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地下商业建筑防火设计

2019-10-31 08:10王洪辉
建筑建材装饰 2019年9期
关键词:商业空间分区楼梯

王洪辉

摘要:随着城市土地稀缺性矛盾日益突出,地下商业空间的发展,不仅可以缓解该矛盾,为城市创造更多的商业效益。尤其是与轨道交通联通的地下商业空间,因其附带的大量人流,其商业价值不断被刷新。但地下商业建筑存在封闭、空气不流通等特点,一旦发生火灾,扑救疏散相对困难。本文以上海市徐汇滨江城开综合体项目的地下商业空间防火设计为例,从功能分区、防火分区划分、设置下沉广场和安全疏散设计四个方面,探讨地下商业建筑的防火设计。

关键词:商业建筑;防火设计

1项目概况

本项目位于上海市徐汇滨江商务区核心区域内,临江而建,为超大型超高层商办综合体项目,由上海寰宇城市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项目共四个地块,之间以城市道路进行分隔,分两期开发。一期为188N-L-2地块,用地性质为商办、文化;二期为188N-K-2地块、188N-M-1地块、188N-O-1地块,以及各市政道路下方和云锦路公共绿地下方的地下空间,用地性质为商业办公。二期由下沉广场连通II号线云锦路地铁站,交通便利。项目包括两栋160米和199.5米超高层塔楼,两栋100米高层塔楼以及裙房。

地下室将四个地块、地块之间的城市道路以及地铁全部联通,形成规模巨大的地下空间。地下一层为商业和设备用房,B1层高为8.55米;地下二三层为停车和设备用房,B2层高为3.9米、B3层高为4.1米),单层建筑面积约7.5万m2,地下室总规模约23万m2。

2防火设计

2.1合理的功能分区和明确的商业动线

在本项目中,B3至B2层为小汽车停车库,Bl层设置卸货以及垃圾清运区域外为商业餐饮和机房区域。机房作为大型商业建筑必要的设施,需要较大较高的空间,设备风险性较高,集中布置设备用房,单独成一防火分区,可以使员工与商业交通完全分开,一旦发生火灾疏散时互不影响。因地下室禁用燃气,所以地下餐饮区域的厨房是不使用明火的,只能用电进行烹调。所以在设计时对于用电荷载要有足够的预留,以免影响后期后期招租。

地下室面积大,布局合理的商业动线,处理好平面设计与人流动线是地下商业设计的首要问题。因大量人流从地铁站到达,设计也着重考虑了如何在地下一层将人群直接带人项目腹地。主要措施是通过两条商业主线联系所有地块(图1)。

2.2防火分区划分

地下一层商业规模4.5万平方米,规模在上海市位居前列,通过两条商业通道、下沉广场串联布局,并与地铁站出口直接结建,消防设计、地铁结建为带来了巨大的技术挑战,需要结合建筑的平面功能进行防火分隔设计。

针对本项目中超大型的地下室平面,按照2万平方米的上限进行防火分隔设计。这对于要求平面流线通达和空间体验连贯的商业设计,是个不小的挑战。最后整个B1层地下室被划分为3个2万m2以下的防火隔间,通过室外下沉广场和室内防火隔间达到平衡(图1)。这既满足了规范要求又增加空间趣味性,同时方便人流的引入和导出,提升了地下商业空间的价值。其余消防设计较为常规,防火分区地下车库4000平方米,地下商业2000平方米,地下餐饮1000平方米,地下机房1000平方米。每个防火分区设置至少两部直通室外的楼梯进行疏散。1000平米防火分区,设置至少一部直通室外的楼梯,和通往相邻防火分区的疏散出口。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商业功能的不同防火分区之间,不建议相互借用,因为借用之后,防火分区分界线只能通过防火墙和防火门进行分隔,不能采用防火卷帘,这对于要求空间通达的商业空间来说是不利的。同时,防火卷帘的长度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8版)的要求,若防火分界线长度不大于30米,则防火卷帘长度不得超过10米;若防火分界线长度大于30米。防火卷帘总长度不应超过该部位长度的1/3,且不得超过20米。还需要注意的是,防火墙内转角处最近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得小于4M且应采取防止火灾水平蔓延的措施。

该项目的地下一层商业通过下沉广场与地铁口相连,联系紧密又相互独立。商业开发区域与地铁站厅两個区域疏散系统单独设计,通过消防卷帘和防火墙进行分隔。

2.3设置下沉广场

采用多个防火分区共享同一下沉广场,利用下沉广场的公共疏散楼梯疏散至室外地坪的方式,合理减少了楼梯的数量,并丰富了建筑空间层次感。《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6.4.2条规定:“当连接下沉广场的防火分区需利用下沉广场进行疏散时,疏散楼梯的总净宽度不应小于任一防火分区通向室外开敞空间的设计疏散总净宽度”。例如防火分区A、B、C各有3、4、5米疏散宽度是通过下沉广场楼梯疏散至地面,那该楼梯净宽须取最大值,即不小于5米。

设置下沉广场设计可以创造地下空间的错落感,较好的引导感以及用于解决大于2万平方米的地下商业建筑中的防火分隔,安全疏散等消防设计方面的问题。本项目中,沿地块东侧的动线联系了各地块的下沉花园,将自然采光引入地下,改善了地下空间品质。既解决了消防疏散出口的问题,又能自然通风采光,同时创造的空间效果提升了地下商业空间的经济价值。需要注意的是,用于疏散的下沉广场需要满足13m×13m的最小净尺寸,同时室外开敞空间除用于人员疏散外不得用于其他商业或可能导致火灾蔓延的用途,其中用于疏散的净面积不应小于169平方米。

2.4安全疏散设计

为了尽量减少占用商业空间面积,利于空间的灵活划分,疏散楼梯尽量布置在两个防火分区的相邻处,让两个防火分区可以共用。不同的防火分区共用疏散口,既可保证商业空间相对集中,又可有效解决疏散距离可能过远或者尽端走道的问题,减少每个防火分区的楼梯数量,避免楼梯对商业空间的消极影响。同时利用商业空间层高较高的条件,将楼梯设计为剪刀梯。剪刀梯相当于两部普通双跑楼梯的疏散宽度,相当于在原有楼梯建筑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增加近一倍的疏散宽度,可以大大减少楼梯的数量。即使不同梯段划分至不同防火分区,公共建筑的剪刀梯只能作为一部疏散楼梯计算。

关于疏散宽度计算时,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8版)规定,对于地下室埋深大于lOm,百人疏散宽度均按照1m/百人计算。此外,用于商业疏散的疏散门和楼梯的净宽不得小于1.4米。商业部分的疏散人数计算,不得扣除顾客使用的卫生间、楼梯间等面积。根据公消评[2013]70号文,目前防火门最大极限尺寸为双扇防火门外形尺寸不得超过2.1m(宽)×2.3m(高),单扇防火门外形尺寸不超过1.0m(宽)×2.3m(高)。对于门洞的净高和净宽不得超出该极限尺寸,否则需要厂家进行3C认证。该流程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成本,因此不建议突破常规尺寸。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地下商业空间存在建筑规模大,功能复杂,空间设计和交通组织复杂等现状,其防火设计关乎生命财产安全,是项目设计重中之重。回顾这个项目的防火设计,我们会发现,首先与地铁连接的商业空间,其疏散必须与地铁疏散完全分开。其次,通过合理的功能分区、有效的防火分隔、人性化的疏散设计等措施,保障地下商业建筑防火安全的同时,还要采用设置下沉广场、防火隔间等措施,平衡商业空间要求的通达性与防火设计要求的阻断性,既满足规范要求,又为业主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猜你喜欢
商业空间分区楼梯
上海实施“分区封控”
另辟蹊径使用Linux备份和还原Windows系统
商业空间设计中出现的问题
新媒体艺术在商业空间设计中的运用探究
梧州传统骑楼商业空间的发展更新研究
上下楼梯时要注意什么 ?
大型数据库分区表研究
原来楼梯还可以是这样的
楼梯是长还是短
神探出手,巧破分区离奇失踪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