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艳
(胜利油田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东营,257034)
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是医院的一个重要科室,将治疗与康复、护理集中一体,为危重症患者提供最佳保障。睡眠障碍是一种异常睡眠现象,主要表现为昼夜节律紊乱、觉醒次数增多、难以入睡、浅睡增多等[1],使患者免疫力及呼吸肌顺应性明显降低,行为认知改变。ICU患者合并有睡眠障碍时容易引起抑郁、烦躁、焦虑等不良情绪,降低治疗依从性,延长治疗时间,不利于患者的预后[2]。所以,明确引起ICU患者睡眠障碍的相关影响因素,制定护理干预对改善睡眠障碍症状有积极作用,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胜利油田中心医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合并有睡眠障碍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护理措施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21~79岁,平均年龄(51.7±4.1)岁;疾病类型:严重代谢障碍者12例,脏器移植手术者8例,败血症者7例,急性中毒者13例,严重创伤者9例,脑出血者5例,急性心肌梗死者6例。观察组中男37例,女23例,年龄20~79岁,平均年龄(52.0±4.3)岁;疾病类型:严重代谢障碍者11例,脏器移植手术者7例,败血症者6例,急性中毒者14例,严重创伤者10例,脑出血者7例,急性心肌梗死者5例。2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1)所有患者均有入睡困难、早醒、觉醒次数增多等症状;2)患者意识清醒,理解、表达能力正常;3)ICU治疗时间>5 d;4)本次研究获得医院伦理会审批,患者签订《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1)合并有精神疾病;2)入院前已经有睡眠障碍表现;3)不愿意配合者。
1.4 研究方法
1.4.1 调查方法 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估患者睡眠质量,分析患者睡眠障碍程度。采用本院自制的睡眠障碍原因调查表对2组患者发生睡眠障碍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包括经济压力、治疗环境、身体不适、精神因素、无人陪护、预后不佳等。告知患者调查内容、目的、作用、填写方法,让患者客观评价,全部回收,分类整理,记录调查结果。
1.4.2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严格按照医嘱开展护理工作,加强病情监测。尽量避开患者休息时间进行护理操作,合理安排补液顺序、速度。护理动作轻柔沉稳,减少病房噪声,为患者提供舒适的病房环境,观察组给予全面护理干预:1)护理操作技能培训:由专家、主治医师、护士长对ICU护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考核合格后进入临床。护士长监督护理人员制定和实施护理工作,对护理人员工作表现实施奖惩制度,激发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每月进行一次讨论会,总结护理工作的成效及不足,不断提升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高效、全面、优质的护理服务;2)睡眠护理:护理人员对待患者态度热情、诚恳,合理安排家属探视时间,让患者感受到护理人员及家人的关心,保持全身放松、心情愉悦。嘱咐患者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按时作息。睡前帮助患者按摩四肢、头部,改善血液循环,提高睡眠质量;3)环境护理:病房要保持安静、清洁、卫生、舒适,光线柔和,安排专人拉窗帘、开关灯。物品严格消毒、摆放整齐,定时开窗通气,保持空气清新。湿度维持55%~60%,温度维持22~24 ℃,电子设备音量调至最低。易觉醒者可使用耳塞,剧烈疼痛者使用镇痛药物,咳嗽痰多者给予吸痰、止咳化痰药物治疗。帮助长期卧床患者定时翻身,及时更换衣物、床单被套,温水擦洗皮肤,保持皮肤卫生,防治发生压疮,积极采取并发症预防干预措施,避免环境对睡眠产生的不良影响;4)心理护理:负面情绪会加重睡眠障碍,而睡眠障碍会影响患者心情。护理人员在护理期间要密切关注患者情绪变化情况,对患者进行耐心的指导、沟通,通过暗示法、转移注意力、音乐等方法宣泄负面情绪。同时争取家属、朋友、社会支持,增强患者信心;5)饮食护理:根据患者病情、喜好结合医嘱制定饮食计划,ICU患者病情危重,处于高消耗状态,应尽量选用富含膳食纤维、优质蛋白类食物,满足营养需求、保持二便畅通,提高免疫力。
1.5 观察指标 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PSQI评分、SAS评分及SDS评分,护理总满意度。PSQI评分用于评估患者睡眠质量,评分范围0~21分,得分越高,睡眠障碍越明显。SAS、SDS评分用于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得分越低,心理状态越好。通过百分制评估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低于60分为不满意,60~85分为满意,86~100分为非常满意,护理总满意度=满意率+非常满意率。
2.1 睡眠障碍相关影响因素 通过调查发现,睡眠障碍的因素包括经济压力、治疗环境、身体不适、精神因素、无人陪护、疗效不理想、对疾病的担忧、监测仪器的报警声等;其中精神因素、疗效不理想、经济压力是引起患者睡眠障碍的主要因素。
2.2 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PSQI评分、SDS评分及SAS评分比较 护理前2组的PSQI评分、SDS评分及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PSQI评分、SDS评分及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PSQI评分、SDS评分及SAS评分比较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 2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的护理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比较[例(%)]
ICU拥有先进的设备、技术,物力、人力资源充足,能够满足危急重者患者的诊治需要。睡眠是人体的生理需求,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3]。ICU患者发生睡眠障碍不利于病情的康复,增加了继发性并发症的发生率。
睡眠障碍是多因素作用下形成的,如昂贵的治疗费用、身体明显不适、无人陪护的病房环境、陌生的病房环境等,这些因素困扰着患者,使患者在睡觉前出现身心疲惫、焦躁不安等情况,导致睡眠质量降低。危重症患者护理风险高、并发症多,睡眠障碍发生率高[4]。全面护理干预是一种科学、规范、系统的新型护理模式,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对ICU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的培训,通过考核、讲座、研讨会让护理人员高度重视睡眠障碍对患者的危害,熟知护理技巧、理论知识,明确自身职责及权益,规范护理操作行为,关心、重视、尊重、体谅患者,多陪伴患者,拉近护患关系,减轻患者的孤独感。睡眠护理让患者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睡前按摩可放松身心[5]。护理人员避开患者休息时间进行护理操作,尽量减少器械杂音可显著提高睡眠质量。心理护理引导患者直面疾病,学会宣泄、管理情绪,在家属、医护人员共同帮助下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6]。饮食护理满足患者营养需求,合理饮食,睡前不大量饮水、进食、运动,有效降低PSQI评分。
综上所述,ICU患者睡眠障碍发生率高,与身体不适、治疗环境、经济等多种因素有关。给予全面护理干预可提高护理人员对睡眠障碍的重视度,对影响因素采取防范措施,可改善睡眠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