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峰
十九大报告内容非常理性、前瞻,充分彰显了我们新一代领导集体的大自信、大情怀、大智慧、大抱负。“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体现了党中央对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要求。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职教育如何承领新使命、完成新任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每一位中职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一、不忘初心——十九大视域下中职教育的办学理念
新时代社会的主要矛盾,在中职教育领域可以理解为:求学者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中职教育发展不平衡、供给不充分之间的矛盾。理解和应对这一矛盾,依然需要重温中职教育的初心和使命——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使他们在为国家社会建功立业的同时,不断提升个人生活的幸福指数。
破解当前主要矛盾,那就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崇尚技能,服务社会。
十九大报告全文203处提到“人民”,处处体现人民情怀。“以人为本,以民为先”执政思想和理念的时代宣言。我们的办学优势,在于有一定的运营体量、职业体验内容丰富,有充裕时间及环境赋予学生选择职业、加深职业理解的内生动力。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优势资源,从“人本”的高度、长度、深度、效度、广度入手,强化竞争力,发展办学品牌。
以人为本是我们的办学的核心价值观,那么,“本”是什么? 首先是要健全人的品质,立人立业,让学生成为受过教育、具备教养、人格健全的人,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懂得为人处事、能够承担责任。其次是保障人的平安,打造和谐校园,帮助学生与环境建立有建设性的关系,为其示范正确的做事方法。第三是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为学生职业生涯、学校办学品牌的可持续发展铺路,领对门、带对路就是最大的尽职。应对区域转型升级,要优先考虑“一切服务于学生职业发展”,谨慎权衡招生、专业、课程、就业等工作。第四是尊重人的发展规律。最有效的方法是“工作”,若学生能专注某项活动,就说明这项工作可满足其内心需求。让学生参与学校大小事务,使其“有事可做”,有助于学生自我发展完善。第五是创造文化育人的氛围。通过人文熏陶,学生乐于将所学技能在生活中反复实践沉淀、触类旁通、跨界反思,才能培养出不被自己专业桎梏、能跳出专业领域、综合解决问题的智能人才。
十九大报告提出,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谐学校作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和造就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摇篮。学校是否和谐直接影响到人的全面发展和人才培养的质量。这与我们的办学理念一致,把以人为本作为建设和谐学校的核心,尊重人、依靠人、提高人。
报告指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还指出,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注重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鼓励创业带动就业。技能是职业学校立校之根本。
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职业学校属于技能应用型学校,其社会服务功能具有鲜明的职业性和层次性,其专业社会服务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满足行业、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和各类岗前、职后、转岗培训需求,为行业、社会开展各类技能培训;二是以学校实训实践基地为依托,提供全方位的职业技能服务。所有的事情都应该要回到服务社会这一概念上来,否则我们所做的其他事情都等于零。
“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崇尚技能,服务社会”和十九大報告精神紧密呼应。可以说,十九大报告为我们的办学理念注入了新的动力,为我们下一步辨识方向提供了依据。
二、牢记使命——十九大视域下中职教育的办学使命
孔子曰:“物有本来,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只有明确对其使命的认识,才能引领学校走上“真正”教育之道。学校的使命即是“传道、授业、解惑也”。教育的根本在于“育人”,以“人”为本。培养人和发展人同样是学校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学校教育的责任与使命。“中等职业教育”名称中的“中等”一词的含义,应理解为中等文化基础教育,具体为“高中阶段文化基础教育”。我国《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对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定位是“中等职业学校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因此,我们提出我们的办学使命:
我们坚持开放办学,努力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职业教育环境。我们秉承“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崇尚技能,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构建“宽基础,厚专业,强技能,多途径,高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以能力为本,竭尽所能为学生和学员提供不同的、多元化的专业课程和培训体系,满足学生不同层面的发展需求,帮助他们获取自主成才的知识和能力,具备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使每个人得到适性发展,以适应就业挑战,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我们倡导,老师们要“笃爱深耕,取则行远”。“爱”成为教育的主导力量,追求师生的共同成,亦即发展教师,成就学生。教育是净心培育,悉心教导,静待花开的过程。
我们教导,学生要“为人着想的善良;无需提醒的自觉;艰苦朴素的作风;吃苦耐劳的精神;娴熟精湛的技能;阳光大气的风采。”
三、多元适性:十九大视域下中职人才培养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适应新要求,中职学校必须要通过深化改革,明确办学定位,建构适应形式的人才培养体系,使中职内外利益相关者在平等和相对自主的基础上共同参与办学,形成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良性互动的中职办学新模式、新机制。因此我们提出“宽基础,厚专业,强技能,多途径,高发展”多元适性人才培养模式。
(一)多元适性人才培养模式提出的背景
1.基于对教育本真的认识
“教育”本义为“引出”或“导出”,意思就是通过一定手段,把某种本来潜在于身体和心灵内部的东西引发出来。教育的本质不是给予与改造,而是发现与引领。中职阶段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特殊阶段,每一个学生的潜质已出现不同的倾向,其教育重心就是“现长”(发现长处)。另一方面,我们知道每一个学生都是唯一的,如同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一样。他们都有自己的特质,他们之间有个别差异。因此,教育应该考量学生的个别差异,善用适当的教育方法,让学生固有的或潜在的素质,自内而外引发出来,成为现实的发展状态。
2.基于职业学校办学的使命担当
中职教育与普高教育是同一层次不同类型的文化教育,相对普高教育的单一文化(文化课)教育,中职教育是单一文化基础上的多文化多风格(专业、职业、行业、企业、地方、民族、社区等)教育。中职教育的专业设置、课程实施、内容选择、教学方式、评价方式等,都需要适应中职教育的文化风格差异,体现更为贴切、丰富、坚实的素质文化包容与张扬。中职教育管理目标的实现在于完成多样化服务,中职学校建设的特色在于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学生发展需求的适应。
3.基于社会变革与学生的需求
十九大报告指出,关心和爱护青年,为他们实现人生出彩搭建舞台。中职三年在校教育,满足不了学生文化和技能的整体提升需求。中职教育需要重新定位,要开拓出有别于高中教育又不拘泥于就业教育的新路子。中职学校要回归育人本质,同时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可持续发展提供助力。我们要落实到多样化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过程、课程教材创新过程、实习实训过程、职业精神和职业技能培养过程,搭建人人皆可成才的“立交桥”,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也要拓宽办学思路,与更多更优质的高职院校合作实现“三二对接”,普及性进入高职。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的、生动活泼的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顺应社会的变化要求,我们提出多元适性人才培养体系。教育教人变化,变好的教育是好教育,变坏的教育是坏教育,不教人变、教人不变的教育不是教育。并指出“人生天地间,各自有禀赋”,基于多元智能的人才观,要“发现人的价值、发掘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注重选择抵达教育本真。
二十五年的迭变升级中,中山中专团队通过理性思考、探索实践、反思论证,确立了“多元适性”的学校办学愿景,主张:“适性教育是一种教育理想,更是一种教育实践。我们的教育不是磨砺学生个性的砂纸,不是工厂流水线上的传送带,而是要为每一位学子的自由生长提供合适养料的教育。”
(二)多元适性人才培养模式具体要义
1.适性德育:三自模式,以自主成长为特色
中山中专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在德育实践中充分体现“适性德育”,促进学生健全的人格品质和良好的社会能力的发展。在“三三永续发展”德育理念的指引下,强调自主体验、个性发展、师生共成长,通过“自主管理、自助成才、自我服务”三自管理,培养自信力、创造力、适应力三项能力,实现服务学校、服务生活、服务社会三个目的。
在对接学校提出的适性教育的过程中,我们明确了三个高关联要素,即自主发展、学会学习、规划人生,由此建立“适性德育”模型。在成长模型基础上,形成了学生成长系统的三大模块,并细化模块内容及评价指标:一是能力发展自评模块,在入学第一个星期即开始进行,包括“学习技能、学习习惯、学业毅力、情绪调控、人际交往”等5个维度,基本覆盖了学生在中职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二是细化5大维度为42个指标,专人转系负责跟踪,建立档案,方便学生及时调整自己的目标与行为;三是职业专业测评模块,依据此模块建立学生兴趣方向、人格特质与专业、社会职业之间的关联,帮助学生自主理性选择与规划自己的人生方向。
2.适性专业:评价先导,以永续发展为要义
课程是适性教育的重要载体,中山中专一直致力打造“多元适性”人才培养体系,
宽基础,厚专业,强技能,多途径,高发展。这是多元适性的五个模块,也就是我们的人文回归。一是逐步拓展专业的宽度,淡化专业对口概念,转而以专业群为基础对接产业群的发展;二是由强调“从学校到工作”的“就业导向”逐渐被“从学校到生涯”所取代,这进一步反映了21世纪世界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即以人为本,着眼于个人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三是重点培养学生的通用能力,即注重批判性思考与问题解决能力,交流与协作能力,创新与革新能力的培养。这种趋向落到具体的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上,表现在其更加具有全面性、适应性和发展性的特点,培养一种更加完满的职业人,即职业教育培养的人应具有更宽的知识面,具备更强的技术创新能力、群体合作能力、吃苦精神、社会交往与社会服务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不能仅考虑学生现时的就业需要,应从一次性的就业教育转向可持续发展的职业教育。
只有多元才能适性,没有多元就没有适性可言。多元适性,就是我们的人文回归的抓手。根据企业需求开发相应的“教材”,力争实现拥有企业支撑的先进“器材”,和企业共同培养教师“人才”,从而实现器材、人才、教材的“3C”融合,这也是适性课程的底气。一是逐步完善多元适性人才培养体系。多元培养方法手段、多元学历(中专、大专、本科),多元上升通道(三二分段、五年融通、高辅班、自学、国际合作等)。适性就是适应各种变化、发展,与多元不能分割。并进一步明确了三二融通专业(数控技术应用、电气运行与控制、电子与信息技术、软件与信息服务、动漫游戏、旅游服务与管理)的办学,进一步规范三二分段衔接,发挥好特色班(智能制造系的现代学徒制、中德班,信息系的联想专班,艺术系的工作室,管理系的新加坡班、航空班)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发挥省“双精准”示范专业的品牌带动作用,把环境做优,把机制做活,把专业做强。在未来2-3年内要实现三个突破,一是专业规范化建设与品牌打造上要有突破;二是多元化专业课程及培训体系开发要有突破;三是在多途径高发展的人才培养格局上要有突破。我们能不能在新一轮发展中突破重围、争得主动、贏得未来,重点在专业、关键在教师、抓手在课程。中专从来没停止探索,也不应该停止,而所有探索的尽头,都将是我们出发的起点,并且生平首次了解这起点。
我们的办学迎来了新机遇,能不能在新一轮发展中突破重围、争得主动、赢得未来,重点在专业、关键在教师、抓手在课程。智能制造系的现代学徒制、中德班,信息系的联想专班,艺术系的工作室,管理系的新加坡班、航空班等专业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已经显现;艺术系动漫游戏和信息系计算机网络技术成为了广东省“双精准”示范专业,接下来我们要发挥特色班以及省“双精准”示范专业的品牌带动作用,在未来2-3年内要实现3个突破,一是专业规范化建设与品牌打造上要有突破;二是多元化专业课程及培训体系开发要有突破;三多途径高发展的人才培养格局上要有突破。
3.适性管理:成人之美,以自觉创新为驱动
适性教育要“创造适合师生发展的个性化教育”,而个性化教育需要的是个性化的教师和个性化的变革。学校将“平稳有序,和谐发展”作为适性教育主题词。将学校整合改科为系,整合资源,形成党委班子领导下两工团、三事业部、四大系、五中心“扁平化-矩阵式”布局,打造适性为学生成长为首位、课程管理为中心、教师发展为要务、信息资源和行政服务为保障、品牌事业为目标的管理秩序。建立“项目负责”和“系主任”制,各部门共同对教育教学质量负责、各有侧重、协同作战,使学校的组织结构更有利于各系资源的整合,保障项目负责制与属地管理原则的顺利铺开。属地管理侧重原有的“直线制”部门,守土有责,有始有终,不空位、不越位、不错位;项目负责制侧重某一项专门任务而由各部门派人联合组成的专门小组,谁举世谁负责,负责人直接面对校长,避免多层级管理,是对“直线职能制”的补充和更新。
系部自治,把学系看作一个独立的教育实体加以运作,进一步加大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扩大系部办学自主权,特别是专业建设、校企合作、文化建设、经费、人事、招生和学术管理等方面的权限,扩大系部办学自主权,充分发挥系部积极性。学校出台经费管理办法,以生均的方式下拨到系,包干到系。系部自治就是发挥系主任和骨干力量的作用,从严从细从实管理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不唯上不唯下只为实,要有独立见解,加强协作平衡沟通能力,提高对事务处理的格局格调水平。
适性管理的目标和价值在于“成人之美”。它让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人成为大写的人,从尊重人的差异出发,回归到人的个性发展。让普通教师充分参与学校管理,发现人才,形成梯队,达成学校管理人员从年龄分布到管理水平的良性建构。老师们众筹整合资源,研究平板教学与自主学习融合策略,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及学科特色活动等,将“有意、有趣”渗透于学生发展的日常;创建网络自媒体、研究微训策略、开发数字资源,将“有理、有效”渗透于教师的成长足迹;升级管理制度、创新宣传模式、深化党群服务,将“有序、有品”渗透于管理的各个方面。
结语
在追寻“适性教育”的路上,从教育理念的升级到管理方式的变革,一切都是欣欣然的样子,一切都是師生美好新鲜的共生共长。
责任编辑 朱守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