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样的“电报战”,就是民国军阀混战时的“杀敌利器”。无论是各大政治人物间的暗战博弈,或是各路军阀间的明火执仗,“通电全国”都是必出的大招。以至于“每次战争,各以电报代口舌,雪片纷飞”。
民国时期,上台要通电,下野要通电,嘉奖要通电,谴责要通电,讨伐要通电,和谈要通电,甚至大学老师被政府欠了薪水也要通电……以至于有人说“不读通电,则民国无史矣”。
说不尽的学问
据了解,“通电全国”就是要把犀利的电文,一口气发送给全国各大报馆机构以及全国重要政治人物,电文内容十分考究,传播范围也十分广。最关键的是速度迅捷。在技术有限的民国时代,虽说各地报馆林立,但报纸的传播范围毕竟有限。一件大事想要迅速“抢头条”,就要靠速度更快的电报。晚清时李鸿章就说过,电报“相隔万里好似同居庭院”。
为了抢时间,“通电全国”意味着另一场激烈的战争:舆论战。比如中原大战前夕,冯玉祥就发出感叹:“阅蒋、阎往返通电。笔枪舌剑,针锋相对,此兵战前之电报战也。”
其实这样的“电报战”,就是民国军阀混战时的“杀敌利器”。无论是各大政治人物间的暗战博弈,或是各路军阀间的明火执仗,“通电全国”都是必出的大招。以至于“每次战争,各以电报代口舌,雪片纷飞”。
既然有这样的战斗目的,通电当然要写得有讲究。不止要气势如排山倒海,更要简短几句话就抓住对方要害。特别是当双方有深仇大恨时,那就得一句话戳中对手软肋,让对方瞬间成为“落水狗”。比如四川军阀混战时,刘文辉的《声讨刘成勋通电》:“(刘成勋)一粮而岁数征,且巧立种种名目;一烟而税百出,更暗布重重网罗。”把杀气腾腾的刘成勋,一下钉在耻辱柱上。
除了踩对手外,“通电全国”更要着力打造通电者的形象。比如1918年曹锟的《曹锟表明心曲之通电》,其中点睛一句“拯斯民于水火,奠国基于磐石,锟当解甲归田。”让他瞬间多了不少支持者。
“通电全国”的效果如何,不止在于通电内容本身,更要看时机和立场的把握。把其中学问用到极致的人,典型代表是吴佩孚。
1918年,吴佩孚还只是前线一个师长,为段祺瑞“武统”冲锋陷阵时,他就多次巧妙借助了“通电全国”成事。先是在战事更激烈时,把握住了举国的“反战”呼声,愤然“通电全国”,大骂段祺瑞导致“同种残杀,生灵涂炭”。但就在段祺瑞迷惑不解时,吴佩孚又笔锋一转,对准了段祺瑞的对头冯国璋,又是一顿通电,还在通电上擅自加上老上级曹锟等人名字,呼吁冯国璋停战。吴佩孚一下就在全国“蹿红”。
一次电报值600吨大米
作用如此之大,价格更是不菲。如民国十六年(1927年):个人出省电报是一字一角六分银元(这是个人业务,如果是拍发新闻的话,可就便宜多了,只要三分钱);通电差不多都是一两千字,最长的近3000字计算,就算按平均1000字计算,发一封全国性通电的平均价格也近160块大洋。要是以政府公函形式半价收费,也要80银元。
这还只是一封电报而已。所谓通电,就是通通都要发电报,这费用就近乎可怕了。
通电分小通电和全国通电,小通电视内容需求而定,一般只选择特定城市或者相关人等。
比如府院之争最激烈的时候,黎元洪免去段祺瑞職务,以伍廷芳代替,伍廷芳特意发出通电,辩称自己继任总理一职合乎程序,这份通电的范围只涉及各省督军;袁世凯称帝的时候,陆荣廷、梁启超在肇庆发出通电,要求广东督军龙济光反袁独立,其通电题头就是“告龙济光及广东军界全体将士”,范围不出广东一境。
一般情况下,小通电都是只发给各报馆,图个舆论宣传。如果要达到全国通电的效果,则至少要覆盖全部一级、二级电报局以及各大报馆。当时全国一级、二级的电报局大约有200多处,有影响力的报纸不下30余家。
这么算下来的话,一次标准的长篇骈文体全国通电,以政府公文形式来发,最少得花上16000元;如果是以个人身份来发,最少得花上32000元。平均一下,每次全国通电的费用得在两万元上下,就算是小通电,最起码也得上百元。
两万元在民国是个什么概念?
民国一等荣光宝星勋章的年俸是3000元;曹锟贿选的时候,选票是卖5000元一张;电报局一等科员一个月薪水才100元——而且已经是小康生活;如果是在民国十六年的上海市场,一块钱可以买30公斤大米,两万块可以办起一家小规模的纺织厂。
换句话说,这一通电报打出去,就是7个一等勋章的年俸、4个议员的选票、600吨大米或者一家纺织厂。如果一个科员想通电发表政见,得攒上20年工资不吃不喝。
议会选举是有钱人的游戏,通电也是一样。民国史里发通电的,不是割据一地的军阀,就是身居要位的大员,要么是影响广泛的名人,普通人根本出不起这个钱。
“五四运动”背后的通电
巴黎和会期间,列强罔顾中国利益,悍然把德国在山东的势力转给日本。消息传回国内,北大的学生们群情激愤,决定要采取行动。最后他们决定发电报给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告诫他们不可卖国,同时通电全国,表明北大的政治态度。可是通电实在太贵,他们都是穷学生,实在出不起这个钱,只好你一块我一块地凑,最后凑出近1000块钱,刚够给全国报馆发一次小规模的全国通电,最后居然还剩下300块,买了些竹布制作旗帜,在“五四运动”期间起了大作用。
北洋政府由此认定北大学生运动幕后肯定有人指使,理由很简单:“穷学生怎么可能负担得起通电费用!”可见通电之事,实在是烧钱的营生。
(《政治与电讯》《民国时期的通电公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