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惠山古镇祠堂群建筑装饰体系研究★

2019-11-04 09:51
山西建筑 2019年19期
关键词:惠山祠堂古镇

张 健

(无锡太湖学院艺术学院,江苏 无锡 214063)

无锡惠山古镇祠堂群始于战国,盛于明清,经过漫长的历史沿革社会更迭,现存祠堂百余座,所祀范围广。现存祠堂建筑主要有三类:一为讲宗法祀家主修建的宗祠家庙;二为主张见贤思齐修建的先贤祠;三为意在趋吉避祸所修神祠等。明洪武年间,国家祀典的形制基本奠定,从中央到地方各府(州)县皆建社稷坛、风云雷雨山川坛、厉坛(无祀鬼神之坛)、文庙、乡贤祠、名宦祠、武庙、城隍庙等“天下通祀”的坛壝祠庙,并由官府定期派员致祭[1]。据统计,惠山古镇地区今存祠庙118处/所,按照行政属性可分为钦定官设祠堂和民间联宗立庙两大类;按照祀主身份可归为神祠、先贤祠、宗祠等三类;按照祠堂具体功能可细分为神祠、先贤祠、墓祠、寺院祠、贞节祠、宗祠、专祠、书院祠、园林祠、行会祠等十类[2]。

1 建筑制式

惠山古镇祠堂群建筑制式多以民居建筑为主,以三开间硬山顶平屋居多,部分钦定官设祠堂规格较高,设有歇山顶,如华孝子祠的享堂、钱武肃王祠大殿等。祠堂多为“合院”建筑,自成院落,布局手法多样,三进院落居多,院落间多以马头墙或观音兜式山墙相隔。在院落中轴线上依次分设祠门、享堂、后堂等,规模较大祠堂与中轴线平行设置两条或多条轴线,将院内各建筑要素在空间巧妙与地势结合,使各要素:祠门、碑亭、戏台、享堂、后堂、园林等互为依托、相得益彰。祠堂群的建筑制式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传统文化礼制的影响,另一方面也传达出人作为信仰主体与建筑形制和自然环境间的和谐关系。胡文昭祠内有诗云:“天香历乱与云浮,小阁中央花四周;锡惠两山排翠嶂,广寒八月见琼楼”。

惠山古镇祠堂群内建筑风格多样,今存以明清风格为多,少数为民国风格建筑。华孝子祠的享堂使用楠木金柱,初建于明成化二十一年(公元1485年),虽经清中期乾隆二十七年(公元1762年)翻建,但仍保留明代建筑风格特征,屋面折面平缓,梁架曲线柔美。晚晴风格的代表有张中丞祠、王恩绶祠等。张中丞祠体量宏大装饰繁缛,王恩绶祠规模虽小但规制完整,巧妙利用地势,空间布局虽紧凑,却又灵活自如。民国时期,由于民族工商业的繁盛及生产力的发展,最能鲜明体现这一时期建筑风格的当属荣氏贞烈祠、杨藕芳祠。两个祠堂都建于民国十年(公元1921年),建筑中均采用了当时先进的建筑材料与工艺。荣氏贞烈祠是无锡地区最早使用钢筋混凝土建造仿传统建筑的实例,杨藕芳祠则以清水砖墙砌筑欧式风格楼屋,祠内的拱券结构,欧式柱头成为祠堂群内孤例。这两个祠堂虽然使用了新材料、新技术,但在祠内也保留了传统建筑装饰要素,如荣祠使用钢筋混凝土塑造了传统建筑的歇山顶式样、杨藕芳祠在建筑装饰上保留了暗八仙等具有传统吉祥语义的图样等。

2 装饰要素

2.1 园林

惠山古镇祠堂建筑依锡山、惠山而建,《青囊海角经》有云“山厚人肥,山清人秀,山宁人住,山顺人孝”,诸多祠堂在此择地因受民间宗法观念和传统哲学思想“天人感应”的影响,借两山之景兼顾居与祀。该区域东临运河,水网丰富,“天下第二泉”泉流贯穿于诸多祠堂间,祠堂建筑多因借锡惠二山、龙光塔之景,多在祠堂内或祠堂中轴侧后方引水开池沼、设园林,风格秀丽、姿态各异,将祠内的绿植、池沼、叠石、亭、轩、榭、回廊等有机整合与祠堂建筑、自然环境组成天人合一的有机整体,赋予祠堂园林属性。著名风景园林学家朱有玠先生说:“我在诸多明清遗存的江南名园中,最赞赏无锡的寄畅园,原因是它偎依在锡惠景区的怀抱之中,有着相得益彰的生态环境[3]。顾可久祠内拜石山房与湖石丈人峰隔池相望,中间有石板桥相连,组成该祠后侧花园。留耕草堂原为杨四褒祠右路花园,为三进式庭院,庭院内戏台、池沼、叠石、亭、桥、庐、轩等园林要素一应而全(见图1)。

2.2 木构件

惠山古镇祠堂现有建筑仍采用传统木构架为结构主体。由于木材稳定性极易受气候变化影响,其主要施作部位集中在檐下和室内空间。江南地区民居建筑的立柱多为杉木,表面除用油漆涂饰外,不做其他处理,多为素面。梁枋、椽木、檩木上鲜有彩绘(钱武肃王祠享堂内月梁上有包袱彩画),在山脊部位常见山雾云、抱梁云等木质透雕构件,纹样多为云、鹤等福祉题材(见图2)。祠堂群建筑中木雕的审美特征相较浙江、徽州地区更显简约雅致,多以山水花卉或抽象纹样为雕刻表现题材,布局舒朗,雕刻面较平,多为浅浮雕。李公祠内木构件装饰手法与徽州地区相近,月梁体量大,视觉装饰效果突出,撑拱构件使用圆雕透雕手法,以八仙题材表现系列的场景。

2.3 灰塑构件

在祠堂群建筑中灰塑常见于屋脊、檐口、门坊等装饰节点,表现形式丰富,意味深远,常见脊饰有哺鸡、纹头、甘蔗等,规制略高的屋顶有龙鱼、麒麟瑞兽等形象。这些脊饰形象位于正脊两端正吻的位置,充分体现水作匠人精湛的灰塑技艺水平。龙鱼吻多用于殿庭,哺鸡多用于厅堂,普通平房则用纹头、甘蔗等脊饰。灰塑是中国传统建筑装饰中常用的工艺手法,最初是用以保护脊端,多用石灰掺以纸筋、稻草等反复锤炼,经过泥水匠塑形为灰塑构件,耐酸碱、抗风化,在潮湿的江南地区建筑外部空间具有优越的稳定性,灰塑构件多以素面为主,体量适中,较为清雅。

2.4 砖雕构件

砖雕构件作为预制件,在运输、加工过程中比石材更容易;比木材耐磨、耐腐蚀、防水性更好,兼具木材可雕、可刻、可镂等特性,比木材更适宜做建筑外部装饰,既能丰富建筑装饰的样式,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提高建筑建造的效率。明代以来,随着江南地区宅第制度放宽,砖作为民居建筑的基础构成要素,不论从建筑基础结构建造还是砖雕装饰,逐渐被大量使用。砖雕按照烧制工艺分两种,一种先在生泥胚上雕刻好再进窑烧制,生胚易塑形,烧制后精致细腻;另一种是在烧制好的素面砖上直接进行雕刻,刀工劲秀,线条流畅。在惠山古镇祠堂群建筑中,砖雕被大量用于牌坊、照壁、门楼、屋脊、墙柱的阴阳角等,呈现出江南民居建筑装饰温润精致、清秀质朴的审美特征。砖雕艺术起初以线刻和浅浮雕为主,随着社会经济和手工业的发展,砖雕的表现结合透雕、圆雕等工艺手法,砖雕构件显得更为精致入微、丰富立体。装饰风格也随技艺发展经历了从拙到雅进而繁复纤巧的过程,表现题材全面,几乎囊括神祗、宗教、日常生活、动植物、抽象纹样等诸多方面。

2.5 石构件

江南地区梅雨季闷热潮湿,冬季湿冷,多在木柱下放置石柱础、门轴下多置门枕石以防潮气侵蚀。石柱础形式多样,惠山古镇祠堂群中多见鼓形和基座形柱础,覆盆、覆斗形鲜见。鼓形柱础一般没有过多雕饰,形如皮鼓,下端面较上端面小,鼓腹直径最大,木柱至于圆鼓形柱础之上稳定而不失轻巧,清雅秀丽;基座式柱础较圆鼓样式端庄,多为上下两段式结构,中有束腰,须弥座造型居多。门枕石宋代成为“门砧”,位于大门两侧门轴垂直下方,在祠堂群中常见石座形、鼓形两种样式。石座形是最简单的门枕石形式,有单层也有多层相叠;鼓形门枕石又称抱鼓石,似圆鼓立于基座之上。柱础、门枕石的雕刻手法多样,有素平、减地平钑、压地隐起、剔地起突,分别对应现代石刻的素面、线刻、浅浮雕、高浮雕。石刻题材多为神兽瑞兽、莲荷如意等纹样。祠门是进入祠堂首先通过的空间,顾可久先生祠中的四面石坊、二戴夫子祠前的石牌坊在彰显祀主同时兼具祠门功能。

2.6 楹联题刻

祠堂群内的楹联题刻作为建筑内的文化符号,是历史基于民间信仰的诗性转化。楹联题刻是传统建筑与园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匾额、楹联、石刻等。

作为祠堂建筑与人物意志间的纽带,有机地将语言、文化、思想与传统建筑融为一体,在祠堂空间营造、建筑语义的传达中起到点睛作用。匾额一般为木质,上有名家题字,悬挂于大门或门楼檐下及享堂内较高处,用以展示家族声望或价值取向,体现宗族内涵或文化情怀,教化族人及后代。陆宣公祠享堂为二层楼屋,上层屋檐下有乾隆御书立匾,曰“世代忠良”(见图3),下层屋檐下横匾也是乾隆御书,曰“内相经纶”。匾额下方两边一般会有立柱,立柱上有楹联,或刻或挂,称之为楹柱。楹联对仗工整,言简意赅地反映出家族价值观或祠堂的空间属性,具有较高的文学艺术性及深刻的思想内涵。薛中丞祠享堂内上悬“职业修明”横匾,楹柱上有楹联曰:“人游霁月光风表;家在廉泉让水间”。石刻是将文字刻于石面,一般由身份地位较高者或后人结合祠堂属性以文字或图像形式书于石头、石碑等,石刻相对木质、纸帛更容易传承,字体涵盖了篆、隶、楷、行、草等多种字体,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如二戴夫子祠石坊上书“高山仰止”,石柱两侧有云:“注礼述经功在千秋华夏,敦亲睦郡泽庥万代子孙”。

3 结语

惠山古镇地区祠庙自明至清兴盛,建筑密度大、装饰类型丰富,自成体系。建筑形制、装饰要素及祠堂功能在历史发展中虽存在更替现象,但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地历史风貌,是吴地民间信仰的重要依存空间,内含民俗、宗教等诸多文化要素值得做更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惠山祠堂古镇
“侨”见惠山:“云”游桃花源 同筑“根魂梦”
丁林鑫:争当惠山智能制造“创业先锋”
梁家祠堂史话
端行肃纪 法治护航
———江苏省惠山中等专业学校学生养成教育掠影
古镇之旅
古镇——镇远古镇
同里古镇
千年古镇
祠堂,华夏山水间的独特风景
沈家祠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