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代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后备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重视大学生的廉洁教育、品行教育事关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但是,目前大学生廉洁教育存在动力不足、认识模糊、内容不系统不完善、理论与实践分离等问题。改变这种现状的方法,首先应该是促进教育内容的系统化;其次是创新其教育方法,激发学生兴趣,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关键词:大学生;廉洁教育;廉洁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CN61-1487-(2019)11-0113-03
反腐倡廉工作是我国党风廉政建设的重心之一,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反腐倡廉工作的制度化、法治化水平持续提高,反腐倡廉工作对廉洁教育提出了全面普及、贯彻落实等新要求。综观我国大学生廉洁教育的情况,近几年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且国内部分高校设置了以《高等学校廉洁文化教程》为教育内容的课程。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差。有没有必要对大学生进行廉洁教育、对大学生进行廉洁教育有什么意义、要用什么方法进行廉洁教育、施以什么内容?这些都是亟需解决的问题。这需要我们立足于当下高校大学生的发展现状以及新时代反腐倡廉工作的要求,以大学生为对象,对大学生廉洁教育进行研究。
一、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內涵及界定
(一)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内涵
大学生的廉洁教育在教育方式、对象、环境以及目的上呈现出一定的特殊性和单纯性,因此,大学生廉洁教育是指在坚持全民廉洁教育的方向与目标的前提下,依据大学生的特殊性和单纯性对大学生施以廉洁文化教育的行为。旨在通过制定制度、组建队伍、确立目标、规划课程、规定任务等一系列方式,树立大学生的廉洁意识,强化大学生的廉洁观念。
(二)大学生廉洁教育的界定
首先,大学生廉洁教育属于大学德育的范畴。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内容主体是廉洁文化,包含与廉洁相关的优秀传统美德、现代社会道德以及社会实践方式和行为规范的教育,在集体生活、学习的过程中强调公正无私,在个人独处过程中强调自律自制。
其次,大学生廉洁教育也属于全民廉洁教育的范畴。大学生廉洁教育更重视廉洁文化的传授和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引导,要求大学生学习廉洁文化,践行廉洁文化。要求学生从课堂到生活,将廉洁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廉洁教育所形成的观念、德行实现两个目标:第一,短期内约束、规范大学生的学校行为,塑造其健康、正义的人格;第二,长期发展中指导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及就业行为,营造廉洁、清明的社会环境。
二、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必要性与困境
加强大学生的廉洁教育,是源自于社会主义建设顶层设计的要求,也是当下大学生廉洁教育不容乐观的现状提出的要求。从这两个方面来说,只有立足于社会实际状况,明确对大学生进行廉洁教育的必要性与意义,才能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才能有针对性的解决实践中出现的问题。
(一)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必要性
1.全民廉洁教育对高等教育提出的要求
全民廉洁教育要求广泛、扎实地对全体公民进行必要的廉洁知识教育,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偏差。社会廉洁教育和学校廉洁教育存在不对等的情况,社会廉洁教育立足具体工作,教育效果以及频次远远高于校园教育。而大学生在校园内很少接触到事关廉洁的“选择题”,如果不进行廉洁教育,向大学生讲授廉洁文化,那么大学生在校一旦养成超越规则与制度的行为习惯,进入社会后就有可能发展成为廉洁问题,这是对大学生进行廉洁教育的重要课题。
2.新时代对高等教育提出的要求
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新时代的青年将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对当代青年大学生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要求大学生能够学识与品德兼具,廉洁自律、公正公道。
高等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升人的综合素质的主要途径。基于此,新时代对当下的高等教育提出了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只有对青年大学生在进行素质教育以及德育的同时兼顾大学生的廉洁教育,给予处在职业选择与职业适应期的大学生以正确的指导,培养大学生的学识与德行,让大学生在校保持学生应有的纯洁,毕业后保持公民应有的对规则的敬畏,避免大学生在最美好的年华犯下最不应该犯的错误,相信新时代在当代新青年的努力下必定会有新的面貌。
(二)大学生廉洁教育的现实必要性——以C大学为例
为了对大学生廉洁教育的现实必要性进行分析,随机选取了C大学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用线上填写的形式进行随机问卷调查。其中回收问卷305份,无效填写5份,实际有效问卷300份,分析如下。
1.大学学生工作中存在不廉洁现象
调查显示,73.33%的同学认为所在学校、学院或班级在评优评先、奖助学金评定以及党员发展工作能够保证基本的公平,但是存在潜规则,会影响公平。对这个问题出现的原因分析有以下结论:73.33%的同学认为是各种评定制度不合理,50%的同学认为是领导和老师不公正,43.33%的同学认为自己周围的学生干部存在以权谋私行为。
首先,当下大学的德育工作存在落实不到位的形式主义和纯粹理论灌输的问题,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重视。调查发现,参加过廉洁教育的学生仅有46.67%,并且有40%的同学认为廉洁教育只能对少部分同学起到教育作用,有40%的同学甚至认为廉洁教育仅仅是形式而已,在教育实践与教育实效的对比中存在巨大差距。认为对大学生进行廉洁教育能够使大部分同学得到思想上的洗礼的只有20%。
其次,由大学生廉洁教育的效果低下以及缺失所引发的问题也逐渐在大学校园中凸显出来。调查发现,80%的同学知道自己身边有不廉洁的现象和行为,但是会坚决抵制的同学只有20%,有73.33%的同学会在内心抵制和现实放任之间徘徊。在调查中发现,还有6.67%的同学对廉洁与否的问题持无所谓的态度。
(三)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困境
传统观念认为,教育行为出现的困境主要产生于教育内容与教育方法。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与发展,廉洁教育实践也出现了一系列的新情况、新问题与新挑战,但是其诱因不仅仅是教育内容与教育方法的问题。总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拜金主义”“享乐主义”风气影响校园。当下,社会风气的影响使人们产生“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上的追求基本上都可以通过金钱和权力来实现”的观念。这种观念的盛行导致学生在枯燥的知识理论学习过程中,会产生焦躁、迷茫、彷徨的心态,进而导致学生思想观念的转变,产生“读书无用,文凭第一”的想法,以读书——当官为奋斗的主线,企图用金钱和权力消解自己的焦躁、迷茫和彷徨,不利于其树立正确的“三观”,更不利于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实施与贯彻。
第二,学生群体对“廉洁”的认知存在误区且不够重视。在大多数学生的观念里,“廉洁”针对的应该是掌握金钱或权力的官员,与自己毫无关系。这是狭隘的廉洁观。事实上,廉洁针对的不仅是官员,而是所有权力的缺位、越位,金钱的不劳而获、不告而取,以及决策的不合理、不合法等。学生是权利与义务的统一体,在其全面发展的过程中,一定会涉及到掌握权力,执行决策,在此,廉洁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廉洁教育是一种长期培养人的德行,使人形成“慎独”习惯的过程,是防腐机制的一部分,也是防腐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如果大学生观念中的“廉洁教育”仅仅针对特定工作,而没有针对德行,会导致廉洁教育理论与实践无法得到学生的理解、认同与践行。
第三,廉洁教育的内容不够系统与完善,廉洁教育的方法存在理论与实践相互分离的现象。当下廉洁教育内容以传统廉洁理念为主,辅以古今的廉洁事例,对学生进行理论上的灌输与教导,形成了廉洁文化,但是这些廉洁文化带有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没有将世界范围内的廉洁研究、廉洁文化罗列在内,系统性有待提高,理论性有待增强。同时,理论灌输的教育方式往往是教育效果最差的。学生能够理解廉洁的含义,想象不廉洁的后果,但是没有实践的成分在内,当真正遇到类似事关廉洁的抉择时,学生的选择很少会受到相关事例的影响而发生改变。
第四,学校针对大学生廉洁教育的政策无法在具体实施中得到贯彻与体现。学校针对廉洁教育的政策大多都放在教学设计上,重点在开设多少学时的廉洁教育课程,举办多少关于廉洁教育的讲座,但是没有考虑到校园廉洁文化氛围的营造与宣传。这也就导致学生不知者不知其然,知者不知其所以然,致使大学生廉洁教育既不能保持深远持久的影响,又失去了潜移默化的熏陶。
三、大学生廉洁教育的路径
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内容与方法是联结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的媒介,内容合理而完善、方法新颖而独特是大学生廉洁教育取得实效的必要保证。
(一)促進大学生廉洁教育内容的系统化
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内容主体是廉洁文化,当下高校廉洁文化虽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但是当下的廉洁文化是在传统道德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本身存在固定性,难以融入新内容,从而导致廉洁文化在思想意识层面保持着复杂的情况,没有条理性,这就要求我们促进廉洁文化的系统化。
首先,廉洁文化的理论来源需要包含中华文化中以“廉”为核心的传统道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反腐倡廉的政策、制度与法律以及西方文化中的廉政政策。在这些廉洁思想与观念中汲取适合大学生群体的部分,总结出全新的高校廉洁文化。将廉洁文化放在世界的大舞台上接受检验,一方面有利于促进其理论的完备性,另一方面扩大国内廉洁教育的适用地域,增强廉洁教育的国际性。
其次,明确廉洁文化应具备的基本特征。廉洁文化一定是能够塑造人、引领人的文化。那么高校的廉洁文化就应具备以下特点:一是主体的广泛性,不仅适用于学生,学校的教职工都需要从廉洁文化中获得德行上的成长。二是实施的计划性,廉洁文化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需要有过程,有反馈。三是明确的指向性。一方面在对象上指向大学生以及大学教职工,另一方面在内容上指向公共权力。
再次,明确廉洁文化需要具备的基本功能。引领、预警与督促是廉洁文化必须具备的基本功能,同时廉洁文化还需要具备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功能、参照的功能,使广大师生能够做到会辨别、懂取舍、有标杆。
最后,廉洁文化需要具备完善的效果评价标准。廉洁文化以系统化的内容进入校园、进入课堂,带着鲜明的特征和特有的功能对学生进行教育,最后必须有一整套的评价体系,对其教育效果和预期值进行比对评价,更容易弥补廉洁教育的漏洞和不足。
(二)创新大学生廉洁教育的方法
大学生廉洁教育需要在继承已有教育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育方法的创新。但是,传统的系统性教学讲授法不能抛弃,这是保证学生熟读和理解廉洁理论的保证之一。同时,要保证理论教育与具体实践的双向互动和双向验证。
首先,在教学设计上,仍然需要重视教学过程中的廉洁教育。学校需要创设专门的课程,对大学生进行教育,这些课程的讲授可以是理论内容,也可以是实践内容,不能拘泥于形式,也不能形式化,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而激发学生兴趣。
其次,在校园氛围的营造上,可以定期举办以廉洁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在整个校园营造学习、认同、践行的廉洁氛围,充分利用校园的宣传栏、校园网对廉洁文化、廉洁事迹进行宣传。
同时,需要将具体的实践方式确定成为一种教育传统,将警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诸如参观监狱、旁听腐败案件庭审,都是非常好的警示教育方式。
此外,大学生廉洁教育不能局限于老师与学生的互动,还可以邀请纪委监委工作者对国家的反腐政策、方针作专题讲解,对反腐工作取得的成果进行介绍。最后,邀请有过腐败行为,但是正在积极改造的服刑人员进校进行宣讲,进行后果教育与改造教育。
总而言之,大学生廉洁教育的方法不能流于形式,不能僵化,应该结合当下青年大学生自主独立意识强和眼界开阔、思维活跃的特点,因人制宜创新廉洁教育的方式方法,增强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吸引力与实效性。
四、结语
当下大学生廉洁教育还存在许多问题,不仅仅是得不到贯彻落实的问题,也不仅仅是廉洁文化得不到普及与推广的问题。作为理论研究者,我们不仅要在理论研究上对现状提出改善建议,同时也应该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相关的理念。新时代应该有新气象,相信高校廉洁教育会有越来越好的发展,相信青年会在新时代“两个一百年”规划中展现廉洁品格与德行。
参考文献:
[1]曹国庆.廉洁文化建设与高校德育教育创新发展[M].中国文史出版社,2015.
[2]邱吉,王易,王伟玮.轨迹——当代青年价值观变迁研究[M].人民出版社,2012.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论述摘编[M].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4]邓学源.廉洁文化的价值功能论析[J].厦门特区党校学报,2019(2).
作者简介:何波(1993—),男,汉族,湖北十堰人,单位为长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责任编辑:李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