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爱国
摘 要 随着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增多和国家对素质教育的重视,对青少年问题行为进行探究以引导其健康成长迫在眉睫。就此,本文从具体的问题行为进行分析,并提出矫治方案。希望能够帮助更多的青少年,让他们被尊重并且更好地帮他们理解责任和义务,从而得以解决问题、提升自己。
关键词 学生 问题行为 矫正与反思
中图分类号:G206.2文献标识码:A
从贴近生活与工作实际的角度,本文以小王同学从无视迟到到翻墙入校的心理演变为案例,清晰的展现了一个问题行为得以有效矫正的过程,这对他以后的大学学习、生活和工作,乃至今后的人生,都有很大的帮助。
1问题行为
小王同学是刚从外校转入本班的。开学不到两个月,除在学习上表现懒散外,最不可理喻的问题是,在他家离学校步行不足7分钟的路程的情况下,居然因上学经常迟到而在日常考核中屡次被扣分。虽经老师反复教育和家长多番提醒,但情况仍时好时坏。又有一次,值日老师强烈投诉他。事因是,为逃避值日生检查,他在迟到后没有从校门进来,而是从一个偏僻的地方翻越两米多高的围墙进入学校,结果被保安发现了。
在每周例行的班会上,班长照例又对小王同学屡次迟到被扣分的情况进行了通报。同时,对这次翻墙入校的行为提出了特别的批评和警示。当同学们对此行为表露出司空见惯和无可奈何的神情时,还表现出惊讶,毕竟翻围墙太危险了,他本人也似乎有些愧疚的表情。看到这种情景,我突然觉得这件事也许是一个转机。于是,我接着班长的话,在强调遵守校纪校规的重要性的同时,话锋一转反问同学,“为什么小王要翻墙进来呢?”开始,大家觉得不以为然,但在一番议论之后,有的同学开始沉思了,不知老师 “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趁热打铁,我说了这样一席话:“小王同学之所以不像以前那样,无视迟到,直接从校门进入,而是冒着危险选择翻墙进来,表明他不想再一次因为自己的迟到行为给班级扣分,影响班级荣誉。这说明他已经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不妥当的,还说明他开始在乎大家,在乎班集体了!虽然,翻墙的举动会对人身安全造成很大的危险,这是非常莽撞的,同时,逃避学校的检查监督也是错误的。但是,我们是不是应该为小王同学热爱集体的动机给予肯定呢?”迟疑片刻后,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我也默默地注意到小王的目光中透射出感激和欣喜。
2问题分析
会后,我想把这次班会作为一个契机,力图从根本上转变小王的认识,帮助其矫正迟到等诸多问题行为。在与小王进行反复、深入的沟通,并对其成长背景进行了解的过程中,发现导致该生这些问题行为的发生内因,是因为其心理上存在一些缺失。
(1)关爱缺失。该生成长在单亲家庭(跟母亲生活),母亲是位很强势、很能干的人,在所从事的新闻工作行业里,风风火火,有较大的成就。所以,对作为男孩子的小王要求较高,平时的言辞也很简单、强硬。但由于工作较忙,无暇顾及孩子的内心的感受,在家庭氛围极不民主的情况下,孩子的心理需求长期得不到倾诉与满足,久而久之,感到来自家长的关爱严重缺失。
(2)情感缺失。除了来自家庭的关爱不够外,他还因为刚刚转学来到一个全新的环境,没有及时得到老师和同学的了解、认同和尊重,基本的被关注都没有,感到内心非常苦闷、孤寂。作为刚刚进入高中阶段的学生,正是处在自我意识最强的阶段,因得不到关注,情绪得又不到必要的宣泄,导致情感缺失。
(3)责任缺失。由于家长的态度比较简单,他在家从来没有被要求做过任何家务事,没有被安排承担有责任的事务。所以,他对周围的人和事,没有责任意识,没有关注的习惯。无论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中,对自己应尽的义务,缺乏自觉性和主动性,责任感严重缺失。
(4)意志力缺失。除日常行为习惯外,在学习的各环节中,他的意志力也非常薄弱,做事拖拉,没有任务意识,得过且过。虽然他平时也认识到自己的过失行为,但由于家长督促不力,积极评价与引导肯定太少,加之其自制力差、难以坚持,所以改过的效果甚微。
3矫治方案
分析该生的诸多表现,在心理学上属“冬眠态人格”特征。心理学家弗里兹·佩尔斯(Fyitz.perls)在其创设的“格式塔治疗法”的理论中强调,通过“注重此时此地的认知重建,鼓励尝试新行为模式”,可使个体“学会对自己的觉察负责任,寻求内部的自我支持”從而激发和调整“冬眠态人格”。为此,我和班干部共同商议,策划在一系列团队活动中,有意识地安排小王担任一些角色,唤醒其缺失的自我意识,恢复其责任意识与自我掌控感,循序渐进地帮助其对问题行为进行矫正。以下摘录两个比较典型的方案。
方案一:周末,以班级为单位,将在莲花山公园向市民开展“垃圾分类环保宣传”活动。我把其中负责收集市民反馈信息的工作交给小王,并要求他返校后,将这些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在下周的主题班会上给同学们作专题汇报。为了做好这项工作,他主动地跟同学们接触,了解大家感兴趣的问题,并拟好了提纲。然后把收集到的反馈信息进行整理,对其中比较专业的问题,还积极从图书馆和相关网页上去寻找准确的答案。一周后,专题汇报如期进行。虽然第一次在这种场合下发言比较紧张,甚至讲话还有些结巴,报告也很简陋和浅显,但他还是很认真地把他关于在深圳开展垃圾分类活动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的思考,进行了20分钟的阐述。这次汇报,自然获得了老师和同学们赞许的掌声。他也因自己通过认真、负责的态度和真诚的付出,而赢得的尊重感到十分的满足。这次活动,使之体会到做个负责任的人虽然不容易,但能在给人带来快乐的同时也给自己带来了快乐的享受。此后发现,他在班级活动中,不再袖手旁观,慢慢地融入到集体中来了。
方案二:一年一度的学生赴井冈山社会实践活动,学校最担心的问题是学生的人身安全。在活动方案中,安全措施是最细致、最关键的一个环节。由于学生在活动中的不确定因素很多,因此考勤工作很重要。这回,我说服了其他同学,决定让小王来担当本次活动的考勤员。当接到这个指令时,小王很惊讶,也很紧张,私底下在我面前表示出自己难以胜任的顾虑。在我的坚持和鼓励下,他勉强答应了。
按照事先的统一要求,每项活动进行完毕,都要逐一清点人数,并及时汇报给老师。在活动的第一天,他做得很谨慎、很认真,也很有耐心,同学们也很配合,整个白天基本上没有出现什么差错。到了晚上,学生入住实践基地宿舍。因为来到一个新地方,大家都感到异常的兴奋,早就把“不得离开基地、按时熄灯睡觉”等规定,置于脑后。果然,在离熄灯就寝只差5分钟的时候,还有一名同学没回宿舍(注:这是事先安排的),当问到其他同学时,也都不知其去向。就寝时间已过,小王开始着急了,在洗手间、冲凉房等地方遍寻无果的情况下,急忙跑来向我报告,同时喊上同宿舍的几名同学,到基地的其它地方找寻。找了半个多小时,已是满头大汗了。当大家终于在医务室发现了该同学时,看得出小王那副焦急的神情,顿时有了如释重负时的轻松。一个平时习惯于别人来反复督促自己的人,当角色发生转换时,他真切地体验到了责任的意义是多么重大。同时他也认识到,因为自己平时的不在意,而给别人带来了那么多麻烦,是一件多么令人不愉快甚至是不道德的事啊。这是小王同学在这次活动中触动最大的一点。
4跟踪反思
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强化,小王逐渐找回了许多心理上缺失的东西。在老师和同学们的耐心帮助下,在家长的积极配合下,其迟到现象得到了有效的克服,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后来,他考上了大学,还担任了班长。在一次交谈中,当提及中学阶段我所安排的几次活动时,他谈得最多的是对尊重和责任的理解,对换位思考所带来的真切体会。这些对他的大学学习、生活和工作,乃至今后的人生,都有很大的启示。
5总结
反思对该生问题行为的矫治过程,从中深刻地体会到几点:一是青少年成长中的问题行为是相对的,表现出较大的可塑性;二是个体的问题行为可借助团體的效能进行正相干扰;三是恰当的活动发挥了个体自身的主观努力性,消除了依赖性和无助感;四是活动形式的建构,重在能激发个体的认知重建和新行为的尝试。
参考文献
[1] 张雯,刘嵩晗,杨丽珠.低控型初中生问题行为及其教育启示[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9(11):4-9.
[2] 何花,张大均.心理素质对初一和高一新生问题行为的影响:孤独感与安全感的中介作用[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41(02):46-51.
[3] 钟碧双.中职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应对策略[J].科技视界,2019(01):17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