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体系探析

2019-11-01 11:15靳家宝杨嵘灏郭婧
科技创新与品牌 2019年9期
关键词:三全育人培育育人

靳家宝 杨嵘灏 郭婧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入研究当代青年成长成才的特点和规律,了解青年优势和弱点,引导广大青年把树立远大理想和脚踏实地统一起来,引导社会各方面关心青年、服务青年,积极做好青年工作,为广大青年成长成才、创新创业营造良好环境。”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释放出的力量已经成为我国拓展就业岗位、推动经济转型发展的强大引擎。本文就高校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三全育人”理念在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中的作用,为高校提升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供借鉴。

关键词:“三全育人”;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1 高校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所存在的问题

1.1 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培育工作的认识有待提升

“我们必须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创新型人才,是高校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创新型人才是重要的战略资源。高校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是党的要求、是国家战略,不是某些人的工作、不是某个部门的工作、不是某个时期的工作、不是某些方面的工作。

1.2 大学生创新创业培育的氛围还不够浓厚

创新创业氛围是影响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的主要因素之一。在一份关于《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的意愿》的调查中,以高校大学生对创新创业相关政策法规的了解程度来看,6.25%的学生表示经常关注,比较了解的占比19.14%,只知道一些的比例为 59.38%,15.23%表示一点都不了解。在信息大数据时代下,创新创业的相关政策法规并没能完全被高校大学生所了解。如何进一步扩大创新创业教育成果,浓郁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氛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2 “三全育人”理念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中的应用模式

2.1 深化创新創业培育理念,实现“全员”参与

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创新创业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强化学校党政干部、教职工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工作的学习认识。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要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高度,深刻认识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工作,关系到国家新发展理念的落实与延续,关系国家经济稳定增长,关系社会长治久安。

在创新创业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明晰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优势劣势、分析创新创业教育的工作重点难点,实现学校各部门之间通力协作、统筹资源。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存在差异化的资源需求,这些资源以不同的形式具化的存在,如资金、场地、人员等。这些资源的分配权利都不同程度的掌握在学校不同部门,必须统筹协调教育资源,将学校现有资源加以具化、并统筹调配,使“全员”参与的形式更加科学,使其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释放更大能量。

2.2 遵循创新创业培育规律,实现“全程”育人

结合学生的学习成长规律,根据不同年级设定不同的育人内容。面向大一学生,设置创新创业入门课程和导学课程,激发学生对创新创业的热情,完善学生对创新创业的认识,从高等教育的开端启发学生创新创业思维;面向大二学生,设置创新创业基础课程和实践指导课程,开始引导学生尝试参与创新创业各类赛事,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创新创业理论基础、积攒实践经验;面向大三学生,设置经典案例分析课程,鼓励学生大胆参与创新创业实践,组织开展创新创业大赛、模拟公司等实践活动,制定较为科学完善、可行性高的创新创业计划;面向大四学生,设置创新创业国家政策讲解课程,同时鼓励其结合自身专业优势和创新创业计划大胆创业,对于有潜力的创新创业项目,学校帮助孵化,助其创业成功。面向不同年级的学生开设系统、科学、联系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有层次、有针对性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实现“全程”育人。

2.3 协调创新创业培育资源,实现“全方位”发力

2.3.1 完善创新创业课程,巩固创新创业教育主阵地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主阵地。改变创新创业课程多存在课程科目单一、课程设置不健全、课程结构不完善、课程实践性不强等问题。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规模宏大、富有创新精神、勇于投身实践的创新创业人才队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强大的人才智力支撑。创新创业教育课程需要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专业教育、素质教育的有机融合、完善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结构、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导向,加大创新创业教育理论课程比例,继而充分发挥创新创业课程的主阵地作用,提高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2.3.2 加强创新创业指导,做好创新创业补充

创新创业指导是在时代大背景下进行工作的,创新创业指导教师掌握着领域动向,能够提供的更为“新鲜”的信息。不同类别院校、不同专业学生对于创新创业的个性化需求有所不同。创新创业课程设置往往难以将创新创业教育的共性和学生创新创业的个性相结合。创新创业指导的内容要更具针对性,针对解决大学生某一方面的问题、某一领域的问题、某一阶段的问题。同时,创新创业指导相较创新创业课程要更具内容和形式的灵活性。做好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专业性指导,关注大学生个性化的培养,是对大学生创新创业通识教育的有力补充。

2.3.3 凝练创新创业文化,营造创新创业环境

校园创新创业文化育人是创新创业能力培育的重要途径。通过大学生寓教于乐、喜闻乐见的各式校园文化活动,例如,组织创新创业讲座、设立创新创业奖学金、开展创新创业优秀项目评选、指导创新创业学生社团等,鼓励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尝试,培育创新创业思维和创新创业能力。校园物质文化是学校教学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极有说服力的载体。学校集合自身特色,在教学楼、图书馆、大学生活动中心、学生宿舍、学生食堂、校园道路、校园景观等基础设施中加入创新创业元素,让学生感受大学文化内涵的同时,感受校园环境中所蕴含的创新创业精神,潜移默化地巩固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

2.3.4 拓展创新创业宣传,扩大创新创业成果

利用全媒体对创新创业成果进行宣传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利用学校官方微信、官方微博、广播、有线电视等网络媒体和学校报纸、条幅、展板、展栏等平面媒体,宣传创新创业经典案例、展示创新创业成果、倡导创新创业精神,增强学生创新创业自信,激发创新创业意识,争取更大的创新创业成果。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需要高校不断完善创新创业工作顶层设计,构建创新创业的“三全育人”体系,实现“全员”参与、“全程”育人、“全方位”发力。

参考文献

[1]任泽中.构建“纵横有道”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6(12):60-62.

[2]马乐元,程东林,汪精海.农林类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现状与对策探析[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8,9(05):91-94.

[3]韦联桂,蒋欢.财经类院校创业教育机制建构研究——基于校园文化视角[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3(17):196-197.

[4]黎怡姗,吴大放,刘艳艳.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现状及成因分析[J].高教学刊,2019(09):43-44+47.

责编/魏晓文

猜你喜欢
三全育人培育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构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三全育人”新格局研究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探析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珠”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