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祥烈
摘 要 当前,如何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是教育界所关注的重要课题。古语有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数学是一门基础工具性学科,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掌握数学学习方法,甚至比掌握数学知识更为重要。因此,本文从问题情境导入、问题设计、问题解决等方面着手,重在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关键词 初中数学 教法与学法 实践创新 解决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在初中阶段,学生的创新意识只有在富于创新、和谐和宽容的气氛中才能顺利发展。教师要善于调控课堂教学气氛,为学生搭建一个创新意识与发展的平台。教师通过对教学内容的“问题化”组织,将教学内容转化为符合青少年学生心理特点的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从而实现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创新,提升课堂教学水平与质量。
初中数学课堂问题情境导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而且使问题定向,为“生成”问题。学贵有疑,疑问是促使学生积极主动探索新知识的动力。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生疑,在不断的解决问题中进步。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问题情境并不是传统教学中的“教师问,学生答”,而是指教师创设学生能够质疑的情境氛围,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提出问题,然后通过观察验证、实验操作、归纳类比、分析讨论等方式来解决问题。创设引人入胜的情境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形成良好愉悦的课堂气氛,为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激疑设问创造有利条件。
教学过程中的合作探究。对生成的定向问题,进行自主探究,探究是数学教学的生命线,探究得来的知识最难忘、最深刻,比教师直接给出的更有效果,学生更能体会“发现”的真正乐趣。在学生独立探究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讨、共同研究,把学生的自主学习与群体讨论、争辩相结合。在进行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相互了解,取长补短,不断进行自我反思,从而使自己的理解更加丰富和全面,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又强化学生进行自我分析、自我完善的探究能力。从而有利于学生所学知识的广泛迁移和认知结构的日趋完善。
课堂上问题的设计交流。对探索的问题及时反馈,进行分析,进行设计,在交流中进一步拓展问题,为“发展”问题。学习是一个创造性发展的过程。通过设计交流问题,学生得以参与教学过程,并在与他人的竞争与合作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和集体荣誉感,从而提高了期望成就,激发并增强了学习动机,促进了学习主动性的发展;设计交流还为学生提供展示与表现自己能力、个性的机会与场所,促进了学生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增强,从而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同时这个过程也是暴露学生各种疑问、困难、矛盾的过程。开放问题的设计让学生以高昂兴奋的学习热情投入到自主学习中,通过自己设问、设计,相互比较,共同提高,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教学中问题的解决方案。对发展的问题提出更新更好的解决方案,为“解决”问题。数学源于生产和生活实践,数学概念和知识的产生与发展和实践是分不开的。为了得到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学生的学习经历两个“过程”:首先,发现实际问题中的数学成分,并进行符号化处理,把一个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其次,在数学范畴之内,对该问题尝试建立数学模型,发展更为完善、合理的数学框架。学生通过这样的过程,以现实问题为出发点,理解怎样从一个生活现象提出数学问题,怎样用数学解决问题。逐步培养用数学思想来思考生活的意识和习惯,发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數学综合素质。
改变教学方式,引导合作学习。在课堂上,要积极营造适合学生发展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上想说、能说、会交流、会合作、会展示,自觉地、积极地根据问题潜心思考,找思路、找方法。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教材的不同特点和教学的需求,把自主学习、小组学习、班级集体学习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始终处于主动参与、积极活动的状态。教师要精心设计适宜学生的自学内容和小组合作学习内容,讨论的问题遵循”难度大于个人能力,小于小组合力”的原则。
此外,教育在解决问题后,还要重视课堂小结。课堂小结是整堂课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教师或学生对所学知识在课堂学习进行针对性的归纳回顾。好的课堂小结,既可以怡情励志、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又可以理顺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既可以营造氛围、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还可以承上启下,为新课作铺垫。
总之,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作用,遵从学生的思维方式。让他们学会反思自己的学习行为,尝试用多种学习方法学习,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平时所遇到的语言情境、数式情境、图形情境、实际应用情境等各种特定的情境中,引导他们学会质疑,学会反思,学会换角度思考、学会理性思维,让学生在自主创新学习中成长,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 李云海,徐兴君.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成绩的基础[J].今日科苑,2010(02).
[2] 邓碧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J].人民教育,196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