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创”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问题及对策

2019-10-30 09:28戴广东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37期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双创存在问题

戴广东

摘要:创新驱动是国家战略,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高职院校的应有之义。文章指出了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优化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培养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三方面的对策,以期为推动当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存在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37-0271-02

自2013年5月至今中央已经出台了20余份促进创新创业的相关文件,这些文件正在转化为具体的政策措施,对创新创业起到积极作用。2018年9月18日,国务院下发《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指出:“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培训。在全国高校推广创业导师制,把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课程纳入高校必修课体系,允许大学生用创业成果申请学位论文答辩。支持高校、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深化产教融合,引入企业开展生產性实习实训。”[1]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既是培育学生创新精神的需要,也是促进学生提高专业技能的现实需求。

一、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开展受到方方面面的外部因素影响,本文认为还是要从高职院校的内部原因入手,找出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加以解决。

1.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尚不健全。大部分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存在较大问题。首先,创新创业课程理论环节偏多,而实践教学环节欠缺或无法落地。其中创新创业训练基地是学生进行创业锻炼的一个平台,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院校的创业基地流于形式。其次,创新创业课程与专业课程融合不紧密。在课程设置上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脱节,将创新创业教育狭隘地理解为创业技能方面的训练,并未真正将其纳入学科专业规划建设、人才培养以及质量评价系统中。最后,高职院校创新创业类课程分类模糊,通常是在常规的就业指导课程中嵌入创新创业通识类板块,修满相应学分即可,鲜有独立的创新创业类系统课程。另外,这方面专业教材的编写存在不足,不能及时做到随着企业和社会需求的改变而做出相应的调整,缺乏系统性、联系性、严谨性。

2.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强大的师资力量是顺利展开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基础。该课程实践性强,要求教师既要具备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知识,也要有一定的创新创业实践经验。据调查,多数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课程由辅导员和就业指导课教师讲授,但是很多教师尚缺乏创新创业经验,有些甚至对创新创业的实质认识不清、观念落后,讲授好创新创业课程存在极大困难。虽然大多数高职院校制订了创新创业教师的培养计划,但并未完全落到实处,参与过系统的专业培训的教师只是少部分,这导致教师的专业性和知识系统性无法得到保障。

3.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仍需提高。总体来说,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淡薄,缺乏创业精神。毕业后找一份稳定的工作才是好归宿,这是我国大部分家长和学生根深蒂固的思想。但是创新创业教育并非让每一个学生都去自主创业,这既不符合学生就业的客观规律,也不符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从本质上说,创新创业是为培养大学生的不断开拓进取、爱岗敬业的精神而做准备。另一方面,就是大学生创业能力不足。“创业能力包括创新能力、策划能力、组织能力、指挥能力、控制能力和协调能力六个方面”[2],学生受思维惯性、从众心理等方面的影响,很少有人能主动提升自身这些方面的能力。

二、加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对策

1.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模块化”教学体系的构建。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可设置为三个模块:(1)通识类教育模块。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通识类模块是创新创业教育后续学习、实践的保障。这一模块的设置目标就是使学生掌握创新创业的准备知识、创业的基本方法,以及激发高职学生创新创业的热情,引导和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创业的思考求索,使学生拥有创新能力,全方位地培养与提升学生的沟通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可迁移能力。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开展学习,作为必修课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一定学时计算学分。(2)专业类教育模块。创新创业教育的专业类教育模块以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为引导,在专业课程中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有机结合。在专业领域内实现创新创业,增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效性,是这一课程模块的目的。高职院校将校内外的对学生的专业课程与创新创业课程有利的优质资源充分对接,如实践教学平台、校内外实践基地、项目孵化基地、实训室等,同时促进专业教学的开展。(3)实践类创业模块。创新创业实践是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是创新创业课程的最终目标。通过实践类创业模块的学习,能够有效地将学生已经固化的知识形态体系激活,串联学生的思维逻辑和知识体系,使之与现实活动产生联系,促进学生思考和行动。实践方式有很多种,如创新创业孵化园、创业模拟实训平台、微创业学生工作室模式等。

2.创新创业教育高质量师资队伍的优化。高职院校要重视创新创业师资队伍的建设规划。一方面,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训。组织教师系统的参加创新创业理论培训,熟悉前沿的方向与热点,同时外派教师到企业中学习实践,增长创新创业经验。另一方面,聘请具有创新创业经历的校外专家为创新创业兼职教师,弥补校内教师缺乏创业经验的不足,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的合作,将为推动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增添活力与动力。另外,高职院校要注重与专家型创新创业导师的合作。创新创业教育的复杂性之一就在于它对教师综合素质的高要求。在师资培养中,高职院校可以邀请专家型教师走进校园,以讲座、培训等形式,将企业的运行与发展、企业的管理与拓展等经验传授给教师[3],创新创业教育中教师遇到的难点与疑问等也可以和专家交流,最终助力创新创业教育师资的培养。

3.高職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的培育。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内涵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批判精神。(1)发展兴趣爱好促进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创新创业的意识与兴趣需要培养。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可以充分享用产教融合成果,引入企业导师,采用生动灵活的方法向学生展示成功者的案例,以调动学生的创业兴趣、创业意识。创新意识与创业精神是不断形成和推动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内部驱动力,也是学生产生创新创业行为的前提和基础。(2)创新思维的培养。创新思维即以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这种思维以打破常规、超越常规甚至反常规的方法、视角去思考问题,提出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案。具有独立自主的深度思考能力、一定批判性思维的学生是高职院校应大力培养的,其能够发现创业中存在的问题,找到产生问题的原因,最后去逐一解决问题。例如,在“互联网+”创新创业竞赛中,注重创业产品的“粉丝”思维、自身创业的行业流量的“流量思维”以及获取相关数据的“数据思维”。

三、结语

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两翼是创业文化的熏陶与创业基因的植入、创新创业的实践活动。对内而言,双创教育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总抓手;对外而言,双创教育是回应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具体落实。高职院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时,要充分利用国家的政策、社会的资源、家长的支持等方面因素,才能将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落到实处。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促进高职学生全方位发展的一种手段,最终使学生学会在社会中生存,并且通过创新创业去实现个人价值、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8-09/26/conten-

t_5325472.htm

[2]宁德鹏.创业教育对创业行为的影响机理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7:59-67.

[3]钟银贞.浅析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现代化,2018,5(33):45-47.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Double Creation"

DAI Guang-dong

(Nanjing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Transport Technology,Nanjing,Jiangsu 211188,China)

Abstract:Innovation-driven is the national strategy,and it is the proper meaning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o actively carry out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This paper points out the main problems existing i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and puts forward optimizing the curriculum system of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and cultivating student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bility three countermeasures,hoping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Key words: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problems;countermeasures

猜你喜欢
创新创业教育双创存在问题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新常态下系列化、规范化、创新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