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山片区弱势群体自我发展能力精准培育

2019-11-04 08:41孙焕良
关键词:基础性贫困地区条件

李 毅,孙焕良,范 焕

(湖南农业大学 a.商学院;b.继续教育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8)

武陵山片区是我国经济、文化、社会全面落后的战略性地理区域,也是国家14 个集中连片贫困区[1-3];弱势群体是因自身特质、力量或权力弱化,导致其在社会生产生活中处于全面弱势的社会群体[4];武陵山片区弱势群体是落后地区中处于弱势的社会群体,属“弱弱叠加”,它包括贫困农民、病残农民、失地农民等人员。可以这样说,弱势群体是实现贫困人口2020年全面脱贫的硬骨头,是必须想办法破解的关键人群,也是党和政府重点关注的特殊对象。因而,如何激发武陵山片区弱势群体内生动力、提升其自我发展能力既是当前深入推进精准扶贫的重要举措,是深入推进乡村振兴的核心要义,也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在国外,Sen[5]认为“可行能力的剥夺”是贫困的根;舒尔茨[6]认为“人的自身素质是贫困或富裕的决定性因素”。国内学者也纷纷从自我发展能力内涵[3]、评价体系[7-8]、测算[9-10]以及提升策略[11-13]等多视角开展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现有研究成果为贫困地区弱势群体自我发展能力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仍存在两点不足:一是聚焦分析不够,现有研究聚焦“弱”而非“弱弱叠加”,即要么以“弱”区域为研究对象,主要有民族地区、贫困地区、落后县域的发展能力;要么以“弱”人群为研究对象,主要有贫困农牧民、少数民族居民的发展能力,少有将两者有机结合进行“弱弱叠加”综合分析贫困地区弱势人群的研究。二是系统分析不够,现有研究主要研究围绕自我发展能力理论、内涵、体系、测算等宏观框架性研究,而少见围绕某一类人群系统深入的探究其自我发展能力形成条件、作用机理等内容。为此,本研究从武陵山片区弱势群体中个体切入,分析其自我发展能力生成的条件、动力机制,进而提出精准提升的策略,这对实现扶贫攻坚的伟大目标,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都具有重大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一、弱势群体自我发展能力的生成条件

自我发展能力是人们利用所学知识或技能,获取自身发展资源,进而实现自我价值的能力,它包括生计能力、内在能力和综合能力等三个维度[14],而贫困地区弱势群体要想提升自我发展能力是需要有基础性条件保障和具备基本作用力[15]。

(一)基础性条件

弱势群体自我发展能力基础性条件是指实现个体自我发展能力中最基本的条件要求,如果失去了这些条件,发展将无法实现。换句话说,个体自我发展能力是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宏观环境影响下、区域社会发展大局中和家庭成员相关影响下,受个体现实生存条件共同作用。简单的讲,个体改善生存境遇的欲望和贫困地区良好政治经济社会条件是弱势群体自我发展能力提升的基础性条件。

改善生存境遇是人最基本、最原始的欲望,而努力改善生存境遇也是人最内在欲望的释放,事实上生存境遇的改善是建立在不断获取外部资源基础上。因此,在欲望的驱动下,人们是可以不断提高获取资源的能力与本领,尽可能占有更多的资源来实现生活水平的提升。但现实往往是残酷的,城乡二元结构、区域发展失衡,教育、数字、资本、市场等各类看不见的鸿沟成为贫困地区个体在努力获取资源过程中难以逾越的天堑,因而破除城乡二元体制、实现区域均衡发展,加强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经济、社会、文化事业平衡发展,实现公共服务无差异是弱势群体自我发展能力提升的前提条件。

根据马克思唯物辩证法,事物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根本原因,外因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改善生存境遇是基础性条件的内在原因,政治经济社会区域环境等是基础性条件的外在原因,个体改善生存境遇的欲望是第一位的,良好的政治经济社会区域环境是第二位的,但是它可以起到加速或延缓作用。因而对尚缺乏自我发展能力的个体而言,基础性条件是实现其自我发展能力从无到有的根本;对自我发展能力较低者而言,基础性条件是其继续提升自我发展能力的基石;对于具有一定自我发展能力的个体而言,基础性条件是助其跳离弱势群体、突破社会阶层局限的阶梯。为此,一是要理性认识武陵山片区区位劣势在资源获取方面的不足,在区域产业分工和一体化发展中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这是个体提升自我发展能力必须面对的现实条件。二是要把握好国家战略政策的强力支撑,重新审视区域空间新价值,发挥武陵山片区发展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的后发优势,这是个体提升自我发展能力应该珍惜的可用条件。三是要利用好地方政府经济产业扶持、社会发展支持和公众舆论正向激励的有利氛围,这是提升个人自我发展能力的有利环境条件。因此,弱势群体中各个体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强烈欲望,与区域政治经济社会环境改善同频共振,这将是不同层次自我发展能力者培育、维持和提升自我发展能力的基础性条件。

(二)基本作用力

弱势群体自我发展能力基本作用力是指在国家均等化发展的条件下,促使人们将对美好生活的欲望转化为自我发展能力提升最重要、最基础的力量,它包括群体内、个体间内在推力—良性竞争和外在环境拉力—国家政策扶持。

竞争既是一个经济学概念也是一个社会学概念。在经济学中,竞争是市场经济最基本的特征和最本质的内容,表现为市场主体间为了某一经济利益而进行的激烈角逐。在社会学中,竞争是人与人之间基本关系之一,属于社会性刺激,即为达成某一目标,而采取一种相互排斥的状态,个体进而产生一系列心理或行为活动。无论是在经济学还是社会学中,良性竞争都能让个体对达成目标期待更加强化,更能促使个体内在潜力发挥。武陵山片区弱势群体长期生活在偏远山区,市场经济不发达,竞争氛围不浓,群体总体比较容易自我满足、主观幸福感指数比同等条件下发达地区更高;武陵山片区贫困个体大多自我封闭、甘于现状、缺乏外界沟通,更加需要多方面关注。为此,在弱势群体和个体中一是要适当引入竞争机制,推进激励性扶贫项目,从较低的起点、较容易完成项目开始,不断增强信心和动力;二是要引导贫困个体对标榜样,以身边干事创业的榜样激励竞争,增强榜样的感召力;三是要引导设计有阶梯的目标体系,实现竞争的螺旋上升,不断提升自我发展能力的层次水平,最终实现群体之内、个体之间的“鲶鱼效应”。因此,良性竞争是提升个人自我发展能力基本作用力之一,且是一种内在作用力。

国家政策扶持是国家综合运用产业、财政、税收、教育等一揽子措施,将贫困地区的弱势群体引导到国家预设的理想发展轨道上来的一种政策力量。在扶持实践中,往往会出现弱势群体的均衡发展和个体发展的路径偏移,因此这个时候就需要政策之手将其拨回预期的路径。也就是说,政策扶持实质上是政府利用综合手段影响个体主观选择和预期目标,并对个体持续施加一个外在的正向激励力,该力也是个体自我发展能力提升的基本作用力,且是一种外在作用力。

综上,我们可知基础性条件与基本作用力相辅相成、相互作用,共同构成弱势群体各个体自我发展能力的生成条件。

二、弱势群体自我发展能力的提升动力

动力是指目标或结果促使个体实施行动的吸引力,它是推动事物运动发展的根本因素,一般可以分为内部动力和外部动力。个体自我发展能力提升同样需要内外部动力,但由于内外部动力作用机制差异,因而对个体自我发展能力的影响也有不同。

(一)外部动力

外部动力一般表现为财富、名誉、社会地位等,是由外部主体产生,能给个体以刺激,是促进个体自我能力发展的外在推动力,它虽不能决定个人自我能力发展,但却可以影响个人自我能力发展提升的速度与层次,一般认为外部力量来源主要有家庭、他人和政策。其一,家庭是每一人温暖的港湾,也是最容易从情感上影响一个人行为,心理学上的期望效应告诉我们只要家庭给予个人适当的期许,个人往往会取得好于预期的效果,个体自我发展能力提升也是如此。其二,他人特别是个体身边熟悉的他人可以给个体示范、激励甚至引发嫉妒等,而这些恰恰是可以给个体带来刺激的动力来源,通过正确的引导可以将这些刺激转化为与他人对比、向他人学习、促进自我改变的动力,引起个体与他人的合作、竞争行为,而这些本身就是个体自我能力的提升。其三,政策往往是给予优惠、资助、减免、奖励等物质利益驱使或精神情感上激发,而个体往往期待获得这些优惠、资助、减免或者奖励,但实际上个体要获得这一切是需要自身按照政策的设计去从事某一些项目、活动,实现某一目标,个体在这一过程中必将获得个人自我发展能力的提升。

(二)内部动力

内部动力一般表现为个体的成长、生活的价值、成就满足等,通常认为需要是人行为产生的根源,并且只有将需要转化为动机后才能成为推动个体行为的内部动力。因此,分析弱势群体自我发展能力提升的动力同样需从个体需要切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有生理、安全、归属、尊重和自我实现等五个层次需求,其中食物、水是维持生存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因而满足生理需求是个体自我发展能力提升中最原始的动力;保障人身、财产安全是人存活的基本前提,因而满足安全需求是个体自我发展能力提升中最基本的动力;对家人的亲情、对朋友的友情、对爱人的爱情是人的情感寄托,因而满足归属需求是个体自我发展能力提升中最深沉的动力;他人的尊重、社会的赞誉是人自信来源,因而满足尊重需求是个体自我发展能力提升中最热烈的动力;预设目标的达成是人成功状态,因而满足自我实现是个体自我发展能力提升中最内核的动力。从个体角度来看,五个层次的需求相互依存并逐级上升,一同构成了个人自我发展能力提升的内在驱动力。也可以这样说,个体任何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会促进促进人的需求向更高一层次递进,同样需求转化的内在动力也会不断推动个体自我发展能力逐步提升,形成个人内部驱动力与自我发展能力的耦合机制。

总体而言,外部动力具有“由外在世界评价”特点,因而刺激给人带来的满足难以持续,而且不断需要从数量和频率上加以强化。在精准扶贫中,给物质、送资金这种外部激励能够给贫困个体带来短暂的幸福感,但这种幸福感很难持久,容易让个体陷入一个更大的不满之中。为此,动力机制最好是由外在动力转为内在动力,转到强调个体“自我发展”“自我实现”“让生活更美好”自我觉醒上来,这样才能建立起个体自我发展能力的可持续发展机制。

三、弱势群体自我发展能力的精准培育

精准培育是在精准识别弱势群体各个体自我发展能力基础性条件、基本作用力的基础上,从内外部动力上进行精准帮扶,从制度保障、教育支持、产业联动和均等服务等方面进行精准管理,如图1所示。这是立足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实践,对弱势群体中各个体自我发展能力提升理念和工作思路上的进一步发展,对我国贫困地区人力资本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其中,精准识别是提升个体自我发展能力的前提,精准帮扶是从内外动力两个方面提升个体自我发展能力的工作举措,精准管理是个体自我发展能力提升的宏观环境和支撑力量。

(一)精准识别

精准识别是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的基础和前提,也是个体自我发展能力提升的关键和难点,决定着个体自我发展能力提升的效果,只有精准识别出弱势群体中个体的个性特征、欲望需求,了解其家庭状况、接受信息的来源,掌握其宗教信仰、生活圈子,分析群体互动方式、意见领袖、口碑对个体行为影响力,梳理清楚当地区域地理环境、经济社会文化现状、产业布局,才能为弱势群体各个体绘制出精细的“工笔画像”,进而厘清个体自我发展能力提升基础性条件的符合程度,基本作用力的范围、大小以及路径等,为精准帮扶奠定基础。

图1 武陵山片区弱势群体自我发展能力精准培育框架

(二)精准帮扶

在精准识别个体基本情况的基础上,通过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借助外部力量打破个体固化、僵化樊篱,进而激发其内生动力,从而实现个体自我发展能力的主动提升。具体讲:第一步开眼,消除个体信息鸿沟,拉近与人、与城市、与美好生活的距离,引其走出封闭的小世界,体会并感受到外部世界的精彩;第二步启志,弱势群体之所以弱,内在的精、气、神不足,对自身长期的弱势产生了一种屈从、依赖等消极“认命”态度,缺乏改变现状的志气、努力抗争的勇气和必将成功豪气,而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让个体拥有强大的内生动力,重拾生活的信心。通过“立志”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和生活目标,设定可达的愿景;通过“立气”帮助其树立坚定不动摇的信念,具备“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概和“人生是用来奋斗”豪迈;“立信”帮助其树立“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必将收获自己的幸福”的信念,摈弃“不劳而获”思想等,通过“三立”彻底激发个体提升自我发展能力的内生动力。第三步扶学,要想提升个人自我发展能力关键还是在于学习与培训,帮助其完善知识结构,掌握生产技能,补齐素质短板;第四步助力,弱势群体要想起步发展,政府、社会各界的人力、财力、物力的支持必不可少。

(三)精准管理

精准管理是贫困地区弱势群体自我发展能力提升不可缺少的一环。其中:制度保障需要因人、因时、因地制定个性化的制度,多采取积极劳动力市场、有条件现金转移支付、小额金融互助贷款等积极社会政策模式,改变单纯“输血式”消极救济政策模式;教育支持,增加贫困地区教育公共投入,开展弱势群体文化与技能专项培训;产业联动,结合贫困地区实际情况,加大产业扶持力度,吸引弱势群体向优势产业聚集,抱团发展;均等服务,要加大推进贫困地区城镇化建设,实现城乡卫生、社会保障、交通、物流均等化服务,让贫困地区弱势群体共享国家发展的成果。

猜你喜欢
基础性贫困地区条件
排除多余的条件
选择合适的条件
山西省政府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1.42亿元
对贫困地区乡村学前教育的几点思考
交通运输部累计投入约7100亿支持贫困地区交通建设
上学不如“混社会”? 贫困地区的“厌学症”如何治
新课程背景下语文作业的优化设计
为什么夏天的雨最多
以“1”为基础的数学教学探究
让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现代文明建设中发挥基础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