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新春
微课是指运用信息技术按照认知规律,呈现碎片化学习内容、过程及扩展素材的结构化数字资源。微课作为新兴的技术和手段,对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带来了一定影响。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可以整合应用各种微课资源,利用微课的优势辅助传统物理实验教学中的一些不足,使物理实验教学更加有效性。
因此,本文就如何利用微课提高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进行探索,来提高物理实验教学实效。
一、微课在演示实验中的应用
在课堂上的物理教学中,演示实验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示范实验可以更好地引入知识点的学习,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一定程度上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令学生对知识点有更深的理解和领悟。用微课的形式演示实验,可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比如,在初中物理演示實验中,有的演示实验受到时间、空间、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无法在课堂上短时间的演示。教师可以通过事先录制好演示实验后再在课堂上播放。如液体扩散实验。开始在量筒中注入水和硫酸铜溶液时两者之间有明显的界面,需要静放几天后界面才逐渐变得模糊。教师可以录制实验的刚开始的现象和放置几天后现象给学生看。这大大浓缩的实验时间又增加实验的可信度。在热机这节课中,为了增加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实验效果。笔者在家找来了一大铝锅加满水,用煤气炉来烧开。烧开时铝盖被顶起,周围有白气产生。把这过程录制成微课播给看。学生反映效果非常好。在光的发射和折射现象实验中,如果在教室里做实验,由于光线比较亮,光的反射和折射路径看不到。无法得到实验规律。笔者在晚上光线较暗时录制好演示实验,实验现象明显。物理演示实验的微课教学可以保证演示实验的清晰度,演示画面更加直观、全面和真实。
二、微课在学生分组实验中的应用
学生分组实验考验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动手能力。其关键在于实验操作,对观察结果的统计处理、分析总结。这类实验要注意实验结果的采集和记录,数据要真实准确,这样,通过最终的分析总结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这些实验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独立操作,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但最终很难得出正确的结论。因为实验数据往往不会完全与理论数值相一致,存在一定的误差,那我们就要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这时微课就能发挥其作用与优势。
比如,在测量物体运动速度的实验中,一些学生在计算路程的时候往往记录下小车的起始位置和终止位置的时候会出现记录小车头尾不一致的问题,而在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记录绳子自由段移动的距离和物体上升的高度的时候,有的学生也会出现头尾起终位置不对应的情况。这些问题可能是学生意料之外,难以自我察觉的错误。当教师在巡视学生们的操作的过程中发现这样的错误,可以录制下学生的操作,搜集好素材后播放给学生们分析,学生对自己动手操作的过程进行反思,会更加有代入感,增强学生的反思总结能力,当堂录制的模式,也更加有时效性,加深学生对实验的印象,这样便利用微课大大增强了学生在分组实验的有效性。
三、微课在课后拓展实验中的应用
引导学生自主完成课后拓展实验是对物理教学的进一步补充。利用微课的形式,提供给学生一个讲述自己实验过程,实验心得的机会。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但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还能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动手能力,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信心,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比如根据课本中想一想、议一议部分,学生可以自由分组制作温度计,在制作的过程中对液体热胀冷缩的知识有进一步的应用理解,又比如分组制作照相机,学生们完成实验作品制作微课的过程中加深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或者制作弹簧测力计等等。除此之外,“微课”的知识点相对集中,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完成课后拓展实验发布在微信公众号上,其他同学可以选择性的观看不同学生制作的微课,促进学生寓乐于学。这样有趣的“小而微”的模式改变了传统课堂的“大而泛”的形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
通过微课,学生可以直观的观察物理现象,保障实验演示的清晰度,同时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一定的应用素材。除了教师可以参与制作微课,在学生自制微课的过程中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动手能力。最重要的是,微课区别于其他互联网教学模式的关键在于其短小精悍,简明扼要地直击知识点,不论教师教学还是学生自制,这都大大节省了时间,提高了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责任编辑 龙建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