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敏 高岩 贾利芳
摘 要 “动手操作”作为学生探究新知的有效学习方式,越来越受到一线教师的青睐。但在实际的教学中,部分教师的课堂并没有把握好“动手操作”的内涵,所谓的“操作”只停留在表面,并没有深入地探究问题,只是形式上、肤浅的“操作”,根本谈不上操作的有效性。结合笔者日常教育教学,谈谈课堂教学中保证有效“动手操作”的做法。
关键词 小学数学;动手操作;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1-0133-01
小学生数学学习与具体动手实践活动是密不可分的,动手操作能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发展。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是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精神、实践应用能力的最有效途径之一。文章是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提出的关于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有效性的一些思考。
一、操作活动中不能忽视教师“导”的作用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学生只有亲历知识的发现过程,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
例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在引导学生通过中秋节分月饼得到1/2后,我设计了下面几个动手操作的教学环节:
拿出长方形纸,动手折一折、涂一涂表示出这张纸的1/2。
思考:这些图形的形状并不相同,为什么都可以用1/2来表示?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与思维活动的完美结合,深刻理解1/2的本質含义。
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能用这张纸来表示出你喜欢的的分数吗?孩子们动手的欲望特别强烈、兴趣盎然的开始动手操作。
有了这样有层次的操作、思考的支撑,孩子们通过操作、观察、思考、讨论,从现象中抽象出本质,沟通了知识与思维的联系。在这个过程中,感悟分数的本质含义,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实现了思维的“再创造”。在这样有目的、有层次的操作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了学生思维能力。
二、操作活动中要准确把握动手操作的时机
心理研究表明:儿童的认知结构是一个类似于倒置的圆锥形螺旋图,也就意味着儿童的认知发展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建构过程,是由一个平衡状态,缓慢向另一个更高的平衡状态发展的过程。
例如教学《长方形周长》时,课题组经过深入讨论。给4人小组准备了一个钉子板和若干条16厘米长的环形绳子,让学生用这条绳子在钉子板上去围各种不同的长方形,同桌比一比谁围的长方形最多?孩子们一个个积极性特别高,人人动手又动脑参与到活动中来。
在汇报过程中学生发现:可以先把长固定了,再试着找到长方形对应的宽;有的组是先计算出长方形的长和宽后,再在钉子板上围成长方形;还有的组是想将16厘米的绳子除以2,得到“长+宽=8(厘米)”,再按顺序找到所有的围法。对于学生想的这三种方法,首先给以高度的肯定,接着再分别进行点评,让学生不知不觉中优化了解题的方法。并深刻体会不管长方形的长和宽怎样变,它的周长都是不变的。这样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也提高了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思维能力。
三、动手操作中要明确提出恰当的研究问题
好的问题不仅能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提高探究的欲望、创造增强研究问题的有效性和一定的启发性。这样可以让学生主动完成动手操作,自主探究、思考和讨论,只有这样的问题才是有价值的问题,发展学生的素养,提高学生的能力。
例如: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在了解到大部分学生已经知道三角形内角和的前提下,这节课的重点就是要让学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课题组这样设计该课题,四人小组展开讨论:“你准备怎样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看似简短的问题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学生兴趣盎然,人人参与讨论,积极想办法,学生在无框架的约束下,积极进行创造性思维。汇报讨论结果是,真的是思维之花遍地开。1.测量法,先分别测量三个角的度数,再计算得到内角和。2.折叠法,将三角形的三个角折成一个平角,从而得出内角和是180°。3.拼凑法,将三角形的三个角撕下来拼凑成一个平角。课堂上孩子们经过亲自动手操作,充分讨论感悟到:形状各异、大小不同的三角形,内角和都是180°。只有画一画、量一量、剪一剪、折一折、拼一拼、撕一撕这样的操作活动,才能在学生头脑中的留下深刻印象,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四、明确提出操作要求是保证动手操作有效的前提
教师要明确,在操作的不同阶段,要发挥不同的作用。在操作前,教师要明确操作对象、解决的问题,说清楚操作过程中的具体要求。在操作过程中,课堂上要留出足够的时间,以便于学生操作、观察、讨论、交流。及时表扬有收获、有发现的小组。让学生学会在评价中思考、在评价中反思、在评价中提升。
总之,动手操作是数学学习最有效的方式。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适时恰当地引导学生开展有效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在操作中主动探索、发现数学知识,同时使他们体验到学习数学的快乐。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8年度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小学数学一年级综合与实践内容的实施与开发研究》(课题编号:JCJYC1804074)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周茂利.小学数学教学中动手操作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新课程(上),20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