茹宗志 王新祺
【摘要】本文论述当前小学生劳动教育存在学校劳动教育不足、家庭劳动教育薄弱、社会劳动教育观念消极等问题,致使小学生劳动价值观消极、劳动能力弱、心理素质差及劳动习惯不良,应通过转变全社会思想观念,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形成合力,及积极探索提高劳动教育水平新路径等方式加强小学生劳动教育。
【关键词】新时代 小学生 劳动教育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8A-0007-03
劳动对人的身体及心理的健康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既可以增强人的体魄,又可以帮助人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从而使人更好地在社会生活中生存与发展。然而,在我国,“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观念深入人心,劳动教育一直处于教育的边缘化地位。21世纪的今天,应试教育的大旗仍屹立不倒,学生追求升学的劲头只增不减,参与劳动的机会少之又少。在2018年9月10日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劳动教育对人类发展的特有功能引起关注,新时代,学校、家庭、社会要携手加强劳动教育。
一、劳动教育的实质
劳动即人类创造物质财富或精神财富的活动。马克思、恩格斯的历史唯物主义强调,劳动创造世界,劳动创造历史,劳动创造人本身。《中国教育大百科全书》将劳动教育解释为: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养成劳动习惯的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劳动教育即教育年轻一代自觉而积极地参加社会生产,参与社会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檀传宝认为,“劳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形成劳动价值观(即确立正确的劳动观点、积极的劳动态度,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等)和养成劳动素养(有一定劳动知识与技能、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等)为目的的教育活动。综上,笔者认为,“劳动教育”是通过对教育对象实施劳动理论教育和通过组织教育对象参加各种活动,使他们形成积极的劳动价值观(即确立正确的劳动观念、积极的劳动态度,热爱劳动和尊重劳动人民等)和养成良好的劳动素养(形成劳动习惯,有一定劳动知识与技能,有能力开展创造性劳动等)的活动。
二、当代小学生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劳动教育不足
学校重理论轻实践,一味追求升学率,以知识传授为主,不重视劳动实践。许多学校没有开设劳动教育相关课程,有的学校把劳动课并在综合实践活动课和思品课中,有的学校虽然设置了相关课程却流于形式,为其他课程所占用,实施过程、效果远远背离了实施劳动教育的初衷;学校劳动教育内容、形式单一,班级值日、定期大扫除是学校中最基础、普遍的劳动内容,一些主题活动(如植树节的种树活动、端午节的包粽子活动等)也为劳动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契机,但活动形式单一,没有创新性;劳动教育缺乏考评机制,2015年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联合发布《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积极鼓励开展劳动教育,但并未出台具体的考评、实施细则。为了不影响学校评优,许多学校只是在形式上开设劳动教育相关课程或组织几次实践活动,而没有真正落实到位。
(二)家庭劳动教育薄弱
在就业形势愈加严峻的当今时代,家长认为孩子只有好好学习、提高学历才能不被社会淘汰,学习文化知识是最重要的任务,参加劳动活动是无关紧要的,洗碗、打扫卫生等劳动活动有时甚至还被当作惩罚手段。还有家长低估孩子的能力,认为孩子劳动能力弱,担负不起劳动任务。长辈包办、代办是家庭劳动教育最大的弊病。孩子只要承担一点摆碗筷、盛饭、洗碗、打扫卫生、倒垃圾及整理简单家务等最基本的劳动,就能得到家长的夸奖,简单的烹饪、校外实践活动等受安全限制,几乎不被允许。
(三)社会劳动教育观念消极
社会重视学习文化知识,忽略了劳动对人的发展的重要作用,致使现在的孩子劳动意识日益淡薄,劳动能力不断弱化。社会公开招聘中,学历是硬性条件,人们片面地认为只有好好学习、提高学历才能成才,劳动是就业后考虑的事。有利于开展劳动教育的机构、场所,为了避免出现安全事故,也为了能投入更多精力在促进自身发展上,不愿担起小学生劳动教育的责任。
三、小学生劳动教育弱化的表现
(一)小学生劳动价值观消极
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我们理应对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抱着一种感恩的情感,去尊重劳动人民,珍爱劳动成果。但是由于劳动教育缺失,一些孩子没有树立起正确的劳动观念,没有经历过劳动体验,不懂得劳动的苦累,他们甚至在感情上蔑视劳动人民,不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随地扔垃圾、在墙壁上乱涂乱画的现象随处可见,校园里糟蹋粮食的现象比比皆是,“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千百年来珍爱粮食、珍惜劳动成果的教誨,已在孩子们的心中淡去。
(二)小学生劳动能力弱、心理素质差
家长对劳动教育不重视,经常出现为孩子包办一切的现象,如帮孩子穿衣服、整理书包、收拾房间等,从而导致一部分小学生缺乏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小学生自身很少实践,在家庭以外的环境中没有家长的大包大揽,自己一个人很难把事情做好,以致遇到轻微的小困难就心灵脆弱,经不起挫折,有的孩子甚至采取极端行为,如离家出走、自杀等。
(三)小学生劳动习惯不良
劳动是付出汗水、与人合作的过程,热爱劳动的人才会有奉献精神,马克思曾指出:“体力劳动是防治社会病毒的伟大消毒剂。”现在有些孩子表现出自私、缺少爱心、不懂谦让、怕苦怕累、厌恶劳动、贪图享乐等不良倾向,常常向父母提出种种物质上的要求,伸手要零花钱,却不愿劳动。在学校和社会中很少主动打扫卫生,保护公共环境,缺乏责任感。
四、劳动教育被弱化的原因
(一)应试教育的影响
我国自1999年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来,教育便沿着健康良好的态势发展。学前教育入学率屡创新高,义务教育教学质量逐步提升,高考制度更加注重公平实效,高校在“双一流”建设中培养了大批优质人才。然而,我国虽然取得这些进步和发展,却仍无法摆脱应试教育的桎梏。“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尽管近年来素质教育的呼声愈来愈大,却仍无法与应试教育匹敌。家长望子成龙,为了避免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给学校施加压力,同时会让孩子把所有时间用在学习上,节假日都必须奔走于各种补习班、兴趣班。学校为提高学生成绩,不惜占掉其他科目的时间,许多科目形同虚设。
(二)传统文化观念的制约
孔子自2000多年前就提出了读书做官的思想,随后董仲舒提出了“三纲五常”的道德教育体系,朱熹提出要“静坐”“读书穷理”。儒家思想在封建社会一直处于统治地位,其重视课堂教学、强调通过读书来获取社会地位,轻视劳动教育。新时代下,传统观念的影子仍未褪去,人们认为劳动主要是下层群众的谋生手段,希望能够成为“读书人”“文化人”,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受此观念影响,社会上下都对劳动教育存在偏见。
(三)劳动教育资源挖掘不足
学科课堂教学中,教师多以达成知识技能目标、过程方法目标为重,对教学内容的挖掘不够,小学生积极劳动价值观没有得到充分的培养。小学生的劳动素养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充分发展,然而為了保证孩子的安全,也为自己方便省事,家庭、学校、社会很少花费精力去挖掘资源、创造条件。
五、加强小学生劳动教育的对策
2015年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在《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落实相关课程、开展校内劳动、组织校外劳动、鼓励家务劳动是抓好劳动教育的关键环节,同时,要加强统筹协调,落实师资建设、资源开发的保障机制,做好督导评价。此外,笔者认为还应包含以下措施,以期使劳动教育实现更快、更好发展。
(一)全社会转变思想观念
芬兰有着尊重劳动的传统,是世界上最早将劳动教育作为必修课程纳入学校教育体系的国家,将包含劳动教育相关课程在内的学科学习视为培养“完整的人”的有效途径和手段。[1]德国在劳动教育方面非常重视,各州的小学均开设劳动教育课程,课程名称不一,一般叫作“常识课”,每周开设4节,包括2节史地、自然常识课和2节手工劳作课。手工劳作的内容包括纸工、编织、木工、陶器等。劳技课成绩与其他学科成绩一样也纳入考核标准之内,会影响学生的毕业、升学、就业。[2]
思想转变是有效行动的基础,受到重视是劳动教育业已发展的前提。国家层面应通过文件政策、教育会议等提升劳动教育的地位,各级教育部门应加强对学校实施劳动教育的监管、督导和评价,学校将劳动教育工作提上日程,确保其落实、抓好。通过上述方式,积极宣扬“劳动最光荣”的思想,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形成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
(二)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形成合力
1.学校应强化劳动教育实施
约翰·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指出:“总是有一种危险,正规教学的材料仅仅是学校中的教材,和生活经验脱节。”对此,首先,学校应将劳动教育融入各学科教学活动、班级活动、社会活动、少先队活动、校园文化建设中,日常中潜移默化地帮助小学生形成积极的劳动价值观。组织各学段、各学科教师集中备课、讨论,充分挖掘教材、生活中的相关因素,结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体现教育性,精心设计活动,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热爱劳动。
其次,学校开设手工劳动课或联系、建立实践教育基地,加强小学生劳动实践。手工劳动课中,小学生利用废旧材料完成自己的小作品,体会劳动的乐趣,明白劳动的不易。学校充分发挥公共文化设施和自然资源的重要育人功能,通过整理图书馆书籍、参观纪念馆、服务养老院、研学旅行等实践活动,帮助小学生真正地认识世界,在实践中锻炼身体协调能力,形成吃苦耐劳的精神,掌握劳动技能,进而发展自身的创新能力,更好地实现其自我价值。
最后,学校制定并落实劳动教育的评价、激励制度。评价既重过程又重结果,对不同学段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劳动行为标准。比如,低学段的学生要能够自觉整理好自己的学习用品,学会做值日,帮助教师收发作业,主动把垃圾放入垃圾桶中;高学段的学生要会装订书本,能主动、有条理地打扫卫生,自觉地修理损坏的桌凳等物品,参加拔草、搬器材、扫雪等学校劳动。学校通过考察小学生劳动行为的频率、内容、程度是否达到标准,表扬、奖励表现良好的学生,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劳动价值观与劳动素养。
2.家庭应优化劳动教育方式
家长应让孩子从小做家务、学习各种生活技能,培养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家长应放手让孩子多做力所能及的事,引导孩子在做好自我服务性劳动(洗漱、穿衣、盛饭、洗碗等)的基础上,积极参加社会公益劳动(打扫公共场所环境卫生、为敬老院老人送温暖等)以及多进行手工和科技劳动(剪纸,用粘泥、纸片、木片等材料制作教具、模型等),让孩子在劳动中体验精神上的愉悦,学会关心他人,增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促进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提高综合素质。
3.社会应积极提供劳动教育大环境
学校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创造劳动大环境,让学生在劳动实践中茁壮成长。社区可以建立劳技教育中心、劳动试验田、实践教育基地等机构,让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生活,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在不断的实践中逐渐认识到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承担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并且逐渐养成为他人服务的意识。同时,发挥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宣传劳动人民的光辉事迹,肯定劳动人民的社会价值,强化小学生正确的劳动观。
(三)积极探索,提高劳动教育水平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根据社会环境与需求的变化,我国既要注重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又要关注创新性劳动与传统技艺的结合。借鉴德国、芬兰等国家在劳动教育课程实施、管理、评价等方面的成功经验,提高我国小学劳动教育的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立足科研,积极探索开发实施劳动教育的新模式。推动高校专家、课程顾问、一线教师将劳动教育课题化,基础教育阶段尤其要关注教育与生活的联系,将劳动教育与审美教育、生活教育、社会教育相融合,以家庭、社会、学校为载体,探索劳动教育的新路径。通过不断推动各方劳动教育,激励小学生的劳动热情,推动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朝着更加良性的方向发展。
劳动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劳动教育是最好的生活教育。学校应在小学生中大力宣扬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建立健全劳动教育的机制,鼓励小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观点,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学校应通过在小学生中落实劳动教育,让他们能够在提高身体素质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自身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并进一步“以劳动托起中国梦”,为社会及国家的发展强大做出一份贡献。
【参考文献】
[1]滕珺,王岩.创新性与传统相结合的芬兰劳动教育[N].光明日报,2019-01-10(014)
[2]姚静.德国中小学的劳动技术教育及启示[J].基础教育参考,2007(10)
注:本文系陕西省宝鸡文理学院第十三批校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卓越教师人才培养的教育学一流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课题(课题编号:18JGZD0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茹宗志,男,宝鸡文理学院教育学院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教育基本理论、高等教育理论。王新祺,宝鸡文理学院教育学院在读研究生。
(责编 秦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