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滨屹立东南冠
——百年复旦法学教育

2019-11-05 08:38:14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供图撰文
中国法律评论 2019年5期
关键词:公学法学院复旦

王 伟 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供图·撰文

陈 立 复旦大学青年副研究员

复旦大学法学教育的历史起源于复旦公学成立。1905年《复旦公学章程》明确包含“政法科”正斋、“政法类”专斋以及“法学”课程。法科是复旦大学历史最悠久的科目之一。

在1905年章程的制度设计基础之上,1910年复旦公学正式开设了“法学”课程(正科)和“法制”课程(中学部)。1911年,复旦公学又开设了“罗马法”“刑法”“国际法”等高级法律课程。

1905年复旦公学章程

1914年2月6日复旦公学法律科招生广告

1911年复旦公学罗马法及刑法学教授丁榕

1913年年初,耶鲁大学民法学博士王宠惠加盟复旦,担任复旦公学副校长、教授,讲授法学通论、逻辑学等课程。1914年2月,复旦公学在《申报》刊登广告,招收“法律科”学生。1915年《复旦公学章程》出现“政治法律部”,相关法律课程归类为法律组(aw Group)。

复旦公学副校长王宠惠博士

1929年9月,复旦大学正式建立法学院,包括政治学系、经济学系、市政学系。同年年底,复旦大学决定在法学院设立法律学系。1930年秋,复旦大学法律学系招收了第一届本科生。1931年,复旦大学法学院获得教育部备案和司法院特许。

1929年9月8日复旦大学行政院常务会议决议:建立文、理、法、商四大学院

1931年2月,复旦大学法学院申请教育部备案的文件

复旦大学法学院院长孙寒冰先生

1935年8月,复旦大学法律学系师生合影

抗战爆发后,复旦大学西迁重庆,复旦法学院也在重庆北碚校区继续开展法律教育活动。1942年1月,复旦从私立大学转为国立大学,之后,复旦法学院设立“司法组”,专门培养法官等司法人才。

1945年复旦大学法律学系司法组课程表

1946年复旦大学法律学系毕业生沈宗灵学位照

1948年复旦大学法学院司法学系简延寿毕业论文封面

1949年9月上海市政府高等教育处关于浙江大学法律系并入复旦大学的公函

1951年许崇德毕业成绩单

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同济大学、暨南大学、浙江大学、英士大学、大夏大学、光华大学共计六所大学的法律系陆续并入复旦大学法学院。复旦大学法学院的实力进一步增强。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复旦大学、东吴大学、震旦大学、南京大学、安徽大学、厦门大学、上海学院、圣约翰大学、沪江大学共计九所大学的法学院(系)或政治学系合并组建华东政法学院。根据1952年9月的统计,在组成华东政法学院的九所高校之中,来自复旦大学的教师最多,有22人,约占教师总人数(65人)的1/3。

1954年,根据中央决定,复旦大学恢复法律系。这一时期,复旦大学法律系名家云集,杨兆龙(1956年由复旦大学外文系调到法律系)、卢峻、向哲浚、孙晓楼、张汇文、张企泰、胡元义、施霖、陈文彬、范扬、丘日庆等人均为复旦大学法律系的教授。由于时代原因,很多老教授无法开课,英雄无用武之地。

1958年8月9日,上海市委决定,复旦大学法律系与华东政法学院、上海财经学院、中国科学院上海经济研究所及历史研究所合并为上海社会科学院,以华东政法学院原校址为新设立的上海社会科学院的院址。

1963年华东政法学院复校。1972年5月,华东政法学院又被撤销,教职员工被整体转入复旦大学(华东政法学院从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即不再招生,1972年时华东政法学院已经没有常规的大学本科生)。

70年代,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开设了具有国际法内容的国际问题讲座和讨论课程,董世忠老师曾给国际政治系的学生讲授海洋法。同时,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在专业课上也加入了法律内容,李昌道老师在“美国问题专题讲座”中曾讲授美国的立法,吴国隽和伍纯武老师在“西欧问题专题讲座”中讲授“法国新宪法与总统制” 。1979年华东政法学院第二次复校,复旦大学部分教师被调回华东政法学院,叶孝信、李昌道、董世忠、汪如龙、张之超、赖彭城、杨奉琨、张世信、刘永清等部分教师继续留在复旦大学任教。

1980年,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招收法律史专业研究生,导师是叶孝信老师,这是解放后上海市第一次招收法律专业研究生。

1981年,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招收改革开放后第一届法律专业本科生。

1983年,复旦大学恢复法律系。

1994年,复旦大学组建包括法律系、国际政治系、社会学系(含人口研究所)的法学院。1995年,法学院之下又设国际经济法系(不久即并入法律系)。

2000年,复旦大学成立单一法律学科的法学院。

2008年,复旦大学法学院从邯郸路校区迁到新江湾校区。

1985年复旦大学任命董世忠为法律系主任的通知

1998年香港特别行政区律政司委托复旦大学举办中国法律讲习班协议书

复旦大学法学院拥有完整的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人才培养体系,拥有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下设国际法学、民商法学、法学理论、法律史等9个二级学科授权点。法学一级学科入选上海市一流学科(上海市重点学科),具有复合型和涉外型两个教育部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与多所世界一流大学的法学院建立了长期稳定的院系合作关系,互派师生到对方开展交流活动。2010年,复旦大学法学院开设全英语授课的“中国商法”国际硕士项目,专门招收外国留学生攻读法学硕士学位。2018年,开设针对国内学生的“法律硕士双学位”国际班,将复旦法律教育与海外合作院校的法律教育相结合,毕业生可以同时获得复旦大学与海外合作院校两个硕士学位,这进一步加强了复旦大学法律教育的国际化特色。目前,在本硕博三个层次,均有一定数量的海外留学生在复旦大学法学院攻读学位项目,此外,也有相当数量的非学位项目的海外留学生。每年来复旦大学法学院进行长期、短期讲学的海外知名专家学者络绎不绝。

2000年11月新建复旦大学法学院及院长、副院长任命通知

2019年5月31日复旦大学法学院毕业大合影

猜你喜欢
公学法学院复旦
昆明理工大学法学院简介
砥砺奋进中的西南石油大学法学院
兰州大学法学院简介
砥砺奋进中的西南石油大学法学院
从震旦到复旦:清末的外语教学与民族主义
英国公学:权贵的摇篮
看世界(2021年14期)2021-07-30 17:45:01
乐娅菲,C919背后的复旦人
金色年华(2017年9期)2017-06-21 09:45:51
英国“公学”知多少
孔裔国际公学 中国国际精英教育领航者
留学(2017年5期)2017-03-29 03:04:06
以“复旦投毒案”为例反思我国的死刑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