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卫伟
端午节,奶奶送来一盒绿豆糕,我却不领情:“这是你喜欢的,我不喜欢。”这件事引发了我的深思,请你以“你的和我的”为题,写一篇文章,向校刊投稿。
要求:①不少于600字。②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你的和我的
◎南京市一考生
端午节奶奶送绿豆糕遭到“我的”拒绝,以“我不喜欢”为由拒绝“你喜欢的”,这似乎充分的理由我认为至少有以下三个方面不在理。
一是“我的”拒绝,拒绝的不仅是一盒绿豆糕,而且拒绝了宝贵的亲情。
也许你什么都可以拒绝,怎么能拒绝奶奶对孙辈的一片怜爱之情呢?拒绝祖父祖母辈的慈祥关爱,这是一件多么让人痛心又多么让人遗憾的事情啊!这让人想起了中央电视台报道过的一个9岁小女孩,她因白血病严重恶化导致生命危险,她直至临终都不让爸爸妈妈把自己的病情告诉奶奶,她怕奶奶担忧而宁愿自己隐忍痛苦。孙女(我的)和奶奶(你的),这亲情的生死交融犹如一曲撼动人心的天地悲歌。
二是“我的”拒绝,拒绝的是对传统习俗的尊重与继承。
端午节包粽子,吃绿豆糕,这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诗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写的也是亲情中的传统习俗。传统习俗及习俗中的礼仪文化,承载着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生命形态,作为后辈应该尊重学习生于斯、长于斯的中国传统习俗,有责任继承并发扬光大。你的和我的,也就意味着过去的、现在的和将来的。没有对传统的尊重与继承,也就不会有自己民族的美好未来。
三是“我的”拒绝,拒绝的是“爱与被爱”。
有一首歌这样唱道:“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这是领袖毛泽东的名言。“我的平凡岁月里因为有了你显得充满活力”,这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经典歌词。我的和你的,你的和我的,这不仅仅在亲人之间,我们的社会本质上就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正如民国小学语文课本里开篇的六个字:“天地人,你我他。”“你的和我的”,所有道理当已包含其中。
【姚老师解读】
该文开头联系试题所提供的材料,亦紧扣题目,并建立自己明确的观点。切题,有角度,观点鲜明,是写好中考作文的核心要求。能做到,做得好,当是加分的因素,也是得高分的条件。
正文部分在总论点的统驭下,以一个个分论点展开评说,夹叙夹议,时评风格,思路逻辑十分清晰。分论点与分论点之间渐次递进,最后让立意自然升华到境界的层面,这就有了思考的深度和立意的高度。
这是全民阅读的时代,这是人人使用微信朋友圈的时代。生活中,常常可见以下情景:
S想好好读些书。回到家,S点开了微信朋友圈。
请根据这个情景进行写作。
【提示】
①你可以用任何一种人称代替S。
②你可以就这个情景链接生活,叙述故事;也可以根据这个情景展开想象,进行文学创作;还可以针对情景中反映的现象展开论述……
【要求】
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②不少于600字。③不得套写、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活在朋友圈里的“阅读爱好者”
◎温州一考生
又是一年毕业季,S先生摸了摸自己滚圆的肚皮。下班前,他刚好约了几个高考完的小孩去闹两天,可见到人家小孩一个个学富五车的样子心里很不是滋味。
“还是读两本书吧。”他想。
可又转念一想,他这种接近中年油腻男人的年龄,读书还合适吗?
眼光一瞄,发现豆浆、油条下垫着的报纸上明晃晃写着地四个大字:“全民阅读。”S先生语气里带着疑惑和不屑。
等到肚皮也被摸得油光发亮,S先生开始人生中必不可少的一项任务——刷朋友圈。
“我的天!”S先生看到朋友圈内容不禁叫出声。
发小M发了一张自己在图书馆的照片,似乎是捧着一本书看了一下午,文字内容更是高深不可测。
“快乐的书令众人愉悦。”
S先生疑惑道:“《人间失格》有那么‘快乐’吗?”
一刷又刷到同公司美女小王的阅读心得。
“又一次看到《文化苦旅》,又一次回想起去年我在莫高窟的经历……”
配图也是一本书,还放了两张高清石窟图,带水印。
S先生更疑惑了:“小王去年不是一直在加班吗?”
眉头紧锁,手指一滑,两仁放大,连隔壁王大爷也在读书?
敢情全世界就我一个不是阅读爱好者?
他随手抄起了一本书,发了张自拍,还附上一段话:“阅读,使我内心深沉无底;阅读,使我的生活美妙无绝期。在这美丽春光下……”
发黄的瞳仁,刚吃完油条油腻的嘴唇,还有领口泛黄的污渍,粗犷的手上拿着本《精致人生必读》。
S先生觉得自己与鲁迅、莫言的距离,又近了一步。
【姚老师解读】
这个题目道出了一个社会现象:中国人物质富有了,精神荒芜了,微信群里的人越来越多,有共同理想追求的人却越来越少。命题者的意图被考生诠释得非常具象,非常准确,也非常生动。那个中年人的形象让人忍俊不禁。这是对现实生活与社会中某一类人的折射,是善意的讽刺,也是严肃的警示。文章主体部分则是满满的正能量——不管何时何地,不管社会怎么变化,爱读书的人从来就没有缺席过。这样的内容,这样的一种群体形象,与作者笔下的那个有点滑稽,有点可笑,有点可悲,也有点可爱的中年人形象形成的对比,起到了强化文章主题的效果。
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1)家
(2)略
要求:1.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2.文体不限。3.不少于500字。4.文字和标点书写规范、整洁。5.文中不得出现考生本人姓名以及毕业学校名。
家
◎吉林市一考生
在我的心中,家就像一杯浓浓的柠檬汁,酸酸甜甜,有时还伴着一丝苦涩……
唠叨也温馨
“起床啦,要迟到了!”“路上小心点!书包拿好了吗?”“多吃点,吃那么少能长个吗?”“先做作业,一会儿练琴!”“怎么还不睡觉?明天又要赖床啦!”……
从早到晚,满耳朵都是妈妈的唠叨声。每天被这些声音包围着,我真的有点无奈,可母命难违,只好乖乖照办。就这样,在妈妈的唠叨声里,我每天早早起床,好好吃饭,认真做作业,抽时间练钢琴……渐渐地,老师开始在班上表扬我。我惊奇地发现,原来我也可以做得那么好。
莫非,成绩的取得是因为有这么一个爱唠叨的妈妈?原来的无奈化成了感激,我的心里甜甜的。哦,妈妈的唠叨,那是陪伴我成长的美妙乐曲。
定格的瞬间
说到爸爸,他永远是一脸严肃,不爱说话,可在我面前,他又总能搬出一堆人生哲理来,仿佛随时随地都在磨炼我的意志一般。
我一直怀疑爸爸是不是爱我,直到今年五一他带我出游的那一天。他一手拖着行李,一手拉着我穿行在拥挤的人群中;他的身影挤进了人群,又努力靠到卖冷饮的柜台前,他侧着身子,手中高举着一杯我最爱喝的奶茶……周围的一切都凝固了,他高举着那杯奶茶的身影,定格在那一瞬间,成为我永远的记忆。
原来,爸爸冷峻的面孔下深藏的是深沉的爱。当初的畏惧变成了感念,我心中满是温暖。哦,爸爸的身影,那是给予我力量的巍巍高山。
快乐小天使
我做的作业,一不小心就会被他撕掉,我喜欢吃的蛋糕,他会狼吞虎咽和我抢,我正在看电视剧,他哭着喊着要换动画片。一提到弟弟,我心里就酸酸的。
可是,满脑子又都是关于我和弟弟的美好记忆。现在上了初中,我时时想起弟弟那憨态可掬的样子。每次回家,在很远的地方,就会看见一个小小的身影在门口张望。“姐姐回来啦!姐姐回来啦!”不知何时,那小人儿早已从躲藏的地方飞了出来,蹦蹦跳跳的,笑得如花朵一般灿烂。那温馨的画面,如一道美丽的剪影。
呵呵,可爱的弟弟简直就是我的快乐天使。曾经的不满飞得无影无踪,心头只有无尽的喜悦。哦,弟弟的笑容,那幸福的记忆会永远留在我的心田。
我明白了:家,不只是一种味道,它像一粒多味豆。但无论酸甜苦辣,都在我的里。
【姚老师解读】
“家”这样的题目,同学们并不陌生,也不难理解,但写好它并非易事。
以三个片段、三个家庭成员结构全文,不但言之有物,言之有情,而且言之有形。形就是文章的结构,文章有好的结构,不但可以让思路更加清晰,观点更加明确,而且结构的精致本身也是一种美。三个片段、三个人物各有特点,又是一个整体。
写妈妈,作者跳开雷同套路,视“唠叨”为美妙的乐曲。
写爸爸,先抑后扬,瞬间的定格描写让人印象深刻。
写弟弟,“快乐与美好”由弟弟带来。“快乐与美好”也是全家幸福生活的总括。
全文活泼轻松,情趣盎然,是一篇充满着生活气息,又有一定艺术感染力的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