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环境设计引领下的首都核心区街道更新实践
——以阜成门内大街整理提升一期工程为例

2019-11-05 05:40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景观生态环境建设研究院
城市建筑空间 2019年9期
关键词:白塔寺大街街道

文/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景观生态环境建设研究院 贾 瀛

1 研究背景

北京老城区格局最早形成于元代,距今已有700余年历史。随着城市经济结构、人口组成、科技水平、生活需求、交通方式的发展变化,老城区的空间格局和硬件设施常落后于城市发展脚步,无法承载与城市发展相契合的功能。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明确了北京“四个中心”规划发展定位,为达到全面落实北京总体规划要求的目标,对首都老城区的提升改造成为城市规划设计领域最重要的课题之一。

2 项目概况

2.1 历史沿革

阜成门内大街(简称阜内大街)西起二环阜成门桥,东至西四路口,全长约1300m,形成于元代建都之时,是北京最古老的大街之一。明代改平则门为阜成门,取《尚书》“阜成兆民”之典故,平则门街随之更名为阜成门街,沿用至今。

元明清以来,北京城内所需的煤炭皆由京西门头沟经阜成门运入,故阜成门又被称为“煤门”。往来客商取“梅”与“煤”谐音,镌刻梅花一束于瓮城城门之上。每当北风呼号,漫天皆白,百姓围炉而赞曰“阜成梅花报暖春”。

作为“阜景文化一条街”的重要组成部分,阜内大街沿线文物古迹众多,如妙应白塔寺、历代帝王庙、广济寺、清果郡王府、中央医院旧址等,是老北京皇家文化、民俗文化和宗教文化的集合载体,全面地映射出北京城深厚的文化底蕴,被著名本土作家老舍先生誉为“北京最美大街” (见图1)。

图1 历史上的阜内大街

2.2 街道现状

2.2.1 空间比例

1993年国务院批复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提出在西二环阜成门至复兴门一带建设国家级金融管理中心,金融街应运而生,鳞次栉比的万丈高楼拔地而起,打破了原1~2层高的房屋尺度和四合院的院落式布局。

2.2.2 交通秩序

随着私家车保有量增加,老城内的机动车行驶、停放空间已饱和,并开始侵占其他空间。在管理部门的调控下,公共交通、非机动车骑行和步行已逐步成为老城内更多人的出行首选。

2.2.3 文化特征

1965年,阜成门被彻底拆除;1997年,北京成为全国首个实现燃气管网天然气化的大城市,2010年,延续了近千年的京西小煤窑采矿史划上句号。新中国成立后,白塔寺庙会停办。人们如今只知该区域文物古迹众多,但其曾经的文化特征已逐渐消失。

2.2.4 项目缘起

2015年,西城区提出白塔寺街区复兴计划,旨在围绕白塔寺历史文化保护片区开展全面系统的整理提升工作,优化首都核心区环境品质,更新街区硬件设施水平,改善老城的工作、生活状况和百姓的生活居住条件,保护和传承首都老城文化这一“金名片”。阜内大街整理提升工程一期是白塔寺街区复兴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3 现状问题

3.1 交通动线交叉

街道南北两侧各设置2处公交停靠站,街道同侧2处站台之间相距100~120m,公交车进出站台与非机动车、其他机动车正常行驶的路线交叉重叠,高峰时存在局部拥堵和安全隐患。

3.2 空间尺度失衡

街道北窄南宽,建筑北矮南高,原本中心对称的平衡被打破,空间比例失调,路口转弯半径过大,街角空间失去围合感,行人过街距离远(见图2)。

图2 改造前的空间尺度

3.3 街道秩序不佳

如图3所示,机动车、快递三轮车、老年助力车随意占用步道和非机动车道停放,影响正常骑行、步行秩序;标识、标牌随意增加,原有废弃或失效标牌未及时清理,造成指示不清或功能重复,凸显出街道设施布置的随意、杂乱;南侧交通岛式公交站台铺装范围过长,误导行人无序横穿辅路前往站台候车,影响了辅路的车辆行驶安全。

图3 改造前的违规停车现象

3.4 街道绿化缺失

原有行道树局部缺失,步行林荫空间不连续,夏季炙烤暴晒,行走体验差;缺少小微绿地和口袋公园,降温增湿功能弱,小气候不佳,街道绿视率低,景观品质差(见图4)。

图4 改造前缺少林荫

3.5 临街业态失当

临街房屋以住宅属性从事商业用途的情况较普遍,经营业务多以奖杯奖牌售卖、五元十元店、日杂用品、零食饮品等为主,与新总规对核心区的功能定位难以契合。随之而来的食品油污垃圾处理问题、外卖员聚集拥堵问题、进出货品占道停车问题等,均为街道管理带来较多难题(见图5)。

图5 改造前的临街业态

3.6 空间利用低效

由于长期积累,老城囊括了城市不同发展阶段的产物,其中有很多不合理建设内容。因年代久远又经产权流转,无据可查且又为既成事实,导致大量空间不当占用或低效利用,而释放这些空间又面临既得利益出让、产权交叉、多头管理等人为阻力,且缺少足够的法理依据(见图6)。

图6 改造前低效利用的街道空间

3.7 缺少休闲场所

老城街道空间紧凑,传统的由交通设计专业主导的街道设计多侧重考虑满足快速交通的安全、顺畅、便利,设计内容多围绕车行道、交通指示标识等布置,缺乏对步行感受、临街居民休闲生活需求的考虑。少有的临街公共空间也多用于布置停车场,缺少绿色休憩空间及休闲活动场地。

4 设计策略

对街道公共空间做“加法”“减法”,且着重做“减法”。“减法”即去除非理性及不合法占用的街道空间,去除生搬硬套、非主流价值认可的文化标签,去除非必要及零散随意的功能性设置;“加法”即增加绿色空间、城市交往空间服务设施、本土精华文化元素等。

5 成果展示

5.1 历史记忆的街道

阜内大街作为一条拥有700余年历史的老街,逐步发展变化形成现在的格局和样貌,充满了历史的积淀和不同时代的烙印。改造过程要充分尊重不同时期的历史遗存,慎重辨别保留和拆除内容,确保对大街全方位提升后,仍能保留老城不同历史时期的痕迹,加强对阜内大街历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位于阜内大街171号的妙应白塔寺,始建于元朝,寺内白塔是中国现存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喇嘛塔,自建成以来便是阜内大街的地标性建筑。1961年,白塔寺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白塔寺山门外的前广场在阜内大街一期公共空间改造提升的范围之内。改造前与阜内大街存在1m左右的高差,原设计的大台阶未考虑无障碍通行,存在摔跌的风险。

改造中通过反复与白塔寺管理方、文物古建专家沟通方案,认真听取专家意见,向古建工匠请教,学习传统工艺和传统材料,最终以矮墙、坡地结合绿篱的生态、柔性手法,消解前广场与大街之间的高差,在美化山门街景的同时,降低了摔跌风险;在场地西侧增设无障碍坡道,确保场地与大街的无障碍联系;按《营造法式》记载的传统工艺,采用尺四方砖、细幔地面及大停泥砖砌筑挡墙、花池,营造新旧一体、与文物和谐融洽且符合规制的整体风貌(见图7)。

图7 改造前后的白塔寺山门前广场

将阜内大街独特的梅花元素,通过传统篆刻手法、建筑营造、家具制作等工艺,融入车挡石、景墙、树池篦子、坐凳、护栏等街道小品设施的设计中,通过近人尺度的细节雕琢,提升街道景观品质,引发行人关注,彰显文化内涵(见图8)。

图8 特色小品设施设计

5.2 安全有序的街道

利用市政设施带,将步行、骑行、绿化、城市家具、非机动车临时停放、标识标牌、路灯电箱等市政设施及市政功能整合,有序布置,保障行人、非机动车、机动车各行其道,动线安全、连续、通畅。

局部步道过窄、临街建筑较高的区段,通过将非机动车道抬升至与步道平层,修正建筑高度与步道宽度的高宽比至1∶1~1∶1.5,显著优化空间比例和步行感受。通过在非机动车道与机动车道之间设置60cm高的机非隔离护栏,有效保障骑行空间,杜绝占用步道和非机动车道违规停车的现象(见图9)。

基于现场调研,对高峰时段公交车进出站台情况进行详细统计,通过数据说服相关管理单位合并街道同侧相距约100m的2处站点,解决乘车人员不熟悉线路、来回奔波的问题,缓解公交车进出站时对其他正常行驶车辆和非机动车骑行的影响(见图10)。

在北侧公交车站和丰盛医院门前2处机动车辆易靠路边停车、占用原非机动车道的区段,利用机非隔离护栏和车挡石,基本杜绝了违规停车现象,将腾退出的步道空间部分用于非机动车骑行,通过非机动车道内绕的方式,避免其与机动车辆的停靠发生动线交叠(见图11,12)。

图9 改造后的市政设施带

图10 改造前后的公交动线

图11 改造后北侧公交站处非机动车道内绕

图12 改造后丰盛医院处非机动车道内绕

5.3 高效集约的街道

结合该片区统一实施的架空线入地工程,提出线杆标识整理综合方案,由市规自委统一调度协调,各相关实施主体和接养单位配合,完成对大街线杆标识的精简、综合和整理,以实现资源的集约利用和低效空间的释放。街道两侧原有各类杆体共计183根,整理合并后剩余55根,杆体数量减少70%;“综合杆”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街道北侧2处影响步道通行的大型变配电箱,通过此次电力设备的统一规划调整,移改置入临街房屋中,腾退步道公共空间近17m2。

对阜内大街地铁站B口周边背街空间进行深入调研,拆除违法建设内容及不必要的围栏设施,清理杂物垃圾堆放的夹道空间,疏通背街场地与外界交流的通道,释放地铁周边原本低效利用的空间。将腾退空间重新整合排布,改造为口袋公园和停车空间,优化街道功能布局(见图13)。阜内大街一期通过规范管理、拆违腾退等手段,累计腾退公共空间面积2449m2,新增步道公共空间面积占原有步道公共空间面积的28%。

图13 改造前后地铁周边环境

5.4 绿色友好的街道

改造前的阜内大街仅有行道树这一种街道绿化形式,采用树种为国槐,且街道南侧东方资产大厦区段、浙商银行区段、金融客咖啡区段行道树缺失,无法提供连续的林荫空间和更多生态效益。街道平均绿视率约25%,街景生硬,缺乏亲和力。

通过对街道空间的梳理和街道秩序的规范,提升了空间利用率,腾退出更多的可利用空间,利用空间补植绿化,形成城市弹性空间。利用花箱、陶罐、木箱等各种手段提升街道覆土,优化栽植条件。补植行道树,引入口袋公园、城市林地等更多绿化形式,补植单株乔灌木171株,新增绿篱地被面积1344.5m2,将平均绿视率提升到40%,局部区段甚至达50%以上,显著提升了街景品质(见图14)。

图14 改造后的林荫街道

6 实施亮点

6.1 以城市设计引导业态转型的规划理念

在阜内大街公共空间设计中,以总体规划为导向和标准,通过对非商业性质的临街经营房屋进行封堵和整治,对手续不完善的建设内容进行规范和拆除,通过机非隔离护栏、市政带等规范街道秩序的设计手法,引导临街小型日用、杂物零售业的疏解,促进核心区业态转型提升,是城市设计切实落实总规要求、引导业态转型,实现“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具体体现。

6.2 以平台共治代替各自为战的项目推动营运机制

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方、决策方、管理方和使用方各不相同,是城市设计复杂性的表现之一。传统的城市管理滞后于城市建设,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建设竣工后管理方迟迟不愿接管,或管理方接管后反映不好用、不好管。

项目开展之初,便在西城区委区政府的指导下,由什刹海阜景建设指挥部作为协调统筹的主体,搭建起一个由四大板块共同构成的,涵盖决策方、设计方、管理方、使用方四方在内的沟通交流平台(见图15),使该项目在设计阶段,决策方和设计方就能充分听取各方意见,管理方和使用方也以主动参与设计过程代替被动接受设计成果,全面提升了设计质量、接养管理水平和人民满意度。

图15 街道共治平台组织架构

6.3 以景观环境设计引领街道更新的创新模式

以往的街区改造类项目多由建筑设计专业或市政交通设计专业牵头,从侧面反映了在城市建设的不同时期,对于街道的定位和功能的侧重。随着总体定位变化,公共空间、广大市民的生活环境如何提升品质,已成为关乎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头等大事。以景观环境设计相关专业为主导,引领街道公共空间品质提升,能够将街道空间更完整全面利用起来,更好地从步行者角度、公众利益出发进行取舍权衡,使街道不仅是通行空间,更是休闲、交流、活动的空间及展示文化生活的窗口。

7 结语

阜内大街整理提升工程是在首都核心区开展的一次较完整且具有革新意识和说服力的街道更新尝试,在设计思路、模式等方面都取得了创新性成果。该项目已作为典型案例,收编入北京市和西城区的街道更新治理设计导则。

大众对公共环境品质提升的诉求越来越强烈,作为风景园林、环境艺术等相关专业的设计人员,应进一步挖掘专业的深度和广度,从环境景观设计视角下城市不同的发展方向出发,开拓新的研究领域,或在原有领域中寻求更高的专业站位。

项目名称:阜成门内大街整理提升工程一期

设计单位: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项目负责人:史丽秀

景观主创:史丽秀、刘 环、孙文浩、贾 瀛

开发团队:北京华融金盈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摄影师:西城区委宣传部于志强

项目地点:北京市西城区

设计规模:街道长度680m

竣工时间:2019年

猜你喜欢
白塔寺大街街道
逛大街
热闹的街道
北京白塔寺历史文化简述
白塔寺片区地图
奇怪的大街
街道生活
白塔寺街区更新: 二十年的美好“纠结”
北京白塔寺药店
风居住的街道
街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