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增献,叶美婷,周映,谭恺
(台州市中心医院,浙江 台州 318000)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技术 (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通过测定生物体内水分子扩散特性来反映机体结构组织的生理和病理状态[1]。在肝脏肿瘤患者的临床诊治中DWI技术越来越广泛地使用[2]。术后准确随访评价对于预防肿瘤复发具有重要意义。现对本院收治的24例肝癌患者采用DWI评估肝癌聚乙烯醇栓塞微球治疗的疗效,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3月-2019年3月本院临床确诊的24例无肝切除指征的肝癌患者,均行经导管肝动脉聚乙烯醇栓塞微球治疗术,年龄38-75 岁,平均(59.0±3.7)岁。 纳入标准:(1)符合原发性肝癌诊断标准[3];(2)经病理或临床证实为原发性肝细胞肝癌;(3)单个结节长径≤5cm且肝功能分级为A级或B级;(4)对本研究中所用介入疗法无禁忌证。
1.2 方法 使用超导型磁共振成像仪 (Signa 1.5T HDxt,美国GE公司),相控阵表面腹部线圈。全组均行DWI扫描。扫描包括全肝范围,从膈顶至肝脏下缘。DWI检查采用单次激发自旋回波-平面回波(SE-EPI)成像序列,参数:TR 4500ms,TE 75ms,FOV 38cm,矩阵 128×128,层厚 7mm,层间距 1mm。b值(扩散敏感系数)采用600mm2/s,取层面选择、频率编码、相位编码三个方向,扫描时间2.5分钟。使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设备(Innova,美国GE公司)进行DSA检查:患者中度镇静,腹股沟区消毒,局麻,5F鞘股总动脉入路,经鞘内引入造影导管至腹腔干动脉造影,对比剂流速5mL/s,流量15mL,压力300Pa。以DSA检查为金标准判断DWI与DSA检查的一致性。
1.3 统计学处理 以SPSS19.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一致性检验采用Kappa检验。
本组24例中,DWI显示17例好转,病灶不同程度缩小、减少或消失;7例恶化,病灶增多或增大。DWI检查准确度为91.7%(22/24),特异度为77.8%(7/9);DWI显示肝癌病灶与 DSA高度一致(Kappa值 0.8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详见表 1。聚乙烯醇栓塞治疗后,同一病例经DSA检查评估和经DWI检查评估的影像学表现详见图1-4。
表1 肝癌病灶DWI与DSA检查结果(n)
介入治疗法已经成为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常用和首选治疗[4]。聚乙烯醇栓塞微球作为一种新型的栓塞材料主要作用是栓塞肝脏肿瘤的供血动脉,实践证明其效果显著[4-5]。但其疗效与肿瘤的双重供血、血管栓塞是否完全、栓塞后侧支血管是否生成等因素有关。介入治疗作为临床姑息性治疗手段,患者常需多次重复治疗和评估才能取得较佳的疗效。早期准确评估疗效对临床下一步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目前,DSA检查是判断肝癌治疗后肿瘤进展程度的金标准,但DSA检查有创伤性,且要求患者住院,费用较高。DWI技术是一种无创的检查方法,通过测定生物体内水分子扩散特性来反映机体结构组织的生理和病理状态,并反映组织结构及细胞密度等,在肿瘤活性成分及坏死组织鉴别中有明显的优势[6]。DWI检查无创伤、耗时短,适合重复检查,且受呼吸运动影响小,可动态密切观察肝癌的进展情况,这种动态的观察可以及时准确地评估肝癌聚乙烯醇栓塞微球治疗的疗效,对决定是否再行介入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图1 首次聚乙烯醇栓塞微球栓塞治疗前与两次介入术后DSA图像对比,癌灶完全消失。
图2 首次介入术后4周随访DWI图像显示病灶减少
图3 首次介入治疗4个月后残留病灶DWI图像,行二次介入治疗。
图4 二次介入治疗后3个月随访DWI图像显示肝癌病灶完全消失
本文显示,DWI检查评价肝癌聚乙烯醇栓塞微球治疗后的疗效,与DSA检查相比具有较高的准确度(91.7%),Kappa值为 0.81,与 DSA 检查结果高度一致。本组2例DSA检查显示肿瘤恶化,而DWI检查未显示病灶增多,可能受DWI成像分辨率较低的影响所改。因图像比较模糊,对小病灶的检出仍有困难。另外,不同的患者可能适用不同的b值进行成像,高场强多b值的DWI检查可能具有更高的准确率。DWI检查评估肝癌聚乙烯醇栓塞微球治疗尚存在假阴性可能,对于疗效的评估有一定的风险,故对于不能完全确定的病例需结合其他临床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