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丽敏
摘 要 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机遇期,教育领域也正如火如荼的进行完善和改革,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领域的核心主题。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和完善,高等院校大学生的素质结构也面临着许多的挑战和经验,大学生素质培养成为大学院校的重要课题。高等院校要想让大学生的素质能力培养与当前社会发展需求相契合,就需要制定与素质教育要求相契合的制度和措施,与此同时还要通过院校教职工的示范和引导来鼓励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来提升自身综合素质能力。
关键词 素质教育 大学生素质结构 学生素质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1当前大学生素质结构发展现状
在教育体制不断改革的背景下大学生素质得到了显著提高,学生自身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当前大学生为了进一步适应社会市场发展的需求,他们刻苦努力,拼搏进取,努力提升自身的素质。为了了解当前大学生素质情况,笔者对当前大学生素质结构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通过研究当前大学生素质结构发现,高校大学生素质结构发展不平衡,其主要表现为大部分院校过度重视大学生文化知识的学习,而严重忽略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过分重视文化的灌输而严重忽视学生品德的建树,过分依赖能力作用而严重忽视文化修养。虽然在素质教育下,部分学校加强了学生品德教育,但是却严重忽视学生心理素质的强化。
大学生素质结构要求学生既要拥有过硬的文化和专业技能,也要拥有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健康的身心和创新能力。然而,当前大学生素质结构不平衡,他们在新的教学环境下掌握了前沿的知识,习得了丰富多样的科学文化知识,但是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身心健康以及创新能力还远不达标。因此,在实行素质教育的当下,高大高校应当根据学生的特点,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出发,加强学生科学文化知识能力、思想道德素质、身心健康素质以及创新能力,进而为新时代培养全能型人才。
2素质教育下培养大学生素质策略
素质教育是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其根本目标的一种教育,它要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从管理和教育两个角度出发加强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思想道德以及行为习惯的认识和培养,进而逐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高校要想培养大学生素质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加强教学管理,确保素质教育得以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推行离不开有效的管理,高校应当不断加强教学管理,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况来制定相应的校规校纪,通过纪律和制度来规范学生的行为、教职工的行为,确保教职工以正确、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工作方法开展相应的教学管理工作,确保学生日常生活、学习行为规范、合理。高校通过制度加强管理,其目的不是对学生进行限制,而是通过制度化的管理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在制度的约束下规范学生的行为,进而维持学生正常的学习秩序和生活状态,帮助学生树立道德文明的综合形象,进而对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
第二,树立典范,通过表率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良好的素质习惯需要大学生从自身出發,充分发挥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作用,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形成良好的素质习惯。人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善于与周围的进行对比,通过对比来发现自己的优缺点,别人的优缺点。优秀成功的人总会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所以高校充分利用榜样的作用,对那些成绩优异、思想道德素质高尚的优秀学生进行大力的鼓励和表扬,用优秀学生的先进事迹来激励学生,用优秀学生的良好思想品德来熏陶学生。例如,高校可以不定时的选择成绩优异、品德高尚的学生到校园内讲述自己的学习生活情况,宣扬他们的学习精神和先人事迹,以此来影响全校大学生,让学生学习学生典范的优秀品质。此外,高校应当对学生典范进行激励,及时给予典范学生物质或者精神方面的鼓励和支持,比如可以颁发相互证书或者给予奖金鼓励等,通过这些鼓励措施来激发学生的在校园内形成相互学习、相互激励、相互影响的氛围,从而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实现对大学生素质培养和教育。
第三,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大学生的素质仅仅通过课堂教育是远远不够,高校需要充分发挥理论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两方面的作用才能实现大学生良好素质的培育。为此,高校需要根据教学安排以及课程学习进度,适时的开展实践教育课。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到基层进行专业实践训练,在专业实践训练中培养自己的专业能力,通过学习观摩专业领域人士的工作态度、工作方法来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观,进而培育学生的专业素质。高校还可以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公益活动,比如去敬老院看望老人,组织学生做义工服务,到服务岗位做志愿者等。通过这些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来锻炼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培养学生服务意识,激发学生创新能力,让学生积极向身边素质高尚的人学习,进而提升大学生的素质。
3结语
大学生是未来的希望,大学教育的社会性是未来发展趋势的映照,通过研究分析大学生素质结构,发现大学生素质结构存在的问题,从学生自身实际出发激励改进当前大学生素质结构,通过开展相应的社会实践活动来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学生加强专业技能,提高思想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增强大学生乐观的生活态度和积极的人生理念,进而让其培养的大学生能够适应新形势、新环境、新时期的社会人才需求,为社会市场经济发展提供贡献自己的力量。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素质的良好契机,是改善大学生素质结构的重要过程,新时期各大院校应当积极推行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专业、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 代秀云.浅析大学生素质结构与素质教育[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1).
[2] 张想林.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素质结构之理论探讨[J].素质教育学院学报,2011(01).
[3] 蒋丽萨.素质教育与大学生素质结构和培养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