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妍
家校关系是学校和家庭、教师与家长之间的联系。教师与家长为了实现孩子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联系在一起,但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部分教师和家长间会存在分歧,难以建立起和谐合作的家校关系。部分教师、家长和学生缺乏对家校关系必要性和重要性的理解,影响了家校关系的发展和教育功能的发挥。
本文结合78位优秀教师对家校关系相关问题的叙述,分析并阐述了家校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期为家校关系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一、家校关系面临的问题
1.教师与家长地位不平等
部分家长会认为年轻教师没有经验,不能很好地胜任教学工作,会直接对老师提出质疑,使得教师与家长间沟通存在困难;部分高学历家长认为自身的知识丰富,有能力去教导孩子,轻视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作用,喜欢在某些方面去干扰老师;有的老师会依仗学校和教师的权威,把自己摆在比家长高的位置,毫不顾及家长的感受,将家长呼来喝去,导致家长内心对教师充满怨恨;部分教师片面的家庭教育观对家长产生误导,而有些家长盲目服从,使家庭教育的特殊职能未能有效发挥作用……教师和家长双方地位的不平等成为家校關系面临的一大问题。
2.教师与家长教育观念、教育行为不一致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强调:“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孩子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一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的目的上、过程上,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但教师和家长在教育、职业、环境等方面存在着差异,要求教师与家长教育观念、教育行为都保持一致,实属不易。
有些家长常常会将个人思想灌输给学生,让学生对学校教育有了抵触情绪,直接损害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同时,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部分年轻家长会因为接受了西方的一些教育理念,觉得老师现在的教育很保守,有些家长还觉得老师违反了他们孩子的自然生长规律,孩子应更自由、更多元地发展,认为老师的做法束缚了孩子;教育观念、行为不一致的情况还存在于教师与一些隔代家长之间,这种不一致阻碍了学生的发展,也给家校双方带来不少烦恼。
3.家长不配合教师教育工作
家长不配合教师的工作是很多老师在访谈中都会提到的主要问题。家长的“不配合”具体有三种体现:
一种家长是“表里都不配合”,平时忙于工作,对孩子的教育不以为然,对学校组织的家长会迟到,甚至不参加;另一种是“表面配合,实则不配合”,一个孩子在校经常打人,他的母亲向老师表态“对不起,我回去会教育他的”,但完全没看到教育的效果;还有一种是长期对孩子疏于教育,也管不了,干脆把希望全寄托在教师身上,很多老师会感觉身心俱疲。
二、家校关系问题的解决策略
1.教师层面
与家长沟通的形式要多样化。教师通过家长会、家访、家长课堂、电子通讯等多种方式,与家长沟通联系。家长会是针对班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的一种与家长沟通的方式,教师把学校的教育理念、方法及思路和孩子的在校情况分享给家长,同时更多地争取家长参与到学校的教育中,以形成学校与家庭的联动,更好地形成教育合力,把孩子培养得更好;家访是较有个体针对性的家校沟通方式,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学生,与家长共同解决孩子存在的问题;使用电子设备通讯是较常用、便捷的家校沟通方式,教师和家长可以及时地沟通交流。
与家长沟通内容要有针对性,注重沟通的适时性、及时性。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不仅仅限于学生的成绩,更重要的是学生的优缺点。对于孩子在学校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虽不必与家长事事沟通,但遇到学生在校发生的意外事件,一定要及时、准确地沟通,把对学生可能造成的伤害降到最低,学生安全是教师工作的第一要务,也是家长最关切的。
与家长沟通过程中注意沟通技巧。教师与家长沟通时,要尽可能营造一个轻松的谈话氛围,不要将消极情绪带入交谈中;在开始正题前,教师可先对家长进行关切的询问,明确自己“为生着想”的立场,取得家长的信任,让家长有与教师沟通的意愿;在沟通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沟通的有效性,对于孩子表现好的行为要予以肯定,孩子不良的行为习惯则需要指出,具体需要家长怎样配合,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对孩子的哪些方面有哪些好处,这些教师都要与家长说明,同时教师要多站在家长的角度思考问题,在说明孩子不良行为问题时用语委婉,认真倾听家长的回应;但教师除了为学生个体着想,也要为班级集体考虑,对于一些家长提出的有碍于班级教育公平的要求,要明确拒绝,保持教师的原则。
从多种渠道寻求解决方式。针对家校关系出现的问题,教师除了通过自身的智慧和努力去解决外,可与同事交流、学习经验;教师也可通过阅读教育学的相关书籍,在书中找寻问题的解决之道。
2.家长层面
设立家委会。家长可自愿成立家长委员会,家长委员会是增进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沟通的桥梁。有些家长不愿直接向老师反映问题,家委会可替家长们反映对学校、班级的一些意见和建议。同时,家委会也能协助教师与家长沟通。家委会在家校关系中发挥的作用不可小觑。
主动参与学校活动。家长要主动参与学校活动,包括家长会、家长开放日等,也可以志愿者的身份协助一些班级活动的开展。高年级学生召开关于“理想”的主题班会时,也可邀请一些家长向学生们分享他们年轻时的奋斗史,激励学生们好好学习、努力奋斗;有些家长掌握剪纸、插花等技艺,也可以在班级进行特色课程的教授,积极发挥家长的教育作用。
主动向老师反映孩子的情况。家长要适时适当地联系老师,主动向老师反映孩子的情况,例如孩子可能对某些食物过敏,特别是寄宿制学校和特殊学校的学生家长更要注意,这关乎到学生的安全。家长要向老师及时反映孩子存在的行为问题,教师可在这些方面多加留意,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家长的及时告知有助于保障学生的在校安全,也可让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更有侧重,避免一些伤害事件的发生,从而减少家校关系间的摩擦。
3.学生层面
学生在与父母的日常沟通中,要让父母知悉教师给予的关心和帮助及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所作出的努力。由于师生间的相处时间较长,学生可将家长提出的建议和意见及时地反馈给老师,便于教师根据建议作出适当的调整。
总之,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深深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发展。当前家校关系存在诸多问题,探求原因、寻求解决策略尤为重要,提出的建议仍需在实践中进行检验。
责任编辑 晁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