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越
摘 要:笔者学习了网络课程《基于学习科学的高效教与学方法》后,在教学上有了较大的提升,本文就是笔者介绍学习课程的心路历程与收获。
关键词:学习;教师专业成长
认识王珏老师很早,早在2017年我通过中国微课网学习录屏软件Camtasia Studio7及版本8就知道了王老师这位大师,他循序渐进的教程教会我制作微课,我由仅仅会简单录屏的菜鸟逐步学会了聚焦、画中画、提速等技术,最终还掌握了较高技术的绿幕抠屏技术,让我真正成为了一只雏鹰展翅高飞于微课制作领域。那以后随着我制作的微课荣获中国微课大赛一等奖、陕西省微课大赛一等奖,我带着团队开发自制了围绕高中化学必修一、必修二两本教材的微课八十余节,并应用于教学中,直到主编的二十万字《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制作与应用研究》一书的公开出版,我带着我的团队在教师专业成长道路上不断进步。
2018年有幸加入王珏老师为群主的“微课技术交流”QQ群,近距离接触了王老师。王老师不仅在技术上热心帮助大家,无私分享,对优秀老师广泛搭建教研平台,我的一篇关于微课鉴赏的论文经过王老师指导修改发表于国家级期刊《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8年11月,我的九个微课发表于电子刊物《问答与导学》。
直到有一天,王珏老师课程《基于学习科学的高效教与学方法》(以下简称《学习科学》)问世,我和王老师诸多的其他粉丝立刻追随学习。2018年10月我开始了学习历程,第一单元学习科学导论和知识可视化,先是相对理论性较强的导论课,我竟然没有停歇学完了。究其原因,王老师就是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促进我们学习者激活了学习通路。王老师用详实的案例让我明白了知识可视化的三种类型:场景可视化、关系可视化和过程可视化的合理运用与功能。这部分王老师所举案例丰富翔实,我在后来给许多老师培训就用了王老师的部分PPT。
而后基本每个月用一到两周时间学习一个单元。此时我带高三,又是班主任,教育教学工作极为繁忙,但是王老师要求很严格,视频学习、论坛讨论、作业提交、学员互评等环节都有时间节点,这就逼着我挤出时间学习,多亏王老师的课程都是微课形式,抓住零碎时间就能学习。随着学习的深入,“语义情景化”、“思维图示化”这些耳目一新的词映入眼帘,随着这些我以前都没听过的新理念入心入脑,王老师提供的丰富案例,让我深刻体会到课堂的精彩之处,非凡的创意让我视野大开,受益匪浅,反思自己的课堂,特别是在高三复习工作中,由于大容量的复习内容,紧锣密鼓的习题训练、接二连三的模考,自己很容易就被教辅资料牵着鼻子走了,知识梳理-习题训练-检查反馈-精讲纠错这种复习模式一成不变,自己都觉得课堂沉闷。少有给学生增加相关认知负荷提高复课效果。
思路打开,理念更新,虽有压力,但也是动力,课堂设计一定运用“信息打包”、“信息关联”及“比喻类比”等增加相关认知负荷的策略。这就需要我多听,多看,多学习,拥有自己的创意课堂,我也会更加激情与投入的。于是,我的高三復课策略改变,我采用各种图示让知识可视化、关系可视化及思维可视化,比如“价类二维图”进行元素化合物的复习、自创“装置-原理二维图”巧妙解决电化学部分知识、思维导图进行化学理论部分知识效果极佳。特别是用思维导图让学生把各章、各节、各知识点应用“中心发散、层次连接”这一原则绘制出来,学生们制作前先将知识汇集、制作中将知识层级链接、制作完成后进行知识反思和运用,这种思维方法、复习策略运用到高三二轮复习中更是事半功倍。
王老师经常和学员互动,每个单元基本都有一次利用UMU在线直播互动分享学员作品,解决学员困惑,平时我们的QQ学习群更是热闹非凡,全国各地不同学段不同学科的老师热烈讨论,分享心得,我的作业及体会多次被王老师提及并补充到课程中,让更多老师认识了解了我,我非常感激这个大家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平台,也非常感谢王老师的提携与帮助。
王老师精彩的课程《学习科学》让我极为收益,自从学习课程以来,自己专业飞速提升,我先后四次给各个区县作高三一轮二轮复习备考报告中,老师们对我运用各种“图形组织者”教学策略表示极大兴趣。在3次微课制作与应用培训报告中多次应用王珏老师的“可视化”理念,提升了我报告的理论高度。真正让我体会到和大师在一起进步神速的感觉。
王老师实际很辛苦,他制作的每一节课都自己先占有大量书籍、文献,从他赠送给优秀学员的书籍就可以看出;王老师又是谦虚的,优秀学员的好文章总会被他收录的他的课程里,他总是说课程是由他和学员们共同制作完成的;王老师又是笔耕不辍不断进步的楷模,课程前六个单元发放给我们学习后,大家特别期待第七单元,王老师在最后一个单元“认知意义化”这部分从备课到录课到发布历时近四个月,呈现给我们极为震撼,不仅理论高度高,而且对一线教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何让课堂生机勃勃充满智慧、如何让课堂充满探究气息,师生和谐....都是很有指导作用的。比如:学习了王老师关于爬虫脑的意义这部分内容,深刻认识了尽管老师努力授课信息,将知识讲解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使得授课信息有合理化。但往往一节没有新意的讲授课会因为学生课堂注意力随教学时长而降低,学生获得并不理想,这种授课往往难以使学生有足够意义感。所以,教学中不断创造新异信息让学生注意力集中就太重要了。作为老师,我们经常听课评课,会被那些语言幽默、语调抑扬顿挫的老师深深吸引;会对那些多媒体课件制作精美的老师赞不绝口;会对那些能联系生活不断将不易理解的知识进行类比、打包整合,充满智慧、充满探究气息的课堂设计而折服.......我想,这都是让课堂不断有新异信息产生的做法。
参考文献:
[1]汪杰.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课堂教学行为研究[J].基础学科,2017(21):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