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丽惠
摘 要 在新时代教学的背景下,语文课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么,如何使学生投入到丰富多彩,充满活力的教学过程当中,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呢?
关键词 新时代教学;课堂焕发;活力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3-0158-01
首先,坚持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遇到一些简单有趣的问题时,学生都想发言,为满足表现欲望,让学生把想说的说给同桌听,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发言的机会,锻炼的机会,使人人体会到课堂学习的乐趣。其次,注重过程与方法目标实现教学过程循序渐进,注重知识结构的构建,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课堂安排层次分明,并且做到环环相扣。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坚持围绕教学目标展开课堂教学。从而做到教法灵活,但是却有法度。
一、教材要用活
新大纲提出,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创造性,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教学中,我力求体现教材内容的生活化。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语文教学与生活的密不可分。同时注重学习方式个性化,为学生提供自由发挥的空间。在这里有效运用多媒体就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日常教学中,学生知识能力的积累大都借助于课文这一载体。但新教材涉及的知识面广,时空跨度大:课文内容有的关于战争时期或上个世纪的有关事件、也有异国风情的、感受科幻之神奇……仅凭课本上的语言文字描述或简单的几张图片,那是很难让学生真正把握透彻的,毕竟“隔岸观火”与“身临其境”的感受是不一样的。而多媒体是一座跨跃时空的桥梁,化无为有——拉近作者、文本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沟通了三者之间的感情。
在教學中,学生情感的自然迸发是学生领悟课文意蕴的完美体现,运用多媒体手段,通过再现生动感人的画面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将学生带到一个他从未去过的地方,领略祖国风光,异域风情。从而将教材生动的呈现于学生眼前。
乔姆斯基理论认为:人的大脑独具一种“语言获得装置”,这种装置只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才能成为具体的语法,说出具体的语言。语文教学中只有巧用多媒体手段,解决用语言难以描述的难题,才能真正促进学生与作者、教者的情感交流,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学生要激活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的亲身参与和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青少年特有的对知识产生兴趣的重要条件。”课堂教学中,始终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教学方案,考虑课堂结构。注重丰富的教学情境的创设,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注重对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的指导,注重引导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实施课堂中师生、生生之间多向交流,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有效地进行学习,让全体学生自始至终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中,并不断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他们学会学习,乐于探索。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交往昭示着教学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机械相加,传统的严格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所谓的合作学习是指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培养合作交流能力的重要手段,最终由“授之以鱼”走向“授之以渔”,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自己体悟方法,努力提高自己。
在教学《陶罐和铁罐》时,我就以课本剧的形式展开教学。课前安排学生认真阅读,并提出具体要求:根据自己的想象,对课文进行大胆的改编,可在不违背原意的基础上增加或删除部分内容;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一个角色,并将其特点尽情展现出来;充分考虑陶罐和铁罐的特点,设计表演时的语气、神态、动作等;课堂上大家对表演点评、质疑,小组成员解释。
在课上我充当了一个欣赏者、评价者、参与者,当学生遇到疑难时,引导他们思考,为他们铺路架桥,到达彼岸。正如叶澜教授指出的:“课堂应是向未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园景,而不是一切都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行程。”
三、德育渗透要灵活
融思想教育于语文教学中,也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个特点。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都具有很高的思想性,我们的语文老师常常以课文为例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集体,懂得诚信、感恩。培养良好的品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及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与动物和谐相处等正面的思想教育,将枯燥无味的说理,变成生动感人的故事;将苦口婆心的说教,变成潜移默化的感染。
如我在教学《王二小》、《詹天佑》等文章时,不失时机的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只有一个地球》、《大瀑布的葬礼》等课文自然是保护环境教育的最佳时机。像这种与课文内容相结合,将德育教育渗透进语文教学中的例子不胜枚举,它成为我们语文课堂的点睛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