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课堂教学之习作训练

2019-11-04 09:33蔡雨倩
师道·教研 2019年9期
关键词:增色习作笔者

蔡雨倩

小学三年级的习作教学是语文教育的重难点。三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写话到习作的过渡时期,大多数学生还停留在写几句话的阶段。习作中问题众多,如错别字多、语句不通顺、通篇流水账等等。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对小学三年级习作训练进行了探索:

一、素材积累

语文教材是素材积累的一个重大来源。无论是写人写物、写景记事,还是寓言、童话,都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见识,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把课文中的素材利用起来,可以为习作增色不少。例如,第三单元有关于中华传统节日的习作,有一个学生写了《过春节》,就引用了该单元的古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作为开头。

习作还不仅仅与语文学科相关,美术课、音乐课、体育课等科目也会给学生带来独特的情感体验,潜移默化间丰富他们的内心,也为习作素材提供了来源。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在进行习作训练的时候,笔者非常重视让学生挖掘自己的感官体验,鼓励他们将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东西,通过小练笔的形式去记录下来。

除了阅读积累以外,生活更是习作素材的源泉。三年级的学生不同于低年段,他们的感知能力更强,也有了较多的生活体验。那么如何让学生有意识地积累写作素材呢?要注重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会细致地观察,并将观察所得记录下来。

二、仿写

想让三年级的学生做到文从字顺、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语言文字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笔者将仿写作为语言训练的方式之一:

1.仿句。三年级学生的逻辑性较差,平日里可以加强对关联词的仿写。如以《赵州桥》一课为例,针对课文中“既……又……”的关联詞,让学生进行仿写,有一学生写道:“网上买的很多东西既便宜又好看。”此外,对修辞手法的仿写则会让语言增色不少。《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里有这样一句话:“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有一个学生这样仿写:“冬天来临的时候,江西的老家到处都被厚厚的白雪覆盖,好像铺上了一层又一层雪白的地毯。”可见仿写让学生举一反三,语言更加优美也更有画面感了。

2.仿段。首先,引导学生仿写简单的段落,如排比句“有的……有的……有的……”,三句话就自成一段了。然后,要求仿写的同时也要运用其修辞手法。《翠鸟》和《燕子》对动物的外形描写刻画得非常生动,可以让学生尝试着仿写自己脑海中喜欢的动物,学生就能写出:“一身雪白的绒毛,一条小小的尾巴,再加上一双红宝石似的眼睛就构成了可爱机灵的小兔子。”这样描写动物的方式比起之前简单的描述又增色不少。

3.仿篇。对于三年级学生而言,仿篇的难度是比较大的。许多学生写作时没有开头和结尾的意识,为此笔者将文章比作人:有头、有身子、有脚。头就是习作的开头,不用太长;身子占了人的大部分,是重点内容,需多花笔墨;脚就如同习作的结尾,无需写得太长。学生有了这个意识后,笔者在教学中也会讲授总-分、总-分-总等篇章结构,有助于学生形成篇章结构意识,提高学生的仿篇及写作能力。

三、由说到写

于永正老师指出:“说、写相互交叉,并进发展。即说为基础,说是为了更好、更真实地写。”三年级的学生非常乐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迫切地希望其他人聆听自己的想法。根据这一特点,笔者认为,在一个良好的氛围中,让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建立一个“由说到写”的梯度,会让学生更乐于写出来。比如在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口语交际《该不该实行班干部轮流制》这一课中,笔者创设了一个情景:现在我们班要选班干部,结合我们班的实际情况,说一说该不该实行干部轮流制度。许多学生可能平时并不活跃,如今却纷纷举手发言,表达自己的看法。这堂口语交际课讨论结束后,笔者让学生将自己刚刚表达的真实看法写出来。班里之前不太愿意写作的孩子,也乐于将自己的观点写在小练笔中。可见,比起一味地讲述习作要点,让学生去艰难地写,还不如建立一个“由说到写”的梯度,让学生先“说”出来,再将“说”的东西写出来。

三年级的习作教学是一个难点,除了“仿写”与“由说到写”外,课堂教学中还有许多习作训练点,笔者还将在课堂实践中继续深入探索与研究。

责任编辑 晁芳芳

猜你喜欢
增色习作笔者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教室布置,别样的班级文化
田间实践告诉你,如何给苹果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