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芳, 徐畅, 丛蓓, 黄悦
应用大规模人口研究中测量牙齿状况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口腔卫生保健适宜技术推广,进行口腔健康普查及恒牙龋病数据分析,是国家公共卫生举措之一,进行识别具有高龋风险的个体,如牙釉质缺陷、口腔卫生不良等,并对其施行预防保健措施和个别治疗,为学生牙体及牙周组织健康服务,保障儿童少年身心健康发育,并为学校口腔卫生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1.1 临床资料 选择沈阳市12所中学12周岁初中一年级学生,来自沈阳市口腔医院联合沈阳市皇姑区牙病防治所2015~2019年连续4年临床检查样本。每年工作时间为上一个年度的9月至下一年度的3月,在工作期间内年满12周岁的初中一年级学生。2015~2016年度4 474人,2016~2017年度5 896人,2017~2018年度6 644人,2018~2019年度4 190人。
1.2 纳入标准 按照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标准中牙状况记分标准:牙冠有明显的龋洞、明显的釉质下破坏、明显的可探及软化洞底或洞壁的病损记为冠龋。牙上有暂时充填物、窝沟封闭同时伴有龋者均按冠龋计。静止龋按龋计[1]。
1.3 排除标准 (1)牙冠无充填体,并且无色、形、质改变的完整牙。(2)可疑龋按无龋计[1]。(3)釉质白斑或着色不平坦区、探针可插入但底部无软化者;中度至重度牙釉质斑釉造成牙冠硬凹陷者。
1.4 方法
1.4.1 标准一致性检验 检查者2人,记录者2人。对检查者进行标准一致性检验,Kappa值为0.87。
1.4.2 具体方法 取自然光线,受检者在统一牙科椅上取仰卧位,下颌平面与水平面平行,上颌平面与水平面呈45°,使用201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根据WHO推荐的《口腔健康调查基本方法》第5版颁布的检查方法,使用推荐的口腔探针和平光口镜对受检者恒牙牙状况进行临床检查[2]。
1.5 观察指标 统计年度12周岁初一年级学生牙体健康情况,主要为龋失补(DMF),即龋齿发病情况(D)、失牙情况(M)和龋齿充填情况(F),计算龋均(DMFT)。龋均=龋、失、补牙之和/受检人数。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龋齿发病率、龋均、龋齿充填率比较采用Cochran-Armitage趋势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2015~2019年调查对象龋齿发病率情况的比较 见表1。
表1 2015~2019年调查对象龋齿发病率情况比较(n)
注:4组患龋率比较,χ2=210.990,P<0.05。
表1可见,2015~2019年调查结果显示龋齿发病率逐年降低,趋势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2015~2019年龋失补、龋均及龋齿充填率比较 见表2。
表2 2015~2019年龋失补、龋均及龋齿充填率比较(n)
注:4组龋均比较,χ2=323.201,P<0.05:4组龋齿充填率比较,χ2=94.707,P<0.05。
表2可见,2015~2019年调查结果显示龋均逐年降低,龋齿充填率逐年提高,趋势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2019年与2009年学生年度新发龋齿在校充填情况比较 见表3。
表3 2019年与2009年学生年度新发龋齿在校充填情况比较(n)
注:两组新龋充填率比较,χ2=42.438,P<0.05。
表3可见,2019年新龋在校充填率为0,与2009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年间学校口腔健康口腔预防措施正确实施使学生龋齿发病率和龋均逐年下降。本研究中受检者中龋病患病率控制在7.83%~13.68%,且逐年下降,龋均在4年间由0.253降至0.121,说明多年来沈阳市皇姑区口腔专业机构在学校口腔保健工作中所采取的龋病预防措施十分有力,效果显著。因为,随着全球经济社会的变化,龋病的发病情况经历了一个下降趋势后,在一些欧美国家及亚洲发展中国家出现了上升的现象[3]。在我国由于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饮食结构发生很大变化,如食物精细化、食糖饮料摄入增加,尤其儿童青少年的龋病发生风险提高,成为具有一定压力的公共卫生问题。另外,在对牙釉质发育缺陷与龋齿之间关联的综述和统计分析中,得出的结论是牙釉质缺损可能被认为是龋齿的潜在危险因素[4]。沈阳市的学校口腔保健工作经历近60年形成了相应模式,皇姑区作为沈阳市学校口腔保健三级网络的第二级网络,对于学生龋病的筛查和预防确实取得了成效,学生龋齿发病率和龋均逐年下降。
学生新发龋齿的在校充填率为0%,相对于2009年,在学校进行龋病治疗已经成为历史。这一现象反映出社会需求随着口腔医疗事业的飞速发展,已经发生了令人无法回避的变化。随着口腔医疗市场的开放,口腔疾病患者的就诊选择范围十分广泛。在学校进行龋齿充填会受到条件的限制,充填材料比较单一,而大多数新技术、新材料又不适用于大面积人群的预防需要,许多学生和家长愿意选择去专科医院就诊治疗。供求双方双向选择使成为合理的必然性。
现代龈病的治疗应用的新技术、新材料更适合在口腔专业机构进行,尤其在口腔医院感染控制中,在学校的简单的流动性治疗条件无法满足相关法规所规定的条件,因此,医疗机构在进行检查之后,也顺应科技发展和法规建设的要求,只作为告知者,提示患有龋齿的学生及其家长及时治疗。
口腔健康教育与促进应与时俱进。组织有效的且适合学生心理特点的口腔健康教育活动,对学生群体进行口腔健康教育是至关重要的内容[5]。尽管龋齿患病率逐年下降,但是龋齿充填率的结果仍不能令人满意。一方面是口腔健康知识缺乏的表现,说明口腔健康教育与促进的力度和广度还需加强;另一方面,说明健康教育的方法还应进行不断探索,以适应不同层次人群,尤其开展与年龄和心理特点相适应的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和促进活动[6],促进学校口腔卫生工作的持续发展,全面提高儿童青少年的口腔健康水平。
家长监督下有效刷牙和定期口腔健康检查行为均具有相关性,其中睡前有进食甜食习惯为相关危险因素,家长监督下有效刷牙和定期口腔健康检查为相关保护因素[7]。通过相关研究结论,需要二级组织的口腔预防保健专业人员和一级组织的学校卫生人员具有创新思维,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针对学生父母的口腔健康教育活动,并借鉴国际口腔预防领域上一些成功案例,也可举办口腔健康家长学校为学生父母提供口腔卫生指导,以形成在监护人的监督培养和学校的教育指导互动互促局面,提高学生口腔健康水平,加强其自我口腔保健能力,保障学生健康成长。
学生口腔卫生保健方面的健康行为与患龋率的相关性将进一步进行分析与探讨。因为龋病或可与健康行为和家庭经济状况相关。但无论其社会经济状况如何,都需提供多种龋齿预防措施以及定期检查[8],以维护学生口腔健康,保障其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