资助项目“大学生心理认知视角下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18ZCY10)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赵青,西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助教,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崔孝彬,西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9.10.309
互联网的发展带来系列衍生品,如网络舆情事件,这为高校营造和谐安稳的校园环境带来挑战。2018年8月22日,习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必须把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中心环节……坚持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我们必须科学认识网络传播规律,提高用网治网水平,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1]”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阵地,高校要采取积极措施,认清网络舆情的演化规律并制定相应的处置机制,为大学生树立积极、正确的“三观”保驾护航,为党和国家的事业做出重要贡献。
舆情演化要素。高校舆情的演化是在不同参与要素的共同刺激之下爆发的,其中主要包含舆情主体、舆情主题、传播媒介三者。舆情主体分为在校生和教学管理人员,而高校网络舆情工作的研究,实质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延伸,因此,舆情主体还是以大学生为主;舆情主题是舆情主体因为内外环境因素共同作用,事件得不到顺利解决而诱发舆情主体不理智行为,进而爆发舆情事件的主要因素;传播媒介主要表现为新闻媒体、QQ、微信、微博、校内网、贴吧、论坛等,这些对网络舆情事件的发展起到助推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引导者舆情发展的走向。
舆情演化特点。一是舆情主体更具表达欲望。现今的舆情主体主要以“95后”为主,甚至“00后”已经大批进入校园,他们的思维活跃,维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强烈,不愿被束缚,期望用自己的话语体系表达时代最强音,这为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提出挑战。二是舆情主题多元碎片化。舆情主题的产生可以分为主动刺激和被动刺激,主动刺激可表现为舆情主体因被某件事情吸引而主动在网络上发起话题讨论,从而引起的舆情事件;被动刺激表现为舆情主体因外界的直接刺激或累积刺激引起情绪不稳定,从而爆发的舆情事件。这为高校收集潜在舆情主题带来困难。三是传播媒介影响更深远。互联网时代,传播媒介丰富多元,舆情主体与媒介的接触更加频繁,媒介对舆情的“嗅觉”也越来越灵敏,出于商业趋利的本质,拥有舆情话语权的集团通过操纵媒介引导网民对舆情的认知,达到热点再续的目的,这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也越来越深远。
高校网络舆情的爆发是舆情主体、舆情主题、传播媒介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舆情主题多涉及校园学习生活管理、心理健康、卫生安全、时政热点等方面,舆情演化的过程经历酝酿产生、发酵扩散、爆发整合、回落结束四个阶段,以下将以武汉某高校硕士研究生跳楼自杀控诉导师事件为例(以下简称“事件A”),对舆情发生发展进行分析。
酝酿产生阶段。在此次网络舆情事件中,陈泽民的种种遭遇都是造成此次舆论事件的前因,每一种遭遇都处于可控制的萌发阶段,即不易被察觉的舆情因素累计过程,事件的影响也未波及其他,但个体的负面情绪逐渐产生并积累放大最终释放出压倒性的负面能力,导致悲剧产生。舆情爆发之后,媒体对于事件的反应处于调查阶段,以吸引眼球的方式对事件做出初步回应,但具有一定导向性,常常以标新立异的标题对事件贴标签,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推动舆情的发展,加之网络信息发布把关的缺失、言论的碎片自由化,导致舆情的发展走向具有不确定性。
发酵扩散阶段。“事件A”曝光后,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舆情开始进入发酵扩散阶段,陈澤民的家人、徐海银、石柯、学校等逐渐进入公共视野,媒体等各方社会力量的介入,开始对事件进行深度挖掘,广泛报道,各种因素相互交织,引发网民对事件的兴趣和参与感。网民逐渐投入对舆情事件意见的发表、评论、转发、点赞阶段,随着舆情传播范围的进一步增大,各种社会舆论交织,网民情绪激发,牵引舆情矛盾不断激化。在这个过程中,掌握网络舆情话语权的少数媒介和部分人员将舆情事件置顶增加点击量和出镜率的做法对舆情的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高校大学生作为舆情主体的最大背景支持,在不明事理的情况下,容易盲从,陷入舆论漩涡,使舆情的发展复杂化。
爆发整合阶段。当“事件A”发展到白热化阶段,网民意见不断汇聚、争论、碰撞,基于相似或相同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等因素,形成相对稳定又对立的不同意见群,少数派声音逐渐被强势网络舆论湮没,舆论导向以某一方的意见占上风呈现出来,从而影响舆情事件的整体态势和强弱。但在这个过程中,随着舆情发展状况的进一步深入报道,不同媒体之间的互动、意见领袖的引导、权威意见的左右、专业机构的介入等,网上舆论的导向不会是一成不变的,会随着事件的发展出现多次言论推翻重塑、再分化整合的过程,最终形成舆论高峰。过程中,高校需要及时对事件发声,给出事实参考,引导学生回归理性。
回落反复阶段。“事件A”的回落以该高校做出对导师两年停招的处分告一段落,关注的热度渐渐降低,舆情事件的真相逐渐被大众接受,但不能服众,此次作出的事实通告又在网络引起了对该高校管理作风的新一波讨论,出现反复情况。随着新的舆情事件的发生,关于“事件A”的讨论频度和热度也会走向淡化,意见的强度也将减弱,舆情事件最终结束。
建立宏观舆情管控机制。高校应设立专门的网络舆情管控部门,成立对应的专业工作小组,与省部级舆情中心对接,协调校办、组织部、宣传部、学生处、教务处、保卫处、信息中心等多个部门协同办公,形成合力;做好对大学生日常沟通交流的校内外网络聚集地的监察,对网络舆情主题信息收集和研判,形成预警机制;培养专业的舆情事件调查员和对外舆情发言人,了解舆情事件原委,掌握网络舆情话语主动权,尽早通过多渠道媒介澄清事实,不遮掩,避免陷入舆情猜测窘境,激化舆情。
完善舆情课程设置机制。网络育人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的十大育人理念之一,高校实施“课程思政”,除了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融入课程教学的同时,还应从顶层协调相关教学单位,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和对事物的认知规律,开设系列网络舆情相关课程,将其列为大学生必修学分,从自我意识的认知、社会舆情事件的影响、网络道德秩序的建设等方面强化其对网络舆情相关内容的认识和了解,将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和秩序的思想提前种在大学生的意识中,争取让其在制造或看待舆情事件时,能够尽快回归理性。
搭建学生心理干预机制。大学生心理干预机制可以分为事前干预、事中干预和事后干预,网络舆情的爆发很多时候因为大学生在受到多种外界负面刺激之后得不到有效排解,导致其情绪和心理状态不稳定。因此,事前干预需要提前关注到有类似情况的学生,前提是学院和心理中心做好配合;事中干预是舆情爆发过程中对学生的干预,需要充分了解到学生的实际需求,为期解决心理困扰,稳定情绪,助其回归理智,以起到遏制舆情继续发酵的目的;事后干预表现为舆情事件发生之后,会因为社会舆论的不可控对大学生的心理造成恐慌、懊悔、羞愧、愤怒等创伤,一旦得不到有效干预,学生可能的极端行为会造成更大的网络舆情事件。
培育“意见领袖”引导机制。高校网络舆情在发酵传播的起始、过程和结束阶段往往会形成舆论的引导者,即舆论“意见领袖”,他们引导着大学生对舆情事件的认知。高校一方面要关注具有负面舆论引导倾向的“意见领袖”,了解其产生这种思想的原因,真正关心、帮助解决困惑,达到舆论扭转的作用;另一方面要善于挖掘、培养一批充满正能量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价值观积极的“意见领袖”,当网络舆情发生时,能发挥其大学生同质性作用,将网络舆论的不理智声音进行中和,达到营造和谐网络环境的效果。
培养学生干部预判机制。大学生是高校网络舆情的频发主体,更多与集体一起生活学习,同学对彼此的熟悉度相对较高,日常的学习情况、心理状态等更容易被掌握了解。高校学生工作者要建立一支以学生党员、学生骨干为主体的同辈互助团队,提升其政治站位和政治觉悟,培养发现问题苗头的预判意识,形成常规舆情反馈机制,从而发挥好学生工作者的“眼”和“手”的作用,切实发现同学的日常困難,及时多途径解决好学生的后顾之忧,将网络舆情的发生扼杀在萌芽之中,为和谐稳定校园的创造提供保障。
筹建舆情处置评估机制。网络舆情平息之后,高校要及时对事件发生始末的原因、特点、影响等进行梳理,形成专题案例和相关部门进行研讨学习,认真分析、反思、总结舆情事件发生前后各单位的处置态度,查找学校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过程中的缺失,提出行之有效的网络舆情预案和处置评估机制。同时,做好与其他教育单位案例的分享学习,在实践中不断优化高校舆情管控机制,为更好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和网络舆情工作提供必要理论支撑。
参考文献:
[1] 新华网.习近平出席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并发表讲话[EB/OL].http://www.xinhua net.com/2018-08/23/c_12993824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